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洪杰
2020年,嚴監管疊加疫情沖擊,融資租賃行業經營承壓,行業分化加劇,金融租賃公司以及央企背景的融資租賃公司經營較為穩健,而大多數中小型融資租賃公司則處于收縮狀態。
融資能力一向是融資租賃公司的“生命線”。不過,近年來,融資環境邊際收緊,不少融資租賃公司因資產質量下行、借款較難等原因,流動性管理出現問題。
“資金市場應更客觀地了解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風險和業務貢獻,改變對行業的看法。另外,也期待給予從事真實租賃業務的公司更多支持!敝袊馍掏顿Y企業協會租賃業工作委員會會長楊鋼在近日舉行的“2020中國融資租賃年會”上稱。
流動性分層加速
目前,融資租賃公司主要通過銀行渠道獲得融資,銀行貸款約占企業資金來源的80%左右,且大多為1年期貸款,資產負債久期存在一定錯配。
2018年金融去杠桿、行業轉為由銀保監會監管,銀行對中小型融資租賃公司授信政策趨緊,加上宏觀經濟調整環境下,市場擔憂中小型融資租賃公司承租人信用風險加速暴露,以銀行借款為主的小型租賃公司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抬升,外部融資渠道受阻。
一位頭部融資租賃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融資租賃公司的日子最難過,不少客戶出現逾期,出租人給予了延期。而在負債端,融資租賃公司卻較難得到銀行的資金支持,部分公司出現流動性困難。
為緩解疫情沖擊,監管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一些頭部融資租賃公司融資出現改善。第三方數據顯示,2020年1~9月,融資租賃公司共發行債券280單,合計23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7%和17.06%;發行ABS共計652單,合計1970.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1%和0.36%。
不過,2020年四季度,逆周期政策有邊際收緊趨勢,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分析師張麗表示,未來,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端供給會有所收緊,監管趨嚴以及資產質量分化將加速不同租賃公司的流動性分層,預計中小型產業背景和第三方租賃公司短期流動性管理難度加大。
監管新規掣肘央企子公司業務
隨著監管力度加強、經濟環境變化,租賃行業里除金融租賃公司,央企或集團背景的融資租賃公司成為主力,與此同時,一些新的監管辦法也在逐漸落地。
今年6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稱,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加強對重點承租人的管理,控制單一承租人及承租人為關聯方的業務比例,有效防范和分散經營風險。融資租賃公司應當遵守以下監管指標:融資租賃公司對單一承租人的全部融資租賃業務余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30%;融資租賃公司對單一集團的全部融資租賃業務余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50%。
一位央企旗下融資租賃公司高管稱,不少融資租賃公司的成立是為了服務集團,但當前受到了租賃新規的制約。例如,一家注冊資金為30億元的融資租賃公司,按照單一集中度原則,單一客戶不能超過9億元。但有時候央企子公司關聯交易中的一單項目金額就有十幾億元,不符合監管要求。
“監管對融資租賃公司集中度和關聯度等審慎監管指標的設定,目的是為引導融資租賃公司專注主業,強化風險意識,逐步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對有集團產業背景的融資租賃公司影響非常大!鄙鲜鋈耸糠Q。
另一位央企旗下融資租賃公司人士稱,集團產業背景下的租賃公司首先要平衡監管要求和股東意愿。集團設立融資租賃公司是為其產業板塊業務考慮,而監管的初衷是更希望融資租賃公司支持中小企業、實體經濟。“雖然銀保監會允許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新規過渡期,各個地方的具體落地情況未來可能不同。但目前來講,融資租賃公司還需嚴格執行監管要求,與股東協商!彼Q。
回歸租賃本源“融資+融物”
融資租賃的本質是融資,形式是融物,融資租賃公司需要考慮和銀行的差異化發展。
江蘇金租董事長熊先根稱,融資租賃公司的生存空間在于做銀行不能做和銀行不愿做的事!拔覈行∥⑷谫Y市場巨大,但由于中小微企業的特點,風險也較大。融資租賃公司要想做好中小微業務必須具備快速獲取客戶的能力、風險控制能力以及決策能力。”
中信金租總裁于秀東表示,近年來融資租賃行業實際上漸漸脫離租賃的“融物”實質,多見金融,少見租賃,更多是作為單純的資金提供方,而把融物的本源丟失了。
如何回歸租賃本源是租賃公司當前需要認真思考的課題。于秀東稱,要找準業務定位,租賃行業應根據自身特點和資源稟賦,找準自己的行業立足點和業務出發點,培育差異化競爭優勢,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傲硗,要加強租投聯動。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和服務業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但這些行業不確定性大,投資周期長,缺乏財務數據和抵押資產,主流金融機構在支持這類創新性行業方面存在短板,融資租賃行業可以發揮‘融資+融物’的雙重功能,以租投聯動方式實現精準支持。但在當前的監管環境下,金融租賃公司在開展租投聯動方面還存在一定限制!庇谛銝|稱。
貴銀金租總裁羅曉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相對于銀行,融資租賃公司體量小、資本金少,單筆業務量較大,緩釋風險的手段少,因而抗風險能力相比銀行更弱,需要做足預案、全力管控風險!澳壳皯撟プ∮^高的窗口期,提早暴露、盡早處置風險,將疫情帶來的負效應降到最低。”他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