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仍在跑步進場!中國結算最新數據顯示,10月當月新增投資者數量達112.01萬,同比增長41.11%,這已經是連續8個月新增投資者數量突破百萬。年初至今,新增投資者已經達到1487萬。
投資者的涌入也提升了A股市場的活躍度。自去年12月截至今年11月,A股月度成交金額連續12個月突破10萬億元。
同日,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1-10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8533億元,同比下降5.5%;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1707億元,同比增長50.9%。
A股火熱還能延續多久,投資者的熱情能否提升股市的表現呢?近日,多家券商已經發布2021年投資策略,通過梳理發現,券商觀點出現較大的分歧。看好的認為市場上行動能更強;謹慎的認為A股面臨較大的估值下行壓力。
連續8個月新增投資者突破百萬
投資者入市的熱情仍在延續。
11月18日,中國結算披露了10月投資者統計月報,數據顯示,10月新增投資者112.01萬,同比增長41.11%,期末投資者數17462.60萬,同比增長10.44%。
自今年3月A股新增投資者數量時隔7個月突破百萬大關以來,這一A股重要指標已經連續8個月維持在百萬級上方。其中,今年7月,內地證券市場新增投資者數量達到242.63萬,而上次這一數量超過200萬還是在2019年3月。
統計顯示,年內新增投資者數量已經達到1487.37萬。
A股連續12個月月度成交額超過10萬億
投資者的持續進場,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A股成交金額提升。
Wind統計數據顯示,剛過去的10月份,A股單月累計成交11.93萬億元,月總換手率為46.56%,日均成交金額達7454.8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A股連續第12個月,單月成交金額超過10萬億元。期間成交金額的峰值同樣出現在新增投資者數量最多的7月。數據顯示,今年7月,A股單月成交金額突破30萬億元,月總換手率達92.06%,期間日均成交金額達1.31萬億元。
市場的熱度還在持續,截至18日,今年11月累計成交金額已經達10.91萬億元。以此估算,11月成交金額有望達17.62萬億元。
交投活躍,證券交易印花稅和券商的業績也水漲船高。
財政部同日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證券交易印花稅1707億元,同比增長50.9%,帶動印花稅實現收入2786億元,同比增長29.1%。
值得注意的是,在13個主要稅收收入項目中,今年前10個月的印花稅增幅排名首位。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5678億元,同比增長9.9%,同比增幅排名第二;增幅排名第三的是車船稅、船舶噸稅、煙葉稅等其他各項稅收,收入合計947億元,同比增長4.4%。剩余的10個主要稅收收入項目同比均為負增長。
券商業績方面,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35家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3.81億元,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900.08億元、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431.58億元、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50.62億元、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31.98億元、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212.64億元、利息凈收入445.6億元、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1013.63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326.82億元,126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
據統計,截至2020年9月30日,135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8.57萬億元,凈資產為2.24萬億元,凈資本為1.79萬億元,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含信用交易資金)1.56萬億元,受托管理資金本金總額11.23萬億元。
券商2021年投資策略研報新鮮出爐
A股火熱還能延續多久,投資者的熱情能否提升股市的表現呢?
近日,多家券商已經發布2021年投資策略報告,通過梳理發現,在今年整體大漲的背景下,券商觀點出現較大的分歧。看好的認為市場上行動能更強;謹慎的認為A股面臨較大的估值下行壓力。
2021年市場整體將波動向上。全球經濟基本面從疫情中恢復向上,流動性預期變化是引導行情的主要矛盾。歲末年初是重要的投資時點:基本面持續向上,內外經濟改善,景氣向上補庫存品種有望成為受益方向。待經濟增速拐頭向下,流動性將階段性成為市場焦點,其預期改善有望為投資者提供較好買點,此時流動性受益的方向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A股自2020年四季度到2021年上半年處在典型的復蘇期,體現為基本面驅動的特征,上半年建議布局盈利驅動三條主線,風格擴散并均衡化,個股關注從龍頭向著更多的績優標的擴散;以二季度作為分水嶺,將會進入轉折期,可能會面臨較大的估值下行壓力。A股整體呈現前高后低的局面,預期回報率將會明顯低于2020年。
2021年A股大概率會出現牛市的第三年。A股歷史上,牛市一般都不會太長,大多兩年左右,沒有超過3年的。2019-2020年,市場已經連漲兩年了,2021年是否難以善始善終?歷史上牛市的結束,一般需要估值極度泡沫或盈利開始下行,兩者至少具備其一。現在這兩點都還不具備,所以2021年有很大的概率出現牛市的第三年。
2021年A股從估值驅動轉向業績驅動。2021年上半年迎來階段性盈利高點,國內外貨幣正常化,難以支撐市場估值大幅提升,需要業績增長消化估值,業績能否兌現將決定走勢,市場波動放大。基于當前消費和成長高估值的背景下,后續消費和成長更多賺盈利的錢,金融地產等權重行業隨著經濟復蘇趨勢的確立仍有估值提升的空間。預計2021年上證綜指頂部區間在3500至3800點,下行底部或在3000點。2021年一季度將有經濟復蘇(經濟高點)、流動性充裕(年初銀行放貸相對活躍、貨幣政策階段性對沖)、政策催化(兩會、十四五)、外部緩和(疫苗問世、中美關系階段緩和)等多重催化,預計成為全年投資較好的窗口。一季度科技消費領漲,二季度風格再平衡,全年指數呈“M”型。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