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1日起,一旦被認定為外資研發中心、全球研發中心或外資開放式創新平臺,在上海將享受到包括跨境研發通關便利、跨境金融服務便利、稅收等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11月24日,《上海市鼓勵設立和發展外資研發中心的規定》(下稱《規定》)發布,以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的設立和集聚,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同時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升級為全球研發中心,積極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進一步支持外資開放式創新平臺發揮功能,帶動境內外中小企業和團隊創新創業。
《規定》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其中提出的十多方面支持舉措,具體包括跨境研發通關便利、跨境金融服務便利、人才引進與培養、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培訓補貼與住房保障、登記注冊便利、環評和危廢管理便利、研發用地保障、產學研合作、參與政府項目、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知識產權保護、資金資助、稅收支持等。
近年來,外資研發中心在上海加快集聚,能級持續提升,已經成為上?苿撝行慕ㄔO的生力軍。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上海已有外資研發中心477家,由世界500強企業設立的研發中心約占1/3。外資研發中心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信息技術、汽車零部件和化工等行業。
根據《規定》,外資企業申請認定外資研發中心,承擔認定工作的政府或部門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認定或者不予認定的決定。
一旦被認定為外資研發中心、全球研發中心或外資開放式創新平臺,符合條件的外資研發中心可以享受進口研發用品通關便利化措施。對暫時進口入境期限不超過一年的二手研發專用關鍵設備,經海關認可,可以適當延長使用期限。對6個月內須復運出境的實驗測試用進口車輛,經海關認可,最長可以延長至兩年。
同時,上海市依托海關、浦東新區政府試點建立的入境特殊物品安全聯合監管機制,對納入“白名單”的外資研發中心,開展入境特殊物品來源、安全性、研發生產的合理需求等的評估,優化特殊物品入境管理程序。
而在跨境金融服務便利方面,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支持銀行依托自由貿易賬戶為外資研發中心提供包括跨境籌資、技術貿易、特許經營、資金集中管理等在內的可兌換跨境金融服務,為外資研發中心員工依法參與股權激勵計劃提供相關跨境金融服務便利,為外資研發中心海外引進人才提供基于個人自由貿易賬戶的可兌換跨境金融服務便利。
而在稅收支持方面,符合條件的外資研發中心進口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用品,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采購國產設備,全額退還增值稅。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將加快中國(上海)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開展集專利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