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已經歷數次繼續延長“封關”的人士而言,與其等待深港兩地恢復正常往來,不如早做生活與生意的新選擇:將孩子放在哪邊照料?工作或生意到底哪一邊必須本人在場?
圖/法新
編輯|蘇琦
2704人,3060人,2948人,2790人,2554人,1761人,1354人,1834人。這是12月1日至8日間,由中國香港特區出境經深圳灣口岸到深圳的近2萬香港居民的按日分布數據。
考慮到防控疫情進行隔離的硬性時間成本,相關數字的統計可被視為“實打實”的人數,可以去除以往兩地間普遍存在的單日多次往返的情況。
新冠疫情防控至今,深圳灣僅是港人北上的途徑之一。在此期間,其他如港珠澳大橋(每日約兩三百人)及香港機場,香港居民(及內地訪客)的離境人數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因按日公布相關數字的香港入境處并不列出經機場出境的具體目的地,故而有多少港人是乘飛機到達國內其他城市后進行落地隔離,目前并未有公開數據可供查詢。
近2萬人的數字雖僅為有些渠道傳播的一半左右,但亦已成為近日深港兩地間的一個熱議話題。從12月初開始,“想回家過年的港漂需要注意的N件事”等帖子紛紛傳達出類似的消息:越往后,深圳的隔離標準可能會提高,而接納能力會下降,“簡而言之,越早返深越好”。
《財經》記者近日采訪的幾位想要離境及已到達深圳的人士則可能反映出一些相關情況:近日港人北上到深圳的數字增加,既有香港迎來疫情第4波的客觀原因,而中小學受疫情影響普遍停課,在復學日期尚不可知的情況下,亦令不少有條件的家長愿意積極創造條件先回內地進行觀察。
此外,香港的圣誕假期即將來臨,考慮到隔離的時間周期因素,從國外返港回家過節的留學生數字近日出現快速增長。因其中部分留學目的地仍處于新冠疫情防控的緊張期,香港各方目前均提醒應采取措施有效遏制返港學生可能帶來的傳播風險。如香港的疫情進一步惡化,離港出境的人數可能亦會進一步增加。
生活與生意的選擇
從11月23日起,香港開始實施“回港易”計劃,符合條件的香港居民,可申請從深圳灣口岸或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返回香港且無需14天強制隔離。但連續多日名額并未“爆滿”。圖為此前一輛從口岸開往香港市區的公共巴士車廂內。《財經》記者 焦建/攝
12月初香港居民入境內地人數是11月人均數量的2倍左右,同期香港第4波新冠肺炎疫情確診感染者的新增人數也是居高不下。二者同步增長背后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目前尚未有相關權威說法或解釋。
截至12月9日香港相關數據則顯示:香港再次迎來了連續兩日的新增確診個案“破百”,多達104宗,當中99宗屬本地個案,包括35宗源頭不明個案,另有超過60宗初步確診個案,以及兩宗死亡個案。
值得警惕的是,香港此次的疫情明顯比之前的3波更為嚴重,性質和程度均有顯著的不同:一是單日感染者的數字大幅上升,已經連續多日出現3位數;二是出現“雙重中招”(同時染上新冠肺炎和流感病毒)的病例,病情特別加重,救治困難,不同的醫治藥物對患者帶來的損害和痛苦折磨異常。
此外,隨著第4波疫情的持續,已有多位香港專家警告稱:這一波病毒比以往更具傳染性,危殆及重病患者不限于長者,有年輕病人甫入院便需要使用人工心肺機,死亡率達30%至40%,是截至目前最危險的病毒株,提醒大家要小心謹慎,切勿以為病毒只針對年長病人。
反觀疫情防控:雖在11月底時香港首次公布以“清零”為防控目標,但香港方面的相關調控政策及路徑仍被多位當地抗疫專家指出存在路徑不清、緩慢收緊、見效不彰的情況。除社交“限聚令”從2人升至4人再降回2人的持續拉鋸外,“出現感染者-派發檢測瓶-非強制檢測-情況惡化發出檢疫令”的處置流程,也是近期香港控制新冠疫情時較為普遍的一套做法。
