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2月9日,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聚焦減環節、減時限、減材料,發改委率先打造本市固定資產投資審批“全覆蓋、全流程、全在線”的“一網通辦、全程網辦”服務。自2018年系統上線以來,涉企固定資產投資審批事項辦理時限總體壓減近70%,大幅提高了企業辦事效率。
辦事時需要登錄多個業務系統是現實操作中的痛點問題。對此,“北京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在線備案管理系統”“重點工程調度與服務平臺”等五個涉及固定資產投資審批事項辦理的業務系統已經進行深度整合。未來,企業群眾不再需要登錄多個業務系統辦事,有效提升用戶辦事體驗。
無法在線獲取項目的電子證照也一直是投資審批網上服務未能全線貫通的“最后一公里“問題。2020年8月,按照北京市制定出臺的電子印章新規,市發改委率先制作涵蓋固定資產投資、行政審批服務等領域的電子印章,完成與全市電子印章系統對接,第一時間將電子印章調用、電子證照下載和復用、政務數據共享等功能應用到發改委網上服務大廳。
類似“減負”不在少數。聚焦企業群眾辦理固定資產投資審批事項過程中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北京市發改委充分運用信息化方式創新提升固定資產投資審批事項“一網通辦”能力,于2018年建設運行“北京市發展改革系統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實現全市發展改革系統固定資產投資審批事項“一網通辦”。
發改委網上服務大廳自2018年上線以來,全市分批實現依申請辦理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備案和政府投資審批共計27個事項網上可辦。固定資產投資審批事項網上辦理率不斷攀升。截至目前,北京市發改委依申請辦理的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備案、招標方案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等事項年度網上辦理率已占全部涉企投資審批項目的91%,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審批事項年度網上辦理率已占全部政府投資審批項目的94%。
疫情期間,發改委網上服務大廳為實現“減少人員聚集”“不見面審批”提供了重要支撐,共受理1135件事項申報,事項網上辦理率達93%。
全面優化提升內部審批流程,也壓減了固定資產投資審批事項辦理時限。兩年間,企業投資項目核準事項由法定20個工作日壓減為9個工作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事項由法定20個工作日壓減為8個工作日,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方案審批核準由法定20個工作日壓減為5個工作日等等,實現涉企固定資產投資審批事項辦理時限總體壓減近70%,大幅提高了企業辦事效率。
在“減材料”方面,北京市發改委充分利用大數據共享方式匯聚應用各類電子證照和基礎信息實現辦事申報材料大幅精簡,高頻事項申請材料精簡效果尤為突出,如“城建類企業投資項目核準”申請材料由2018年初的97份減少至12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由2018年初的50份減少至2份,“境外投資項目備案” 由2018年初的16份減少為無紙化申報,減少企業辦事成本和負擔。
此外,在亦莊新城、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等試點區域,推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企業投資項目核準等事項的“告知承諾制”改革,取消事項受理環節,企業群眾可通過告知承諾方式直接獲取項目批復文件,極大提升了事項辦理效率。
據悉,下一步,發改委網上服務大廳將進一步探索利企便民服務新模式。優化事前咨詢服務,打造企業群眾貼身AI智能助手。同時,構建基于企業用戶的定制化“云空間”。“云空間”設置“材料包”“政策包”“批復包”等功能板塊,以每一個具體項目為最小統計單元,用于匯聚企業在辦理投資審批、履行事中事后被監管義務過程中應用的各類電子證照、自主上傳材料,各類政策及文件解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