2020年度能否扭虧為盈,對*ST華映的6萬股東至關重要。
“目前來講,華映科技(000536,股吧)的止血應該說是初步成功,也形成了造血功能。這對華映科技整體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而且對未來持續發展奠定了比較堅實的資金基礎。”近日,ST華映董事長林俊就公司財務狀況、面板行業前景等問題作出回應。
尋求自救已初見成效
華映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重要的面板顯示部件專業制造商,主要從事液晶顯示面板、液晶顯示模組及蓋板玻璃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服務,總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于1993年11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0536”)。
2019年,華映科技的實際控制人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映管“)申請破產,這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幾乎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核心業務直接停擺,華映科技面臨的困境不僅是失去了最重要的客戶,業務停滯,且公司以前的經營團隊幾乎全被撤走,組織機構陷入癱瘓。華映科技也因連續兩年陷入虧損披星戴帽,變成*ST華映。
在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的幫助和支持下,華映科技組建起新的經營管理團隊,林俊出任華映科技董事長一職。林俊表示,“中華映管及其關聯方拖欠我們應收款項近28億元,資金鏈幾乎斷裂;可以說華映科技面臨著失去最大客戶、沒有經營團隊和資金鏈斷裂一系列的困難,導致華映科技2018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虧損49.66億元、25.87億元。”
經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通過不斷努力,華映科技已基本從中華映管破產事件中恢復過來,業務的恢復、轉型均初見成效。
福建華佳彩有限公司作為華映科技下屬子公司,是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承接“增芯強屏”戰略而主導投資的高新技術面板項目。截至2020年上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華佳彩面板業務生產量及銷售收入仍同比快速成長,產能稼動率和產品良率均保持在90%以上,面板業完成銷售收入6.58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0.75億。截至2020年9月底,華佳彩面板業務完成銷售收入11.7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16億元,增長顯著。
林俊強調,這預示著華佳彩止血成功,已初步形成造血功能,這對華映科技具有重要的意義,為華映科技未來持續經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金基礎。
子公司已是滿產滿銷
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加強科技創新,才能引領企業更好向前發展,在競爭激烈的面板行業更是如此。
“華佳彩的金屬氧化物技術100%是我們自己自主研發,目前公司在技術研發上投入資金基本上達到12%左右,自主的專利申報的已經有167項。”據林俊介紹,華佳彩自主研發的IGZO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屬于目前國內最先進氧化物器件技術,該技術具備高分辨率、高幀率、窄邊框,低功耗,高觸控靈敏度等特性。已成功開發出內嵌式觸控、劉海屏、水滴屏、打孔屏等相關產品,并完成5.5寸-14寸等全系列手機及平板電腦顯示屏全覆蓋,相關產品已交付國內外著名手機制造商使用。今年11月,華佳彩也將攜該技術亮相深圳高交會。
林俊透露,目前華佳彩已是滿產滿銷,產能稼動率和產品良率均保持在90%以上,產品銷售供不應求,意向訂單量已達產能的一倍以上。預計今年IGZO產品占營業額比重將達到10%,在兩到三年內,預計IGZO產品比重將上升至30%-50%。
對全年扭虧為盈有信心
在公司業務重新走上正軌后,如何保住上市主體是華映科技面臨又一重大挑戰。由于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虧損,公司股票已在2020年4月披星戴帽,按照交易所相關規定,若2020年度不能扭虧為盈,華映科技將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
同樣期盼公司浴火重生的,還有華映科技近6萬名股東。截至2020年9月末,華映科技股東戶數為59651戶,根據公司已公布的三季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約14.61億元,同比增長26.75%;凈利潤約5.86億元,同比增長139.28%。
“我們今年的首要任務,還是要保殼摘帽,對于今年的扭虧為盈有強烈信心,但是否摘帽也要看明年年報,由交易所來判斷。”林俊表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