以12月初開始集中出現感染者的葵盛西邨為例:其既可能是第4波疫情已在香港相關社區集中性爆發的標志,亦成為香港近期所推出的新型防控體系的成效檢測。期間所暴露的在入境防疫、擴大檢測和化驗速度等方面一系列政策及執行過程中的漏洞,近日亦在香港引起廣泛爭議。
作為重點關注對象,香港教育部門于11月底發布的消息稱:因新冠疫情繼續惡化,全港幼兒園及中小學(包括特殊學校及提供非本地課程學校)將從12月2日起暫停面授課堂及校內活動,直至學校的圣誕假期開始。至于提供非正規課程的私立學校(一般稱為補習學校),則暫停面授課堂兩星期。
“因為疫情防控,今年香港的中小學生也就正常上了幾個月的學,幼兒園小朋友的開學日子更是少得可憐,按月繳納校車費用只進行了兩三次,后面一次還是白交了(根本沒上課)。”家住香港新界的周一程先生對《財經》記者表示。而因尚未更換香港身份證,他的探親簽證今年已經到位于灣仔的入境處大樓延期過三次。“前兩次時都是正常給了三個月,第三次時直接給了快五個月時間。”
令他近日準備返回深圳的原因主要包括:一、相關的內地工作已經線上處理近一年,有些積壓的工作必須親自處理;二、內地簽發的港澳通行證即將于2021年初到期,在查詢不到相關政策的情況下,難以確定港方仍會批出延期逗留的新簽注。
對于部分配偶為香港居民、而自身尚未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出于主觀或客觀原因)的部分內地居民而言,如家中有孩童需要照顧,則其手中的證件有效期可能會成為制約其在港時間的關鍵因素。
而對于擁有香港居民身份的人而言,其在疫情期間往返的時間成本則有機會減少一半。因為從11月23日起,香港開始實施“回港易”計劃,符合條件的香港居民,可申請從深圳灣口岸或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返回香港且無需14天強制隔離。
令周先生下定決心的“最后一根稻草”,則是香港特區政府12月8日公布的一則消息:除機場、港珠澳大橋及深圳灣口岸外,各口岸至今仍然封閉。港府宣布延長多7條防疫措施的相關法例有效期至2021年3月31日。
雖亦有部分人樂觀地解讀為政府延長相關法例有效期,只是為相關防疫措施提供法理依據,政府仍可隨時宣布恢復通關。但對于更多已經在香港經歷了數次有效期結束前繼續延長“封關”的人士而言,與其等待兩地恢復正常往來,不如早做生活與生意的新選擇,是將孩子放在哪邊照料,工作或生意到底哪一邊必須本人在場。
從1個月到3個月再到6個月、12個月以及更長,對于以數萬甚至數十萬計、已經習慣于在深港兩地間分散布局生計與生活的人們來說,即將以年為單位計算的徹底無法通勤,將使其被迫進行重心城市的選擇。
深圳如何應對
從8月開始,廣東深圳及珠海均收緊了從香港入境人員的防疫標準。據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通告:自8月7日上午10時起,由香港經深圳灣口岸入境人員,入境時必須持有粵港兩地政府認可的具備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生成時間為24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紙質報告,并接受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一系列相應的防疫措施亦在數月的實際操作中逐漸建立起來:由入境、分流、抵達隔離酒店均有一連串安排,并通過設立微信群跟進隔離人士的需要,安排心理輔導。
此外,深港兩地政府在聯防聯控的機制下,亦為跨境貨車司機制定了有效的檢疫措施,一方面確保供港物資和食品的供應穩定,另一方面嚴防新冠病毒跨境傳播。
