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備受期待和關注的榜單。
2009年,出道四年人氣高居不下的李宇春,以演員身份當選“年度文化藝術人物”。和她同登榜單的,還有引領了新興電子商務模式的馬云,他當選了當年的“年度商界人物”。
2016年,94歲的楊振寧為天宮一號-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任務研制團隊頒發了“年度科技人物”的榮譽;26歲的鹿晗也為我們帶來了超級流量,當選那一年的“年度演藝人物”。
2018年,我們致敬改革的力量,那一年黃永玉、陳光中、嚴家炎等耄耋老人都來到現場,讓我們有高山仰止之感……
連續12年,每年歲末,中國新聞周刊都會以一份推崇理性價值的“年度影響力人物”榜單,來盤點和梳理在各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人物,記錄中國,影響時代。
今年,我們的盤點比往年來得早一些,因為2020年的難,讓我們更加珍視這一年的溫暖瞬間和醒目身影。
(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致辭)
11月27日,由中國新聞周刊主辦的2020“年度影響力人物”榮譽盛典在北京舉行。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在致辭中表示,“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忠于內心,勤于探索,多走出的那一小步,足以令我們為之振奮。活動走過12載,一份份沉甸甸的榜單連在一起,就是一部中國經濟社會的變遷史和奮斗史。”
“年度影響力人物”榜單涵蓋法治、經濟、文化、體育、科技、公益、演藝等多個領域。今年,誰在影響我們?一起來看——
2020年度城市:深圳市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劉昂(右)作為代表領取榮譽,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左)為其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與“試驗田”,這座城市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實現了由一座落后的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性跨越,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精彩縮影。40年間,這座城市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奇跡,更重要的是留下了豐厚的改革遺產和創新基因,始終引領中國改革的浪潮,并將在創新之路上繼續勇立潮頭。
接過2020年度城市的榮譽后,劉昂表示,40年不是終點,而是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新起點。未來深圳將繼續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努力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2020年度公益人物:藍天救援隊總指揮 張勇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秘書長盧邁(左)為張勇(右)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新冠疫情在湖北發生后,他創建和帶領的救援隊出動一萬多人次。自2007年成立以來,從汶川、玉樹、雅安,到菲律賓、緬甸、尼泊爾,這支救援隊堅守獨立、純公益緊急救援機構的使命,在專業化、國際化的道路上跋涉、成長,現已發展成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民間救援組織。只要有災難來臨,他們總向著災害現場逆行;他們隨時準備拼命,因為熱愛生命。
張勇在現場表示,隊員們一方面拯救他人于危難中,一方面又要隨時拼命。如今,有社會各方的捐助,每一個去現場的隊友都有多份保險,救助別人自己也有了保障。投身公益,你我同行。
2020年度新經濟人物:美one合伙人 互聯網營銷師:李佳琦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彭森(左)為李佳琦(右)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他是“口紅一哥”,也是“魔鬼男孩”。他是電商直播行業無可爭議的佼佼者、貨真價實的“國民帶貨王”。以他為代表的電商主播,讓傳統電商再一次被賦能和點亮,成為后疫情時代新經濟最耀眼的一抹亮色。他不是幸運地站在了風口,而是努力地制造風口。從來自湖南的“外省青年”,到立足上海灘的現象級人物,他用親身經歷告訴“后浪”們:越努力,越幸運。
“今年國家給我們行業一個稱號叫互聯網營銷師,我不再是直播網紅,我現在可以很自豪的說我是互聯網營銷師。”在李佳琦看來,電商直播最重要的是對消費者負責,互聯網營銷這個行業沒有老師,走的每一步都是探索,也可以為更多后來的互聯網營銷新人帶來經驗。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及大家的監督,讓電商行業越來越規范,也讓世界看到中國電商經濟的發展。
2020年度行業領軍人物:蒙娜麗莎(002918,股吧)集團總裁 蕭禮標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劉克崮(左)為蕭禮標(右)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他所帶領的集團連續多年在國內建筑陶瓷行業保持領跑地位。如今,在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他不但帶領自家企業,堅持“大城工匠”精神,加快“綠色制造”的升級步伐;而且作為行業新生代青年企業家的領頭人,致力于凝聚年輕化的力量,更大力度地推動科技創新,引領行業發展風向,守望和創造聚變的春天,讓中國建陶產業成長為世界一流制造業。
蕭禮標表示,“環保不只是社會責任,也是企業的本分。蒙娜麗莎生產嚴于國家標準、世界領先的瓷磚,從環保技術上尋求突破,并不斷貼近年輕人需求,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更綠色的產品。”
