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華盛頓消息,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當地時間16日在特拉華州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稱,美國和盟友需要制定全球貿易規則來抗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但他拒絕說明美國是否會加入中國剛剛簽訂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
據報道,拜登的一些顧問稱,拜登在2021年1月宣誓就職后不大可能立即取消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產品加征的關稅。
延伸閱讀
關于拜登,他的對華政策你了解多少?
據美國媒體7日測算,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已在總統選舉中獲得超過當選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并于當晚發表勝選講話。
拜登政府的對外政策,尤其是對華政策的變化備受關注。日前受訪的美國學者普遍認為,與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在對華經貿、外交和安全政策上都會更強調盟友、規則和價值觀因素,并且將解決國內問題、重塑美國聲譽和實力作為對華政策的基石。
▲這張10月15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拍攝的照片顯示,電視上正在播放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美國副總統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參加選民問答會的節目。新華社記者 劉杰?攝
競選時曾直言:中國是美“最大的競爭對手”
拜登在2009年出任副總統前曾擔任特拉華州聯邦參議員長達36年,并兩度擔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可以說拜登在整個政治生涯中親歷了與中美關系的變化發展。
據美媒梳理,作為一名年輕參議員,拜登曾在1979年中美建交同年隨美國參議員代表團訪華。拜登曾是對華接觸政策的堅定支持者,他支持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他致力于一個中國政策,支持美國在臺灣問題上采取“戰略模糊”政策。拜登2001年曾在《華盛頓郵報》上發文質疑時任總統小布什有關“美國對保護臺灣負有義務”的表態,他還曾表示若因“臺獨”而引發臺海軍事沖突,美國不應出手干預。
拜登在2001年曾作為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訪華。他作為副總統曾于2011年和2013年兩度訪華,并在期間表示“一個崛起的中國對美國和整個世界都具有積極意義”“美中關系將影響21世紀的進程”。拜登還多次表示他與中國領導人有過累計25小時的會談時長。
拜登去年5月曾在競選活動中說中國忙于處理國內和周邊外交問題,稱中國不是美國的競爭對手。此番言論使其在美國國內遭到缺乏了解當前中國的質疑,并被共和黨利用作為批評拜登對華軟弱的表現。
今年10月25日,拜登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節目采訪時明確了他對中國的定位。拜登說,俄羅斯是美國當前最大的威脅,中國是“最大的競爭對手”,而如何處理中美關系將決定兩國是成為競爭對手,還是最終發展成為一種涉及武力的更為嚴重的競爭關系。點擊查看更多>>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