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終于來了!”12月11日晚,一位期貨公司人士在朋友圈嘆道。
在生豬期貨獲批半年之后,上市歷程終于敲定。當晚,證監會公告,經研究,生豬期貨將于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
今年4月24日,證監會曾正式宣布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的消息。
不過,記者年中與業內人士交流過程中曾獲得反饋,生豬期貨短期內難以上市,彼時該人士曾懷疑其上市進程被擱淺。不過,隨著11日晚間具體上市日期的敲定,生豬期貨上市終無懸念。
需要指出的是,生豬作為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市場規模近萬億元。
此次生豬期貨上市,于大商所而言,將再次迎來一個超級明星品種。
在此之前,大商所已經推出豆粕、玉米等飼料類期貨,并經歷多年的穩定運行日趨成熟。生豬期貨推出后,則將與大商所現有農產品(000061,股吧)期貨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進一步增強養殖行業的風險工具供給,加大全行業風險對沖效率的提升。
于產業鏈而言,生豬期貨的上市,則為養殖企業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風險規避工具。
“推出生豬期貨是我國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生豬期貨功能的充分發揮,對于完善生豬價格形成機制、提升市場主體風險管理能力和助力生豬產業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證監會早前指出。
實際上,自從生豬期貨獲批上市以來,業內龍頭企業便已經在著手準備。
今年4月,牧原股份(002714,股吧)曾展開過一輪招聘,招聘主體為該公司期貨處,招聘崗位涉及期現分析師(生豬、谷物、油脂油料)、交割經理、期貨交易崗。
其中,納入牧原股份“超跑計劃”的應聘者,公司更是開出了月薪40000元左右的薪酬待遇,彼時這一消息還曾引起期貨圈內熱議。
從招聘范圍來看,覆蓋期貨交易策略、下單、風控、交割等整個流程,相當于彼時牧原股份正在組建自己的期貨交易團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這一模式為當前市場主流,早在20年前,國內大型有色類企業便曾已專門設立期貨交易部門,負責市場研報、對沖策略的制定,以及下單等具體流程的執行。
雖然目前生豬期貨合約尚未公布,但是通過一些市場零碎信息可以拼湊出大概輪廓。
牧原股份5月26日在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目前大連商品交易所生豬期貨標的物為瘦肉型商品豬,公司商品豬符合生豬期貨交割標準。
瘦肉型商品豬,是指以生產商品瘦肉為目的,體重90~100千克宰殺,其瘦肉率在50%以上的雜種豬。即用瘦肉型豬作父本,與地方良種母豬或一代雜種母豬或外來良種母豬雜交生產的后代。
交割方面,則可能采用廠庫交割的進行,包括牧原股份、溫氏股份(300498,股吧)、正邦科技(002157,股吧)在內的各區域龍頭養殖企業亦有望成為生豬期貨的交割庫。
而這類頭部豬企,將大概率啖下生豬期貨的頭湯。
從介入程度上看,牧原股份最為積極。12月10日,公司還曾公告,為規避飼料原料價格大幅度波動給公司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公司擬以自有資金進行玉米、豆粕等商品期貨的套期保值業務,所需保證金最高占用額不超過人民幣7億元。
某種程度上講,生豬期貨的上市,將為各家頭部豬企提供一套完善的避險工具箱,其中既有飼料類期貨,也有玉米期權等工具。
在上市公司嚴格執行套保計劃,而未大舉介入套利、投機交易的情況下,其實現風險對沖的效果會十分顯著。
這在今年豬價開始走低,2021年預期進一步回落的背景下,尤為重要。生豬期貨的上市日期,選擇了一不錯的日子……
(作者:董鵬 編輯:朱益民)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