2020年度法治人物: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馬懷德
(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左)為馬懷德(右)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他是積極的立法建言者、中國行政法體系構建和完善的見證者,參與了上百部法律法規的起草、修訂工作。他每年帶領團隊對百座城市開展“中國法治政府評估”,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一年多以來,讓青年學子在風雨中堅守法治理想成為他的新使命。他是法治改革的呼吁者,更是法治精神的布道者。
馬懷德表示,“法治天下”是法律人的共同追求和夢想。在提及法治政府建設時,他說,現在法治政府建設的制度越來越完備,從中央到地方發布了很多法律法規,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法治政府觀念意識不斷增強,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些為下一步法治建設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礎。
2020年度科技人物: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 楊長風
(原國務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會長陳至立(左)為楊長風(右)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在他的帶領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并開通服務,標志著北斗“三步走”戰略決戰取得最終勝利,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北斗三號全球系統的建成開通,對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對推動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我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對推動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我國對外開放,對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度CEO:金山云CEO 王育林
(原國務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會長陳至立(左)為金山云CEO 王育林(右)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在后疫情時代的中國數字化轉型浪潮下,他堅持技術立業,不斷創新突破,始終致力于為企業和社會貢獻不可或缺的“云上力量”。基于在互聯網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前瞻性思維,他帶領公司,從消費互聯網時代到產業互聯網時代,踏出一條獨特的發展之道,躋身中國互聯網云計算前三甲。今年5月他帶領公司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赴美上市純云第一股,提振了市場對中概股的信心,開啟了發展新征程。
在王育林看來,云技術是科技變革的數字化“底座”,在后疫情時代,當“線上”工作、生活、娛樂常態化,云計算的價值也會進一步凸顯。在他的帶領下,金山云始終堅持技術立業與創新,將“All in Cloud”作為公司發展戰略,把握一個又一個行業機遇,持續釋放云計算價值。
2020年度文化傳播人物:喜劇創作者 李雪琴
(著名編劇、策劃人史航(左)為李雪琴(右)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她是一位優秀的喜劇創作者,一位短視頻時代爆紅的“網紅”,一位被圈內人高呼天賦異稟的跨界脫口秀演員,一位一路高歌猛進的學霸。她用一種慵懶的、不情愿的東北腔調,一種聊天式的漫不經心,說出一個個令人捧腹的段子,也戳中無數人最柔軟的內心。她拒絕雞血與雞湯,不賣弄情懷與經歷,只用樸素的語言和生活化的細節,舉重若輕地表達這個時代普遍的心酸與尷尬、夢想與希冀。
喜劇的意義是什么?李雪琴說:“我覺得喜劇的意義就是,讓大家知道可能不是你一個人過得很難過,我也過得不咋的,我把它講得很快樂,大家也很快樂,反而忘了自己的難過。這是我能夠做喜劇一個非常重要的信念。”
2020年度經濟學家: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經濟學院院長 張軍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卓元(左)為張軍(右)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作為當今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從上海出發,思索中國經濟轉型與發展的內在邏輯,并將理論作用于實踐,為政府決策建言獻策;他是復旦大學最年輕的文科資深教授,時刻保持學者的清醒與自覺,主張經濟學人應該跟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積極探索新技術對于經濟理論與現實帶來的影響。
“經濟是很難,但是我覺得我們有很多辦法。”張軍表示,2021年我們的政策到位后,經濟還會有反彈趨勢。另外,企業家處在市場前沿,監管和科技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金融監管要跟得上科技發展的速度。
2020年度新經濟企業:得物App
(得物App創始人兼CEO楊冰(右)作為代表領取榮譽,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彭森(左)為其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它是這個時代的潮流風向標,是中國新消費的加速器,也是全球潮品前沿聚集地。從內容到電商,它不負年輕人的熱愛,為億萬年輕人搭建了表達、分享和交流的平臺,凝聚成健康向上的時代浪潮。五年來,它大膽創新黑科技,最具活力的消費力量由此釋放。它所構建的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必將引領新消費的發展,激發中國經濟的新活力。
