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東盟輪值主席國越南總理阮春福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于11月12日至15日出席以視頻形式舉行的第23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23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第15屆東亞峰會(EAS)、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和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ABIS)。
越南副外長阮國勇9日就即將舉行的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時宣布,RCEP談判已經完成,目前各國正各自推進本國的批準程序。他補充道,15國有望在15日的第四次RCEP領導人會議上簽署該協議。
泰國外交部東盟司司長Usana Berananda說,如果文件準備完畢,這將是東盟有史以來在線簽署的第一個協議,泰國將于15日參加協議的簽訂。印尼貿易部長阿古斯·蘇帕曼托10日也表示,預計將在15日簽署RCEP,他說,這一“戰略性的”協議將會促進該國對其他簽署國的出口。
RCEP由東盟10國于2012年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6個對話伙伴國共同參加,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去年11月,由于在關稅、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和非關稅壁壘方面存在分歧,印度決定退出談判,但剩下的15國表示將努力在2020年簽署協定。
日本對協議寄予厚望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11日在吹風會上表示,中方期待系列會議期間如期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這將充分展示區域國家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進一步深化經貿聯系的積極意愿。
RCEP談判若取得成功,將是東亞經濟一體化20年來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如果印度最終加入,協議將涵蓋約35億人口,GDP總和將達23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1/3,所包括的區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據悉,其余15國將在協定中做出特殊安排,以便讓印度可以順利重返協定。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在同一場吹風會上指出,在東盟主導下,RCEP各方積極推進各領域談判。截至目前,所有領域的談判已經全面完成,所有文本的法律審核工作也已經完成。各方正在積極協商,爭取在本次領導人會議期間簽署協定,這將為促進全球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今年以來,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逆勢上揚。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中國與東盟貿易保持增長,達4818.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東盟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前9個月,中國前三大貿易伙伴分別為東盟、歐盟、美國,而中國與東盟貿易額比中國與第二大貿易伙伴歐盟多205.9億美元。
不僅東盟對簽署這一協定寄予厚望,日本也展現出非常積極的態度。一旦達成,這將是日本首次與中韓兩國簽署貿易協定,這兩國去年分別是日本進出口的第一和第三大對象國。有消息人士稱,根據協議草案,日本將對五種敏感農產品(000061,股吧)(大米、小麥、牛肉和豬肉、乳制品和食糖)保持關稅,以保護國內農民免受廉價進口農產品的沖擊。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日本所研究員劉軍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日本對RCEP有兩考慮:除了通過協定加強同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還可以通過參加有中國在內的協定向美國施加一定壓力,讓美國新任政府重視同日本的經貿合作。
“日本當前對美國的訴求有兩個:一是希望晚一點再啟動第二輪日美貿易談判,以及讓美國在談判中向日本讓利;二是希望美國能夠重返TPP(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關系協定)。”劉軍紅說,“過去,日本在同美國談TPP的時候就總在以RCEP為籌碼,因為RCEP這個巨大的貿易協定是沒有美國的,如果美國不參與區域貿易安排,就可能在未來的規則制定上喪失話語權。”
將拉動地區GDP增長
對于整個亞太地區來說,RCEP都意味著巨大的商機。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RCEP將覆蓋全球最有增長潛力的兩個大市場,一個是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另一個是東盟6億多人口的市場。同時,這15個經濟體,作為亞太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全球增長的重要動力源(600405,股吧)。
張建平指出,協定一旦開始實施,由于較大幅度地取消了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以及投資壁壘,會使區域內部的相互貿易需求快速增長,這就是貿易創造效應。同時,也會部分將同域外伙伴的貿易轉移為域內貿易,這個就是貿易的轉移效應。在投資方面,協定也會帶來新增的投資創造效應。因此,RCEP將拉動整個地區的GDP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讓各國國民的福祉得到顯著提高。
“每一次的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都會有力地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因為所有的經濟伙伴都需要抱團取暖,共同應對外部壓力。目前,全球都在面臨著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挑戰,仍然沒有走出全球經濟衰退。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區域內合作是一個客觀需求。”張建平說,“我們需要進一步挖掘RCEP覆蓋下的大市場內部的潛力,特別是,這里是目前全球需求增長最快、發展動力最強的一個區域。”
羅照輝表示,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背景特殊、時機特殊、意義特殊。全球疫情加速蔓延,世界經濟愁云慘霧,單邊主義、霸凌行徑盛行。中國作為東亞區域合作重要一員,取得抗擊疫情和經濟恢復性增長雙領先。在此背景下,此次會議應向外界發出以下重要信號:
一是提振信心,加強團結。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只有團結合作才能防控疫情。
二是深化抗疫合作。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與地區國家同舟共濟、相互支持。各方應進一步深化公共衛生合作。
三是聚焦經濟發展。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區域合作對共同抗擊疫情、促進經濟復蘇、穩定供應鏈產業鏈至關重要。中方愿同地區國家構建人員貨物往來“快捷通道”和“綠色通道”網絡,助力復工復產,引領經濟復蘇。
四是把握區域合作方向,妥善處理分歧。各方應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堅持東盟中心地位,堅持協商一致、照顧各方舒適度,不將雙邊分歧引入多邊等重要原則,攜手維護南海和平與穩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