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通稿·國內·經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遼寧撫順赫圖阿拉村:文旅融合讓滿族小山村現生機(4’24”)
編輯:陶 冶
審稿:楊永前
終審:謝充城
一讀:林 涵
正文:
【解說】赫圖阿拉村地處遼寧撫順新賓縣,是一個滿族聚集的小山村。過去這里的村民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全村628戶人家,有25戶低保戶,64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這里依托青山綠水,大力發展滿族特色文旅產業,帶動農業產業升級,助推農民增收致富。
畫面中的老夫妻,名叫袁振祥和金洪珍,都已到耄耋之年。幾年前,老兩口還因生活貧困不得不日日勞作。
【同期】赫圖阿拉村村民 袁振祥
(大)兒子有病(胃癌),小姑娘有病(胃癌),二兒子死了,車禍死了,就是肇事這個人家也窮沒給多少錢,我還得照顧我二兒子媳婦,還得照顧我孫女上學。就是這樣的貧困戶。
【解說】常年的貧困,讓老兩口身心俱疲。隨著他們所在的赫圖阿拉村文旅產業的日益繁榮,夫妻二人將居住的4間房屋租給村里改造為民宿,每年租金收入8000元人民幣,加上其他分紅補貼,老兩口年收入達26604元人民幣,終于摘掉了“窮帽”。
【同期】赫圖阿拉村村民 金洪珍
現在那個沒有什么憂慮了,也沒有什么顧慮了。生活條件是富富有余了。什么都能買起了,什么都能吃起了。
【解說】從2013年起,赫圖阿拉村在上級政府的支持下,開發滿族特色旅游,村內不光有農家樂,“滿族地秧歌”“滿族剪紙”“滿繡”“八碟八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衍生品也越來越受到游客的青睞。這家開在民宿里的滿族繡坊,入冬后仍然訂單滿滿,農閑時村民仍然可以在家賺錢。
【同期】新賓滿族自治縣旗袍產業辦主任 池源
我們一個是增加了這個村兒的一個亮點,另外一個就是與這個村民啊,就包括現在就好多村,就是這個村里邊的人都是我的學員,我們這個學員經過培訓之后,他就可以跟我們這個在我們公司里邊,進行這個計件兒的這種領任務。
【解說】赫圖阿拉村打造的“滿族農莊過大年”,已成為遼寧省冬季旅游品牌中的佼佼者。2019年,這項活動吸引各地游客超過35萬人,創造旅游及相關產業收入過千萬元。隨著旅游升溫,一度沉默的小山村漸漸沸騰起來,村民們腰包也漸漸鼓了起來。
【同期】赫圖阿拉村村支部書記 羅天成
我現在就感覺,我們現在這個產業發展到現階段,最缺乏的就是專業管理人才。我也希望也提出倡議,我們村在外大學生回鄉來創業,因為我們這一塊,真正地缺少專業人員來進行產業發展這一塊,儲備那個后備的力量。
【解說】近幾年,赫圖阿拉村先后被授予“中華滿族第一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等榮譽稱號。赫圖阿拉村近些年年接待游客110萬人次,總收入超億元人民幣。
新華社記者姜兆臣、韓赫 遼寧撫順報道。(完)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