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以來,白酒股整體走強,截至11月16日收盤,白酒指數(884705)漲超40%,表現強于大市。
今日,證券時報特別邀約了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NFBR新財富最佳分析師(食品飲料行業第一名)董廣陽做客時報會客廳,與投資者交流近期的白酒股行情。
訪談精彩回顧
主持人:有數據統計,A股白酒行業市值已經超過地產、煤炭、鋼鐵、空調四個行業的市值總和。確實這些年白酒股一直在持續上漲,是什么推動了白酒股的上漲?白酒股漲不停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董廣陽:近些年整個消費股都在上漲,白酒股處于比較好的消費品賽道,由于賽道競爭格局好、存貨有增值的屬性等因素使得白酒成為消費品中最好的一個板塊。另外大的背景邏輯是2015-2016年開始的消費品行業的結構升級和品牌集中,龍頭公司的品牌優勢越來越明顯,所占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所以市值也會越來越大。隨著龍頭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驅動了整個白酒行業利潤上漲,加上國內外資金的流通,尤其是陸股通帶動了整個行業估值的提升。
主持人:那么2015-2016年是白酒品牌化的開啟,近五年白酒股漲幅巨大,在當前位置如果讓您做個選擇題的話,您認為白酒股是貴、不便宜還是依然不貴?
董廣陽:這個問題與投資周期有關。當下三個月看,一部分白酒股是屬于貴;時間放長到3-5年,就不貴,我們之前判斷從2015年開始的產業品牌不斷集中的時代可能會持續十年,龍頭的市場份額還有提升的空間,那么價格就還有上漲空間。
主持人:到底應該如何正確看待白酒股的估值?怎樣的算貴?怎樣的算便宜?
董廣陽:白酒行業肯定是屬于好生意、好賽道,要以價值投資心態去做投資,看未來中長期行業的演變。建議投資者以時間換空間,白酒行業目前來看沒有基本面的風險,只是估值的波動。拿好生意好公司的股票,做長期投資,就是投資白酒的邏輯。
主持人:茅臺(600519)已經成為白酒股的旗幟,成為A股的信仰了,您認為它的天花板應該在哪呢?很多人認為茅臺目前一定程度上地成為地方經濟的融資平臺了,您怎么看待?
董廣陽:茅臺成為信仰的原因是其產品本身具有較強的說服力,產品競爭力和對消費者吸引力并未改變。公司營收表現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關性較大,需要肩負起社會責任。茅臺作為行業標桿企業,投資者需要理解公司所處的環境,相信公司能夠通過產品優勢處理好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平衡。
主持人:我們經常會說未來市場會迎來分化,不光整個市場分化,可能板塊里也是分化的,所以白酒行業里您會怎么看這個分化的趨勢,怎么分類一二三線白酒股,有什么特點?
董廣陽:白酒行業分化是比較明顯的。根據統計數據,2015年前,白酒行業里面的前幾大公司的市場份額并不集中,而2015年后,頭部企業份額快速上升。這也符合消費的基本規律,好的龍頭公司,隨著時間的增長,基酒的品質會更好,自然優勢在加強,實力也在加強。三四線品牌如果沒有差異化,未來會很難做。
主持人:除了白酒之外,啤酒紅酒黃酒的投資機會該怎么看?
董廣陽:啤酒板塊是我們今年重點推薦的。啤酒行業在2013年開始量價齊跌,行業公司股價一直在搶占市場份額,股價跌了6、7年,在2019年基本觸底,今年開始股價回升。
啤酒行業2018年左右開始有比較大的變化,行業開始由價格戰變成價值戰,中高端產品市場快速發展,這兩年部分利潤開始體現了,我們認為2020年開始,啤酒板塊實現了高端化的轉變,未來幾年仍是我們比較看好的一個板塊。
紅酒板塊之前幾年表現的不是很好,市場整體萎縮明顯,目前來看消費氛圍回歸也不明顯。
黃酒板塊自身區域化、低價格化比較嚴重,沒有跟上消費升級的思路,今年開始有轉變,但可能還需要時間,我個人覺得也算是基本上開始見底回升了。
主持人:在啤酒板塊中更看好哪些公司?白酒板塊中哪些公司能夠去競爭第二梯隊呢?