從12月10日零時起,深圳灣口岸的貨物清關服務時間亦延長至24小時。“在延長深圳灣口岸的貨物清關服務時間后,港深雙方將繼續嚴格推行為跨境貨車司機制定的檢疫措施,嚴防新冠病毒傳播。現階段深圳灣口岸旅客清關服務時間為每日10時至20時。兩地政府將根據兩地疫情發展考慮推行24小時旅客清關服務。”香港政府的相關發言人在介紹相關情況時稱。
據《財經》記者一位已回到深圳的朋友解析:按照新的過關流程,抵達內地邊防前,先要提供在港的檢測證明,經核實后會獲得一個健康申報碼,以便通關時向海關人員出示;排隊期間,可以先填寫移交紀錄單。而如果香港居民在內地有房產的話,則可先行準備房產證影印件,方便工作人員核實。
對于部分香港居民來說,他們在隔離完成后仍需使用粵康碼才能正常出行。比之香港近日推出的自愿掃碼使用的“安心出行APP”而言,如不熟悉內地的相應工具使用規則,則需要付出一定的學習成本。如想繼續以隱私等原因不愿使用,則必須在離港前必須做出選擇。
對于一部分有深圳房產的香港居民來說,按照相關流程,他們將先在指定的隔離酒店入住7天后,之后有專車送回其在深圳的住所后完成剩下的7天隔離,前后要進行3次檢測。
這種申請也將被分為3類情況:一是深圳居所無人同住;二是深圳居所中家人愿意一同隔離,一起隔離的家人不用另外做核酸;三是深圳居所中的家人愿意另尋住所,將該居住地騰空。
針對從香港入境深圳的老、幼、病、殘、孕婦等特殊人士來說,相應的情況又可分為 “2+12”隔離,即酒店隔離2日,轉回家中隔離剩下的12日。但是否符合條件,將由深圳的健康驛站醫護予以確認。
除此之外,綜合深圳及珠海近期公布的相關消息顯示:經港珠澳大橋入境的人士均需在珠海指定酒店隔離14日,如果目的是廣州、珠海、東莞、中山、佛山和清遠,需要在深圳福田區健康驛站集中隔離14天;如果目的地是上述廣東省城市以外地區,先要到深圳福田區健康驛站進行隔離并進行核酸采樣。如結果是陰性,將由目的地所在地市接回或者福田區安排車輛送到目的地進行集中隔離。
對于香港相關消息稱目前深圳隔離酒店已住滿需到東莞隔離的消息,深圳市相關防疫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則對《財經》記者表示:入境人員都是根據目的地和各區隔離酒店的實際情況隨機分配的,在通關口岸就會被分配好隔離地點。深圳多個區都有相關安排,目前來看安排住進酒店并不存在太大困難,但如果人數繼續增加則不太確定。
此外,深圳灣邊檢站的一位相關工作人員也對深圳當地的媒體稱:雖然近日入境人數有所增加,但邊檢區域保持通暢,都是即到即檢,即檢即走,沒有候檢時間需要非常長的情況。
從香港入境的人數增加,廣東方面的輸入病例也有相應增長:
12月1日,深圳新增一例新冠肺炎輸入病例,其為一名香港的深港跨境貨車司機。該名司機在深圳期間的一名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為陽性,12月2日被診斷為無癥狀感染者。
12月4日,廣東新增3例境外輸入病例,其中珠海1例來自香港。珠海市衛健委通報:新增病例為59歲屠姓女病患,11月20日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境,11月20日和21日分別在入境海關和隔離場所采樣檢測新冠病毒核酸均為陰性,12月3日在隔離場所采樣核酸檢測陽性,專家之后判定為確診病例。
據深圳市衛健委12月6日消息:12月5日,深圳新增1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該無癥狀感染者為男性,香港籍,從深圳灣口岸入境。入境后即被集中隔離,后轉至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應急院區觀察治療。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