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瑯滿目的產品,推陳出新的玩法,豐富多元的消費場景……對黑著眼眶熬著夜的“尾款人”而言,似乎很難想象,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雙十一”已經進入了第12個年頭。
從一場單純的“光棍節線上大促銷”到如今線上線下全面聯動的“全民消費盛宴”,“雙十一”正在從“懵懂期”進入“青春期”。12年來的變遷,幾乎是方方面面的。
對于有著30多年零售經驗的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來說,“雙十一”并不陌生。步入而立之年的蘇寧,“雙十一”已經不僅僅是一年一度的重要戰場,更是其戰略規劃的最佳試金石。12年“雙十一”的背后,是消費升級的驅動,更是零售行業的蛻變。
“雙十一”12年:從“光棍節”到“消費節”
2009年,“逍遙子”張勇來到阿里巴巴,新官上任三把火,以“光棍節”為名的“雙十一”促銷日正是他埋下的“火種”。
12年來,“雙十一”從沒人想過的光棍節,變成人人參與的“購物狂歡節”。中間發生的改變遠不止是一個稱謂。
其中最直觀的當屬銷售規模。從12年前淘寶單打獨斗的0.5億元銷售額,到如今阿里、蘇寧、京東巨頭混戰下的超萬億的消費規模。在零售的規模和積聚的勢能上,“雙十一”早已不是“從前那個少年”。
持續升級的還有消費者的體驗。從2009年的以休閑服飾為主的29個品牌,到當下幾乎全品類的全方位參與。在各大平臺上,如今已經形成了“匯聚全球好物”的消費嘉年華。
另一方面,從前的“雙十一”只是單純的線上購物,如今是線上線下全渠道參與,給予消費者更多的優惠,更多元的消費體驗。當下的“雙十一”已然是整個零售行業的盛會,而不只是屬于電商。
而對消費者而言,“雙十一”從追求數量,追求低價,到如今追求質量,注重“服務”。當消費者從“剁手黨”向理性消費轉變、當消費節從“薅羊毛”向品質消費轉變,“雙十一”正在呈現更豐富的內涵。
線上線下合力,零售巨頭殊途同歸
12年前,當“雙十一”還只是一個線上促銷節時,人們對線上和線下零售的觀點,是二元的,也是割裂的。當時,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便提出了第三種觀點——“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而今年的“雙十一”正印證了這一觀點。聯動大潤發的阿里,與家樂福并肩作戰的蘇寧,雙線出擊的“雙十一”,巨頭們的選擇殊途同歸。今年“雙十一”,史無前例的融合發力,也帶來了亮眼的成績單。
截止11月12日零點,2020年天貓“雙十一”最終交易額達4982億元。線下商超和門店方面,100多家大型連鎖商超訂單量突破歷史峰值。
全渠道零售商蘇寧的成績同樣亮眼,“雙十一”線上訂單量增長75%,蘇寧家樂福到家服務訂單量同比增長420%,一小時達及時履約率99%,最快配送時間僅用時9分鐘。7000家蘇寧縣鎮店雙十一當天銷售增長150%。“雙十一”當天,在各大城市商圈,蘇寧廣場、蘇寧易購(002024,股吧)廣場客流量突破1150萬。線下消費在這個“雙十一”迎來全面復蘇。
成績的取得并不是偶然。今年“雙十一”,蘇寧構建起了包括晚會、直播、線上線下各類入口與門店、覆蓋城市和縣鎮的“全場景消費矩陣”。多年來張近東所致力于的戰略布局——將蘇寧打造成全品類多業態、全渠道多場景、全客群多服務的零售服務商,在這個雙十一表現得淋漓盡致。
“四好青年”的未來
“未來十年,我覺得機會天平是傾向蘇寧的,從模式的角度、趨勢的角度來講是傾向蘇寧的。”
張近東的自信并非是一句空話。“雙十一”的戰鼓聲余音繞梁,但零售戰場的軍備競賽依舊如火如荼。憑借著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提前布局,張近東盤活了全局。
今年“雙十一”,蘇寧向外界展示了他們最強勁也是最樸實的“武器”——好商品、好價格、好場景、好服務。
無疑,這將貫穿蘇寧未來的零售格局。有了“雙十一”的實戰演練,張近東對“四好青年”蘇寧的發展更有信心,對于整個零售行業的升級轉型,張近東也有著新的思考。
攜手零售生態,為消費者帶去好商品、好價格、好場景、好服務,這是張近東始終不變的初心,“蘇寧圍繞消費體驗的價值戰已經升維至零售生態領域,雙十一競爭比拼的其實是與生態共贏的能力,唯有攜手共進,才能夠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之下探索出無盡的可能。”
在張近東看來,蘇寧三十而立,未來的發展不會拘泥于自身,讓消費者獲得更優質的服務,讓更多的零售伙伴享受到開放的蘇寧所帶來的紅利,這是“四好”青年蘇寧長期努力的方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