董廣陽:啤酒行業以前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國產的幾家企業和百威,這兩年高端市場做的比較好的就是華潤,還有本來就定位中高端市場的青啤,這些改善在公司的股價上也有表現。燕京做為大企業來講這兩年表現的相對弱一點,但也開始有變化。2016、2017年開始就是重慶啤酒(600132,股吧)轉型最快,所以股價表現也非常出色。市場擴容,行業做好,公司都會有機會。白酒板塊中,次高端一般都是老八大名酒的市場。
主持人:白酒板塊是否需要擇時?
董廣陽:白酒板塊這幾年擇時機會不多,更多的還是要擇價值,覺得估值合理就可以買,太擇時往往會錯過機會。
證券時報主持人來如何?有沒什么亮點?
董廣陽:電商、速凍食品和酵母等居家消費行業上半年受益于疫情,利潤增長較快,隨著下半年全社會生產恢復,該類公司利潤增速有所回落,短期空間就小了。目前,疫情受損的餐飲、旅游、酒店等板塊恢復較理想,未來或有明顯的復蘇。
主持人:調味品后市您怎么看?
董廣陽:調味品在今年疫情期間是受益的,龍頭品牌在餐飲端受損,消費端爆發性增長,份額進一步集中。同時處于好賽道,受到資金追捧,流通性好。雖然近期股價表現稍顯沉寂,但行業仍有擴張空間,餐飲供應線市場還在擴大,屬于長期風口,龍頭還有潛力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市場空間存在,成長性依舊保持
主持人:金龍魚跟海天的邏輯一樣嗎?
董廣陽:比較一致,都屬于品牌消費品。金龍魚主要經營基礎糧油類產品,帶有必需性和長期穩定性。公司發展邏輯上看,米面糧油和調味品業務之間有互相融合和滲透的趨勢。把消費者培養出消費習慣對于大眾消費品而言非常重要。
主持人:現在有些新的消費品類出現,比如周黑鴨、絕味、即將上市的玩具泡泡瑪特等等,有什么被看好的趨勢嗎?
董廣陽:2015-2016年,消費品進入品牌時代,主要有三個發展方向:老品牌的復興、新品類的開發、存量市場的變革。很多休閑食品、玩具等消費需求的改變是新創造出來的。要研究消費習慣是在怎樣進行演變的,可以研究借鑒發達國家消費升級的歷史演進路徑,看新出現的商品邏輯是不是符合需求規律。
主持人:研究不同消費品需要著重看哪些不同的指標嗎?
董廣陽:一般來講,市場份額是最能體現公司競爭力的,當然不同階段也會不一樣。高端白酒可以關注其提價能力,快速消費品則要關注多方面的策略,如成本控制、精細化管理等。
主持人:近期一些三四線白酒股價上漲,背后的上漲邏輯是什么?
董廣陽:從基本面上看,該類企業并未有較強的“催化劑”,股價持續性較差。
主持人:近來周期股迎來機會,有觀點認為,順周期股開始走強會對消費股產生蹺蹺板效應,您怎么看待?
董廣陽:今年的市場,上半年流動性驅動,下半年業績驅動,現在仍處于切換期,目前順周期的家電、汽車等板塊趨勢明顯,這對消費股可能會產生階段性的影響。但根據過往經驗,長期來看,消費股總體仍是上漲趨勢。
主持人:您認為“上海名媛群”現象和拼多多的火爆,說明消費進行了怎樣地演進?
董廣陽:消費是先滿足了一線城市,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消費管理和便利化的模式向四五線市場滲透。四五線城市的居民也可以進行無邊界選擇,消費環境比原來是變好的。
主持人:很多人投資其他行業如消費電子、新能源、醫藥等也會使用投資消費的邏輯去判斷,您怎么看待這種泛消費領域的投資 ?
董廣陽:這個涉及14億人口的衣食住行,市場很龐大,其實投資邏輯都是來自生活的。目前需求的升級主要是兩個方向:方便化、健康化。主流賽道會更早地份額集中化,非主流賽道這個過程可能會更長一些。
主持人:有人認為,食品飲料行業適合做逆向投資,出現下跌就可以買,您認可這種觀點嗎?
董廣陽:從歷史經驗看,優秀的龍頭公司,基本符合這個邏輯。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