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呂銀玲)推進RCEP生效實施的國內相關工作將加快速度。據中國政府網12月2日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做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RCEP”)生效實施有關工作,維護自由貿易,拓展合作共贏新空間。
會議指出,近日在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上正式簽署的RCEP協定,對于成員國共同應對國際環境不確定性、進一步推動區域內自由貿易、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增進相關國家人民福祉,對于促進我國高水平開放,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協定成員國,我國要以自身行動積極推動協定落地生效,這方面有大量緊迫的工作要做。
會議要求,有關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壓實責任,對照協定明確任務分工和時限,盡早完成協定生效實施的國內相關工作。
李克強強調,要加強部門間協同配合,加快完成國內核準程序,推進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自然人移動等領域開放,推進在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知識產權保護、貿易救濟、電子商務、政府采購、中小企業和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實行更高標準規則。
據了解,RCEP于11月15日正式簽署,覆蓋15個成員國約23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30%,GDP總和超過25萬億美元。據國際知名智庫測算,到2025年,RCEP有望帶動成員國出口、對外投資存量、GDP分別比基線多增長10.4%、2.6%、1.8%。
根據RCEP的規定,協定生效需15個成員中至少9個成員批準,其中要至少包括6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中至少3個國家。RCEP各成員將各自履行國內審批程序,推動協定早日生效實施。
日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盡快完成RCEP生效核準程序,與協定各方共同努力,推動協定盡快生效。
“RCEP將為我國外貿及相關企業創造公平、透明、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RCEP成員相互實施關稅減讓、開放市場準入、取消影響貿易的壁壘、簡化海關程序等,將進一步降低RCEP區域內的貿易成本,推進貿易便利化,對于區域各國貿易投資增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高峰說。
據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此前介紹,15方之間采用雙邊兩兩出價的方式對貨物貿易自由化作出安排,協定生效后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且主要是立刻降稅到零和10年內降稅到零,使RCEP自貿區有望在較短時間兌現所有貨物貿易自由化承諾。
“可以預見,隨著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檢驗檢疫、技術標準等統一規則落地,取消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效應的疊加將逐步釋放RCEP的貿易創造效應,顯著降低區域內貿易成本和產品價格,提升本地區產品競爭力,惠及各方企業和消費者。”該負責人稱。
針對協定實施后區域內貨物貿易零關稅產品數量整體上將達90%等,李克強強調,要在關稅減讓、海關程序簡化、原產地規則技術準備、產品標準統一和互認等方面,抓緊拿出實施協定的措施,對快運、易腐等貨物爭取實現6小時內放行。
此外,協定中服務貿易總體開放承諾顯著高于成員國間現有自貿協定水平,要按照我國對研發、管理咨詢、制造業相關服務、養老服務、專業設計、建筑等諸多服務部門作出的新開放承諾,逐一落實開放措施。還要落實投資負面清單承諾,清單之外不得新增外商投資限制。兌現首次在自貿協定中作出的知識產權全面保護承諾,將著作權、商標、地理標志、專利、遺傳資源等全部納入保護范圍。落實電子認證和簽名、在線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跨境電子方式信息傳輸等條款。
“全面落實我國在RCEP承諾,在國內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上加強開放合作,提升開放的水平和質量,提高自貿協定利用率,有助于打造更為優化的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國內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與相關國家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李克強同時指出,我國還要抓緊梳理完善與協定實施相關的規章制度,確保協定規定的約束性義務執行到位,確保國內行政措施和程序合規。要面向地方、商協會和企業加強協定實施宣介培訓,使各方面尤其是廣大企業熟悉和掌握協定規則,全面認識更大范圍、更高標準開放與競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努力在市場競爭中拓展合作發展空間。
“加快推動RCEP落實生效,既體現了我國堅定推動經濟全球化自由化發展的大國擔當,也是以開放倒逼改革。”龐超然表示,加快國內法規制度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不斷完善涉外經貿法律及相關領域國內立法,是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實施制度型開放的重要工作抓手。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