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柳絲 劉品然)美國布朗大學“戰爭代價項目”7日發布報告指出,為施壓塔利班,美國自2017年放寬了在阿富汗實施空襲的交戰規則,顯著擴大空襲規模,導致死于美軍及其盟軍空襲的阿富汗平民激增330%,僅2019年就有約700人喪生。
這是2014年10月25日,在阿富汗赫爾曼德省拉什卡爾加一個軍事基地,美軍士兵把設備搬運到運輸機上。(新華社/法新)
平民苦
針對這份報告,駐阿富汗美軍發言人桑尼·萊格特8日辯稱,美軍空襲造成的阿富汗平民傷亡自今年2月29日以來“幾乎全部停止”。2月29日,美國和塔利班簽署了旨在結束阿富汗戰爭的和平協議。但事實并非如此。根據這份報告,今年10月26日,美軍對塔利班的空襲造成3名兒童死亡;在這4天前,針對阿富汗一所宗教學校的空襲造成12名兒童死亡,14名平民受傷。
“阿富汗戰爭本該結束,為何仍有大量平民傷亡?”布朗大學沃森國際和公共事務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這份報告中質問。
報告援引聯合國阿富汗援助團的數據說,從2015年至2019年,有1357名平民在美國為首的聯軍空襲中身亡,其中在2019年就有約700名平民遇害,是2002年以來平民遇害最多的一年。
研究人員指出,自2017年以來,隨著阿富汗局勢陷入僵局,而地面部隊人數減少,美國放寬了對空襲的限制,認為空中打擊可以更大程度施壓塔利班,迫使其走到談判桌。美國甚至承認,傷害阿富汗平民是其軍事戰略的一部分。
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從2017年開始,美國及其盟友大幅增加了空中發射武器的數量。2017年4月,美軍在阿富汗投擲了有“炸彈之母”之稱的大型炸彈。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強烈譴責說,美軍行為是對阿富汗人民的“極大暴行”。
前駐阿富汗美軍司令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曾表示,對美軍在阿富汗空襲中造成的平民死傷人數感到震驚。“如果我們不停止殺害平民,我們就會輸掉這場該死的戰爭。”
這是2009年12月4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英國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后左)與駐阿富汗美軍和北約部隊最高指揮官麥克里斯特爾(后右)在出席北約與參加國際安全部隊的非北約伙伴國外長會議前交談。(新華社記者武巍攝)
問責難
美軍及其盟軍在阿富汗濫殺無辜的行徑雖世人皆知,但至今難以真正問責。近年來,美國政府多次表示不會就此與國際刑事法院合作,并威脅對國際刑事法院工作人員采取報復措施。
今年3月,國際刑事法院裁定,批準對塔利班、阿富汗安全部隊、美國軍事和情報人員在阿富汗所涉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展開調查。美國政府6月發起報復,先是撤銷了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的簽證,后又宣布對國際刑事法院雇員和其他參與調查者實施制裁。
輿論普遍認為,美方舉動顯然是為了阻止受害者尋求正義。國際刑事法院在官網刊文指出,雖然美方對己方人員在阿富汗的虐囚等行為進行過一些調查,但“調查范圍有限”,很多案件沒有被提出指控。
欲蓋彌彰的是,美國中央司令部今年3月起停止公布每月在阿富汗的空襲概要報告。《美國空軍雜志》報道說,這是出于“外交方面的多重關切”,認為“報告可能對正在進行的阿富汗和談產生不利影響”。
2020年2月22日,在阿富汗楠格哈爾省賈拉拉巴德,一名殘疾人拄拐前行。(新華社發賽義夫拉赫曼·薩菲攝)
誰之過
自“9·11”事件以來,美國及其盟國以反恐名義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多國發動戰爭,至今已造成數以百萬人傷亡,數千萬人流離失所甚至淪為難民,更令這些國家陷入持久動蕩、經濟衰敗、民生凋敝,帶來沉重的人道主義災難。
今年9月,沃森國際和公共事務研究所另一項報告顯示,2001年美國發動反恐戰爭以來,阿富汗、伊拉克、也門、敘利亞等8個國家至少有3700萬人流離失所。研究人員強調,這只是“非常保守”的估計,真實數字可能接近4800萬至5900萬。
國際慈善機構“救助兒童會”引用聯合國的數據說,2005年到2019年的14年間,僅在阿富汗就至少有2.6萬多名兒童因戰爭死亡或致殘。
“美國對這些國家的干涉造成了可怕災難,其破壞程度是大多數美國人根本沒有經歷過或想過的。”美利堅大學教授戴維·瓦因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