“得物始終和年輕消費群體站在一起,守護他們的熱愛和追求。”得物App創始人兼CEO楊冰表示,在新發展格局下,得物App將努力通過產品和服務,來擴大內需、承接國外消費回流,積極探索更多新的發展方向。
2020年度行業創新:英科醫療(300677,股吧)董事長 劉方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左)為英科醫療董事長劉方毅(右)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2020年,他帶領團隊生產了上百億只醫用一次性手套,讓這一只只小小的手套守護著萬千醫務工作者的生命安危。二十多年來,他始終以守護人類健康為使命,專注于醫療器械耗材的研發與生產。他是醫療器械行業的領軍者,更是防疫戰場的守衛者。
劉方毅說,隔離病毒,防止交叉感染,小小的手套,大大的學問,手套要做到無針孔,輕薄又耐用。英科醫療今年投入數十億打造高端醫用手套生產基地,100多名工程師投身技術,產線研發,守護醫護人員安全。
2020年度文化人物:著名導演 管虎
(著名主持人、朗誦藝術家陳鐸(中)為管虎(右)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他是中國電影(600977,股吧)界當之無愧的中堅力量,多年來以一部部扎實的作品展示著自己對電影的熱愛與執著,始終在多變的題材與風格中探尋信仰之所在。他的創作既能激起觀眾的普遍回響,又始終保有濃烈的作者屬性。2020年,他用自己的心血之作,點亮了后疫情時代的影院大幕。他拍攝雄渾的鐵與血,也呈現人性幽微的暗與光;他用電影歌頌英雄,也用電影反思戰爭。
在管虎看來,疫情對于中國電影業的打擊是致命的,但是《八佰》的上映打開了一條血路,也讓我們相信“電影不死”。未來的電影業將會有更多的可能與更細的分工,不光有適合在影院播放的類型,也可以有適合在網絡上播出的形式,將電影文化傳遞給更多的觀眾。
2020年度體育人物:中國男籃主教練 廣東大益男籃主教練 杜鋒
(江蘇體育局黨組書記、省人大教科文衛副主任,中國“五連冠”老女排隊長孫晉芳(左)為杜鋒(右)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作為球員,他是“軍粵爭霸”的核心主力,和朱芳雨的“鋒雨組合”成為傳說。作為主教練,他帶領廣東宏遠在蟄伏六年后再次CBA奪冠,并成功衛冕,續寫了廣東隊CBA十冠王的傳奇。他因執教風格嚴厲、賽場上金句頻出而“出圈”,卻總能恰如其分地找準年輕球員的“穴位”。身為國家隊主教練,他臨危受命,帶領中國男籃奮力前行。
杜鋒表示,培養年輕優秀的籃球人才、為球迷奉獻每場精彩比賽,是廣東大益男籃這一賽季的目標。同時作為國家男籃主教練,對于即將到來的東京奧運會男籃資格賽,他表示,無論多難,都會和國家男籃隊員一起去戰斗到最后的一刻,也希望能創造奇跡。“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會奮戰到底,打出中國男籃的精氣神。
2020年度演藝人物:演員 朱一龍
(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副總編輯夏春平(左)為朱一龍(右)頒發榮譽)
獲選理由 ▼
他是當下一位難得的青年演員,有著出眾的俊朗外貌,也有著不斷精進的實力演技;他塑造的角色橫跨古裝與現代,兼具輕盈與深沉。他有少年心氣,又有君子氣象;他有著龐大的粉絲群體,但沒有被流量吞沒。他始終對表演懷有敬畏之心與不懈追求,也拒絕讓單一的標簽定義自己,努力讓自身豐沛,讓角色多樣。
“時間不會辜負你,觀眾更不會辜負你。演員這個角色就是不斷塑造人物,給觀眾帶來新鮮感。只要人物豐滿,自己可以感同身受,我都希望可以帶給觀眾。”朱一龍也表示,“我還需要努力,需要拍出更多更好的角色給觀眾。”
2020年度CEO: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 馮思翰博士
獲選理由 ▼
他是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的新掌門,更是在華16年的“老朋友”。他堅定推動大眾在中國的電動化布局,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在他的主導下,大眾中國捐款1.2億元支援抗疫。他統籌復工復產與防疫,旗下33家在華工廠和10萬名員工無一例感染,成為企業防疫的范本。在新冠疫情的黑天鵝陰影下,他帶領大眾不斷突破創新,逆行而上,繼續領跑中國乘用車市場。
2020年度行業領軍人物:科沃斯(603486,股吧)集團董事長 錢東奇
(科沃斯集團董事長錢東奇)
獲選理由 ▼
他深耕家庭服務機器人行業,秉承“讓機器人服務全球家庭”的使命,他是中國家庭服務機器人行業的開拓者,也是永遠走在創新前沿的行業領軍人。22年來,在他的領導下,科沃斯集團研發出一系列家庭服務機器人,并通過這一系列先進的智能機器人產品構建出全新的智能家庭服務生態,贏得了行業和市場的眾多獎項,同時樹立了消費者心目中的優質口碑。2018年,他帶領團隊二次創業,再次推出高端智能生活電器品牌添可,致力于將智能科技作為一種手段去滿足人們生活中每一個細小需求,為消費者提供夢想家居生活。
錢東奇認為,企業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要從消費者每一個細小需求出發,提供真正能幫助他們的產品。
2020年度行業創新:嗶哩嗶哩首席運營官 李旎
獲選理由 ▼
從2020年初的跨年晚會,到創造了年度流行熱詞的“后浪”演講,她主導的每一次動作都成功刷屏,成為現象級話題,將B站從多元文化圈層帶入大眾視野。她在內容為王與商業化之間成功找到一條中間道路,努力帶領這個中國年輕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與視頻平臺加速破圈,朝著社會主流文化風向標的目標穩步邁進。
2020年度致敬:抗疫者
在壓軸環節,中國新聞周刊將“2020年度致敬”獻給了一個特別的群體——抗疫者。
(中國新聞周刊常務副總編輯陳曉萍宣讀年度致敬)
正如致敬辭中所言,“我們這個時代的抗疫者是各行各業的無數個體,是用科學精神和道德力量支撐起來的命運共同體。2020年終將過去,拯救人類的不僅僅是疫苗,更是我們自己——科學與理性是贏得抗疫的終極力量。”
距離未知的2021年,還有35天。我們堅信,矢志遠行者,終將突破藩籬,推動我們的社會持續向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