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6日電 據韓聯社26日報道,韓國銀行(央行)26日召開金融貨幣委員會全體會議,決定將今年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上調至-1.1%,較8月的預期值高出0.2個百分點。
報道稱,韓央行5月曾預測今年的經濟增速將時隔22年再現負增長,由于疫情蔓延,8月再次下調該預期至-1.3%。分析認為,韓國經濟今年前兩季度連續出現負增長,分別為-1.3%和-3.2%。第三季度首次扭負為正,韓央行可能據此對全年經濟增速進行小幅上調。韓央行還預測,明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為3%,也較此前預期的1.9%提升0.2個百分點。
報道提到,韓央行認為,全球經濟正在復蘇,但受疫情影響速度放緩。韓國經濟雖借力出口和投資呈緩慢恢復態勢,但不確定性仍然較高,民間消費的恢復速度也因疫情再度蔓延而放緩,就業市場持續低迷。
報道引述專家的話稱,考慮到近期出口呈現恢復勢頭,韓央行或原計劃大幅上調經濟增速,但受第三波疫情來襲等影響,此次只作以小幅調整。只要第四季度的增長預期破零為正,今年經濟增速就能輕松達成央行預測的全年-1.1%的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經濟增速迄今只出現過兩次負增長,分別是1980年的-1.6%和1998年的-5.1%,一旦央行預測成真,韓國經濟增速將時隔22年再次轉負。
報道還提到,當天,韓央行還決定維持基準利率0.5%不變。韓國此前兩次大幅下調基準利率,3月將基準利率從1.25%下調至0.75%,5月再下調至0.5%。此后,出于金融市場趨于穩定、樓市和股市過熱、疫情下經濟持續低迷不宜升息等考慮,繼7月、8月和10月之后,韓央行本月再次凍結利率。由于韓國維持基準利率不變,與美聯儲基準利率(0~0.25%)的差距也維持在0.25~0.5個百分點。
報道指出,學界、研究機構和券商方面一致認為,第三波疫情給經濟帶來不確定性,韓央行短期內將繼續維持當前的貨幣寬松政策基調。而且低息引發貸款增長,大量資金涌入樓市、股市等推高資產泡沫的相關爭議猶存,這也對韓央行決定凍息產生一定的影響。
報道稱,另據韓央行預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速將從今年的0.5%上升到1%。(中新經緯APP)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