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 我國新能源汽車連續多年保持銷量快速增長。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近段時間接連發生多起電動汽車起火事件, 引發人們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廣泛關注和擔憂。
對于新能源汽車屢次發生安全事故,國家工信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副處長馬春生指出,目前對于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還有很多難題沒有得到解決,新能源汽車產業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新能源汽車安全的整體形勢仍然非常嚴峻。
業內專業人士表示,動力電池品質影響電動汽車安全和續航,特別是安全問題,應以預防為主,尤其是在電池能量密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越要注重安全問題。各動力電池相關企業一定要從安全設計開始,從材料到結構到整體,最后到與整車的匹配和使用中的維護,從全產業鏈和全壽命周期考慮和解決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
日前,一段內容為“不起火的欣旺達(300207,股吧)方案”視頻在網絡引發網友關注。該視頻展示的是欣旺達惠州基地試驗場進行的“加熱觸發電芯熱失控實驗”的全過程。在視頻中,實驗系統中的模組電芯在觸發熱失控后,現場有煙霧冒出,但并未出現明火。
“要實現電池產品的安全,我覺得做到兩點就夠了。第一點是我們要識別出危險的因素,就是我們要很深入地理解電池系統的失效模式;第二點其實就是要對這些失效模式做有效的控制。”欣旺達電池研究院院長陳斌斌表示。
據介紹,欣旺達基于系統化的安全理念,構建了五層安全設計模型,從電芯設計、制造、模組、BMS再到PACK系統,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成功創新研發出安全型的電池系統解決方案 “不起火的欣旺達方案”。在欣旺達的電池安全防護體系中,設計模型中的第一個層次,就是通過優化材料本身的材料安全、熱安全和機械安全三個層面,來保證整個電芯的設計安全,并有多達169項專利予以支撐。
據了解,欣旺達不起火方案電芯采用的高穩定性鎳5X三元材料,相比同行的同等能量密度的正極材料,熱反應溫度提升30℃,整體的反應產熱量減少18%,在更高的溫度、更高的荷電狀態,具有更高的結構穩定性。由于采用高電壓體系,其產熱比其它體系要低,同時它的熱穩定性比較高。
除了第一層防護外,欣旺達第二層是主動安全防護,其實就是我們通常講的BMS電池管理系統。欣旺達的BMS非常出色,擁有58項專利,來保證這套系統的技術領先性,其主要有四個核心技術。
第一個,就是對電芯工作狀態的估算叫作SOX,可以做到全環境3%以內的精度;第二個是對電芯的控制策略,實現適時的、全生命周期控制;第三個是主動安全系統本身,欣旺達可以達到ASILD等級,也是最高安全等級;第四個具有欣旺達的特色,被譽為“先知先覺”的預警系統。就是在安全事故發生以前一段時間,就能預測有怎樣的概率會發生安全事故。接下來可以做更精準的診斷或者檢修,來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據了解,“欣旺達方案”還設計了三層被動安全防護措施。其中,第三層和第四層主要是在模組層級的安全防護設計,包括阻隔、遏制以及疏導技術。除此之外,“欣旺達方案”設計邏輯中還有一項終極安全防護設計——那就是第五層的人身安全防護設計。
“欣旺達不起火的安全技術設計方案,是一套完整體系。包括安全預警技術、精準檢測和快速診斷技術,以及熱蔓延遏制技術,可以做到低鎳體系,模組層級不發生熱蔓延;高鎳體系,系統層級不會發生熱蔓延,使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安全不起火的電池系統。”陳斌斌總結道。
據欣旺達動力電池數據分析研究院總經理姜久春介紹,目前欣旺達已經成功研發出動力電池大數據監控平臺、電池安全綜合評估軟件和電池安全專用檢測設備,構建了完整的動力電池安全預警體系。該系統對于電池異常老化和熱失控的識別率分別達到100%和70%以上撐。
目前,欣旺達已經實現了自有動力電池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監管,凡是公司出廠的電池都在平臺監控之下,同時該平臺也為其他行業客戶服務。“到年底應該有30萬輛車的數據接入到我們系統。”姜久春透露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