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這是云南省不少貧困地區真實的寫照。云南省昭通市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地級市。數據顯示,2014年末全國貧困人口為7017萬,單單昭通市就有185萬。
作為自然資源匱乏、生存環境極端惡劣“貧中之貧、艱中之艱”的深度貧困地區,脫貧訣竅就是易地搬遷。2018年開始,昭通市聯合金融機構、當地企業將昭陽區靖安鎮選址作為建設跨縣安置區之一,吹響了昭通市6個縣區易遷群眾挪窮窩、斷窮根、建新城、圓美夢的建設號角。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響,昭通市實現生產總值874.58億元,同比增長2.7%,與云南省平均增速持平;在脫貧攻堅方面,昭通市人口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此前104個未出列貧困村全部達到出列和摘帽標準。
探訪全國最大的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
早在2015年12月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扶貧辦、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方案》,明確用5年時間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完成1000萬人口搬遷任務,幫助他們與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作為全國集中連片貧困程度最深的昭通地區,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2018年初,昭通市政府在昭陽區靖安鎮規劃建設靖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安置區規劃用地2177畝,建設安置房149棟9256套,總投資42.85億元,計劃跨縣安置昭陽、大關、永善、彝良、鎮雄、鹽津六縣(區)地處高寒邊遠地區群眾,為全國最大的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
靖安安置區臨時管委會主任周廷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靖安安置區的建設中,大家干勁十足,工人們實行輪班制,工程24個小時不間斷。2019年1月完成地質勘查開始試樁,到了2019年冬天,項目已經完工。緊接著,建檔立卡貧困戶入住,目前扶貧搬遷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數據顯示,當前靖安安置區總面積130萬平方米,分為惠民、濱江、合順、康莊、福興、思源6個社區,承接跨縣安置搬遷群眾9256戶40549人。其中,有6976戶31160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搬遷入住。
靖安安置區各項配套齊全。周廷昆表示,新建學校6所,兩所幼兒園已全部建設完成,兩所小學、一所中學已封頂,部分教室投入使用,并加快剩余部分的建設進度與裝修進度;做好新區搬遷群眾子女(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報名就讀工作。
“新建社區衛生服務站6個,已投入使用5個,1個正裝修中,配備30名醫務人員,接診人次4487人。新建衛生院1個,衛生院門診及內科住院部裝修基本完成,正在進行醫療器械組裝;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已全部投用,并配備30名醫務人員,為搬遷群眾提供就醫服務。”周廷昆表示。
另外,靖安安置區建設水廠1個,并于2019年12月18日正常供水;建設污水處理廠1座,主體完成80%,功能性建筑基本完成;建設垃圾臨時堆放點2個,購買鉤臂垃圾桶30個、清運車2輛,已投入使用。
隨著遷入人數的增加,搬遷群眾多元化綜合性金融服務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為此,農行昭通分行加強與監管部門對接,增設物理網點。11月11日,農行昭通靖安支行揭牌成立,這也標志著靖安安置區首家銀行網點正式落地。
據了解,該行是農行昭通分行自2009年以來恢復設立的第二個鄉鎮網點。該支行的正式營業,填補了靖安安置區物理網點金融服務的空白,服務范圍覆蓋4萬多建檔立卡貧困戶,輻射周邊10萬居民。
銀政企聯合解決就業難題
聚焦產業就業扶貧、全力支持搬遷群眾發展產業,是鞏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建設美麗鄉村的長久之計。
昭通市立時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昭通立時”)是由東莞市政府推薦、昭通市昭陽區政府招商引資進來的一家企業,其總公司位于東莞市塘廈鎮。昭通立時成立于2018年8月28日,工廠位于昭陽工業園區扶貧產業園四棟,廠房面積5000多平方米,注冊資金為1500萬元。
昭通立時相關負責人稱,工廠主要生產產品有:手機數據線、耳機線、端子線、高頻線纜、電子轉化線、智能電子產品等。遠銷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美國、德國、南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擁有標準化環保、無塵、無鹵車間5個,擁有全自動化生產線8條。公司現擁有員工500多名,建檔立卡戶400多人。”上述負責人表示。
昭通立時在昭陽區建設投產以來,農行與該企業進行對接,了解企業的金融需求,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支持。“農行通過上門服務,為該企業昭通工廠、靖安工廠的共計421名職工辦理了歸雁興昭卡,通過歸雁興昭卡為企業職工減免了銀行卡年費、工本費、短信服務費、ATM跨行取現手續費、小額賬戶管理費共五類費用。同時,還為該企業辦理了代發工資業務,每月代發100多萬元。”農行昭通市分行營業部總經理張世靜稱。
“吃洋芋長子弟”(子弟意為“英俊”)是云南人的一句口頭禪。而昭通市因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十分利于馬鈴薯淀粉積累,所產洋芋香糯可口。
“洋芋帝國”是昭通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扶貧的示范窗口,主要分布在昭陽靖安至永善茂林片區,高標準示范基地有5萬畝馬鈴薯。
羅石富為“洋芋帝國”一家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他告訴記者,他經營的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洋芋種植及銷售工作。洋芋種植面積為2200畝,共計帶動貧困戶433戶。每人每天80元錢,每年可以勞動10個月左右,可以有效鞏固脫貧后的成果。
“‘洋芋帝國’目前共13家建設主體,經前期調查后,有8家符合貸款資格,昭通市政府動議各家商業銀行進行信貸支持,農行昭通分行首家跟進,僅用3天時間完成7家建設主體的信貸投放,金額300萬元。”農行昭通市分行副行長李林稱。
農行昭通市分行行長蔣學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場景化是未來產業金融的趨勢,農行昭通分行正在研究和構建“洋芋帝國”的金融場景,尋找產業、合作社以及農民的真實需求,為產業提供開放式綜合金融服務。
來源:第一財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