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就2019年12月TCL惠州在其運營的官方微博、官方抖音賬號發布了涉嫌詆毀海信激光電視產品短視頻內容一案作出了一審判決。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定:近幾年,海信激光電視在國內激光電視市場占據較高份額,TCL作為直接競爭對手,在官方認證的“TCL電視”抖音和微博賬號發布包含針對激光電視產品的視頻,且視頻構成虛假信息,主觀故意明顯;侵權視頻使用對比、夸張、貶損的方式對激光電視進行了引人誤解的描述,明顯超出正常商業評論的合理限度,足以誤導消費者。
法院一審判定,TCL發布的侵權視頻,損害了原告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構成了對原告的商業詆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法》第十五條,《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三款、第十一條、第十七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反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依法認定TCL王牌電器商業詆毀成立,判決TCL惠州公司賠償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
對于上述判決,目前TCL惠州并未做出回應。
一條短視頻引發的互掐
兩家企業的恩怨還要回到去年年底,2019年12月1日,名為“TCL電視”的抖音賬號上發布了一段針對海信激光電視的爭議視頻,這段視頻引燃了電視行業的兩大巨頭,雙方你來我往,交鋒不斷。
12月末,TCL實業控股副總經理孫銀在北京“2019年度智能大屏英雄會”上推廣其大屏QLED,稱其在清晰度、色域、亮度、壽命各方面優于激光電視。
兩周之后的2020年1月15日,在奧維云網2019中國彩電市場總結報告發布會現場,TCL實業控股北京商務中心總經理劉博浩在發言中將液晶LED和激光電視進行對比,稱激光在亮度、壽命等方面不如液晶,引起了在場的海信視像副總裁王偉直接抗議,并打斷其發言。
2020年3月,海信集團品牌管理部公關總監楊祥璽在自己個人公眾號上撰文《致李東生:堂堂TCL,何以墮落至此?》,指責TCL用自己官方認證的賬號,公然編造友商和競品的虛假內容,涉及不公平競爭。
經過法院的調查,被告TCL在其運營的官方微博、官方抖音賬號發布了詆毀海信激光電視產品的短視頻內容,攻擊激光電視在安裝、亮度和噪音上的問題,稱激光電視存在漏光現象,并在視頻中將自己的TCL電視比喻為100分電視。在發布侵權視頻之后,不僅在其抖音賬號中置頂顯示,還通過專賣店銷售人員傳播相關侵權視頻并對原告激光電視進行口頭上的詆毀。
法院經審理認定:原告一直免費為激光電視用戶提供售后安裝服務,無需用戶自己安裝,被訴侵權視頻顯示用戶需自己安裝,構成虛假信息。
與此同時,一審判決書中提及的相關證據顯示,海信激光電視采用的菲涅爾屏幕既可抑制上方燈光,又可抑制側方燈光,受環境光影響很小。而且,海信80英寸激光電視亮度可達350尼特以上,超過行業標準《數字電視液晶顯示器通用規范》中的亮度要求,不僅可以全天候觀看,也是適宜人眼的亮度,最后,屏幕漏光實際上只是液晶電視存在的一種質量瑕疵概念,根本與激光電視無關。
恩怨背后是一場或將爆發的電視技術革命:激光電視讓液晶電視恐慌
同為國內電視廠商,兩家企業卻結下“深仇大恨”,自然和市場以及產品有關。TCL旗下華星光電是液晶面板大廠,而TCL主要的電視產品也都是液晶電視;海信則不同,近幾年海信將產品重點放在激光電視上。電視技術經歷了黑白電視,彩色電視和以液晶電視、PDP、OLED等為代表的數字電視三次技術迭代,目前激光電視將使用了激光光源的DLP數字電影放映技術和電視技術結合形成第四代電視顯示技術。DLP數字電影放映技術于2015年獲得奧斯卡科學技術獎,全球八成以上數字電影放映機均使用激光光源并且數量還在持續增加。
和傳統液晶電視相比,激光電視有著以下優勢:首先,1、激光電視是反射成像的被動發光,具有明顯的健康護眼效應,甚至優于紙質閱讀20%以上,并且已被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證明;
2、激光具有極高的光譜純度,色彩準確,擁有最好的“顏色表達”能力,有著其他顯示技術無法超越的優勢;
3、激光電視具有節能環保的巨大優勢,激光電視耗電量只有相同屏幕尺寸液晶電視的1/3多一點;
4、在同等屏幕尺寸及性能指標下激光顯示更經濟,更能滿足消費者的大屏需求;
5、相比能耗巨大且動輒投資數百億的LCD或OLED的面板生產線,激光顯示投入較小且產業鏈較短,只要有較好的量的增長,成本及人力費用會被大幅攤薄,擁有更好的前景。
為進一步加速激光顯示產業化進程,國家科技部在《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863計劃”)中,將“新一代激光顯示技術工程化開發”明確作為八個重大產業發展方向之一,這就為我國在這一新興的高技術產業領域指明了自主創新方向。
奧維云網推總數據顯示,激光電視2015年至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達213.8%,今年1-7月,新冠疫情、整機價格戰以及面板漲價等多重因素疊加,彩電市場整體低迷,中國彩電整體市場零售量規模同比下降了9.0%,而激光電視零售量規模增長77.5%,是彩電市場上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品類。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中國電子商會發布的《2020中國彩電售后服務和消費者滿意度調研報告》,對最近3年中購買過電視的用戶調查發現,激光電視用戶向他人推薦使用的比例最高,達到了70%,遠超54%的行業均值。這也證明了激光電視目前已在國內得到大量消費者的認可。
而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現在國內激光電視市場高速增長,龍頭正是海信電視。海信最新公布的雙十一大數據顯示,雙十一期間,海信激光電視銷量突破9000臺,全渠道銷量同比增長133%,其中75吋全色激光電視銷量突破4000臺,銷量遠超其他品牌的激光電視。此外,海信激光電視的銷售額超過了行業全部OLED電視總和,海信75L9S、80L5、88L5三款激光電視同時登上周累計產品暢銷榜TOP10,是TOP10中僅有的三款75英寸以上的大屏產品。
可惜,火爆的激光電視和TCL無緣,在收購三星蘇州工廠的生產線后,TCL幾乎將所有精力都用在了OLED技術上,面對可能到來,或者即將到來的又一輪電視技術革命,TCL感到焦急甚至恐慌也情有可原,但詆毀競爭對手顯然是錯誤和幼稚的應對方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