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的狂歡過去了,該是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平臺曬業績的時候了。天貓首先公布了自己的戰績——銷售額首次超過2000億大關,成為最大贏家!而與之競爭的老對手京東也不甘示弱,最終交易額也達到了1596億,也創下了新的記錄。
三季度,阿里、京東、拼多多的總收入分別是1551億元、1742億元、14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0%、29%、89%。在超過1500億元營收的基礎上,阿里和京東還能保持30%左右的增速,實屬不易。
號稱有3億用戶正在使用的拼多多雖沒有公布其雙十一的銷售數據,但是根據其用戶增長速度看,緊追第一的阿里。據公開數據,三季度,拼多多、京東、阿里的年度活躍用戶數量,分別凈增加4810萬、2420萬、1500萬。截至9月底,它們的用戶總數分別達到7.31億、4.42億、7.57億。從年活用戶總量來看,拼多多和阿里已經非常接近,因此市場猜測拼多多雙十一的業績不會差。
而且,三季度一個最大的變化是,阿里、京東、拼多多全部都開始賺錢了。
但就在各消費平臺曬業績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就是購物平臺的業績大幅增長,也就是說,居民消費在增長,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下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都在下降,年初市場預期的疫情恢復后會出現的報復性消費也并未出現,因此有人質疑,目前國內市場上三大消費平臺的數據與百姓收入以及消費狀況似乎并不吻合。
根據國家統計局7月份發布2020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數據顯示,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2.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速)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增長3.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0%。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718元,比上年同期名義下降5.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9.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485元,下降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1.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6209元,下降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6.0%。
加之,疫情導致的消費停滯、企業降薪裁員、店鋪關閉、尤其是快消、餐飲、旅游等受挫較重的消費領域,市場一直期待的人們在家憋不住,等疫情過后會迎來所謂救命式的報復性消費現象并未出現。
也就是說,就目前企業恢復情況來看,人們的消費欲望似乎并沒有被刺激起來,報復性消費并沒有等來。甚至就算一些企業采取回血方式,大規模的聚會、購物、游樂事實上還是沒有出現,人們被抑制的消費需求也只是在短期內得到了釋放,算是補償性恢復性消費,而離報復性相差甚遠。
因此,三季度各大購物平臺熱火朝天的收入局面與居民收入降低和謹小慎微的消費支出似乎并不協調。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