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3日第六屆“上海金融論壇”正式舉行。本次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理事會執行理事屠光紹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高金兼職教授李揚共同在論壇上發布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
屠光紹(資料圖)
屠光紹指出,《報告》起草的背景在于中國的金融改革和開放又開啟了新的階段。比如說從中央提出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對于整個中國金融體系的優化和結構的優化,其實都做出了很多的安排,另外在金融開放方面,這兩年中國的步伐是很大的。金融的開放,不光是金融服務業的開放,也包括了金融市場的開放,還有很多制度的開放。
以下是演講全文:
今天論壇的安排是很有章法的,我們前面有領導的致辭,剛才有三個前央行行長,我想他們對于整個國際大的背景,對當前遇到的問題,包括疫情的影響,對下一步經濟發展當中還有什么樣的一些矛盾,前景會是怎么樣,都做了分析。聽了以后,大家應該說受到了很多啟發。他們都不約而同談到了中國會怎么樣,我想如果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之下,我們再來看中國,特別是看上海,看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我覺得大家就會更有背景感,也會有更好的宏觀視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我們做這個研究,必須要有大的視野,要有的這種國際視野。現在這個環節是由我和李揚教授兩個人,把我們目前的研究報告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我和李揚教授有一個分工,我是重點把這個報告的起草的背景、過程和這個報告大的結構做一個簡單介紹。李教授會就報告里面的有關重點問題,再做進一步的闡述。
研究報告具體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另外還有一個附件,這個附件也很重要,是對我們從2009年到2020年,即2009年國家作出戰略部署2020年基本建成與人民幣國際地位和國家經濟實力相適應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有一個評估。這個評估是制定下一步發展戰略,或者我們提出政策建議的一個基礎。下面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為什么要研究這個課題,它應該有非常深刻的背景。這個背景其實我想主要是三個方面:
第一,中國確立了新發展格局,這個新發展格局是根據國際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國內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根據這樣的國際國內的大局和大背景,提出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這樣一個新發展格局。這樣的一個新發展格局,它會對我們,不光是當前而言,會對今后中國的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所以把它叫新發展格局。有了這樣新的發展格局,當然我們所有的工作,包括我們的經濟發展,社會的發展,都必須放在這樣一個新的發展格局里面來考慮,來推進。這實際上也是要求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必須放在這樣的一個新發展格局當中來統籌、推進,這是第一個,國家確立了新發展格局。
第二,中國的金融改革和開放又開啟了新階段。中央提出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對于整個中國金融體系的優化和結構的優化,其實都做出了很多的安排。另外大家再看金融開放,大家可以有這么一個感受,這兩年中國金融開放的步伐是最大的。有很多過去一直希望能夠開放的一些安排,有很多金融開放深層次的領域,這兩年就有了很大的開放措施,不光是金融服務業的開放,當然也包括了金融市場的開放,當然也包括了制度的開放。所以這樣就使得我們也面臨著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大的背景。
第三,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已經進入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節點。2009年國務院19號文件對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了一個階段性的戰略目標,就是剛才我說的到今年,現在已經12月份了,要基本建成與中國的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所以我們必須要對階段性戰略任務進行認真總結,同時更重要的是根據新發展格局,以及中國金融改革開放進入到新的階段,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怎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總結過去階段性戰略任務的推進的基礎上,再提出新的規劃。我覺得這就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入到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點。因為大家知道現在國家在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和十四五規劃,五中全會已經提出對于國家到2035的長遠目標,以及十四五規劃建議。前不久上海市委全會對上海到2035的長遠目標,以及十四五的規劃也提出了建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所謂啟下,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作為國家戰略,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應該制定它的長遠發展目標,以及十四五的發展規劃,所以我們這樣一個報告就是希望能夠在確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遠目標以及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制定過程當中,提出一些建議,來供政府部門在制定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長遠發展目標和十四五發展規劃的時候,能夠起到一個參考作用。
二,課題的主要任務。其實我把這個背景講了以后,課題的主要任務就已經非常明晰了。
第一個任務,就是要總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進程,提出評估報告,所以作為一個附件,我們專門有一個評估報告。
第二個任務,分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當前和今后的建設任務和長期目標。
第三個任務,在上面兩個任務的基礎上提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期間的發展建議。
三,課題報告的形成過程。在今年夏天我們成立了課題組,課題組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中國金融研究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相關人員組成,我和李揚教授作為課題報告的牽頭人。課題組形成之后,我們要確定研究內容,以及怎么樣研究,大概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課題組的討論交流,相關的調研,研究報告的起草、修改、定稿,目前這個報告已經基本完成。
再談下我們的研究階段,既然這個報告非常重要,我們也以非常嚴肅的態度和嚴謹作風對待。8月之前我們確定了報告的基本結構,這個報告分兩部分,一個是建設目標和發展建議,這是主報告。還有一個評估報告,是由評估報告和主報告兩個部分構成。到了10月份我們提出一個初稿,而且經過討論修改,到現在目前我們大概完成了報告,這是我們大概的過程。
四,課題報告的主要框架。
(一)建設目標和發展建議的報告即主報告。這個主報告由三個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新發展格局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任務。在這樣的新發展格局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承擔了什么任務。我們對這個在報告里面做了具體的闡述,主要是提出三個方面的更大作用。第一方面的更大作用,是要在促進國內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支持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第二,加快國際化進程確立全球人民幣資產中心的地位,從而更好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在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第三,要在促進國內國際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良性互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這是新發展格局即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賦予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新任務。
第二部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期目標和基礎支撐。就是從2021年到2035年,上海基本建成立足亞太,輻射全球的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為標志,與倫敦和紐約并駕齊驅的全球金融中心,這是我們提出的目標。我們不光提出了這個目標,而且還提出了支持這個目標的三個基本因素,第一個因素,這一目標是全球的經濟和金融格局變動的必然要求。因為國際金融中心要放在全球的經濟金融格局里面考量,全球的經濟金融格局在發生深刻變化,比如說新興經濟體,亞洲在全球的經濟增長當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經濟增長這個過程里面,這個方面亞洲新興經濟體它的比重、貢獻率都在不斷增加。我們看全球頂級國際金融中心,紐約的國際金融中心所處的地方是北美,倫敦的金融中心主要是在歐洲,所以我們也覺得從全球的經濟、金融格局的變動,這種需求來看,在亞洲代表新興經濟體的,我們覺得應該有這樣一個金融中心。這樣才能為全球的經濟、金融的更好發展,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
第二個因素,這一目標是中國經濟實力提升的具體體現。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實力在不斷上升,中國的經濟實力的上升不光是對于中國經濟自身在提供越來越大的動能,因為中國是全球化的參與者,也是一個積極的推動者,所以中國的發展當然對于世界的發展也能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所以中國的經濟實力在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服務于中國經濟實力的上升,也符合中國在全球更新的定位。
第三個因素,這一目標是上海這座城市在全球城市功能定位的核心內容。也可以這么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是上海作為全球的中心城市這種功能的核心內容。上海叫五個中心,但是我們認為金融中心是它的核心內容。從全球、中國、上海,這三個維度都是支持這樣一個目標的。
報告還提出了實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長遠目標必須的四大基礎支撐,即建成充分開放的金融市場體系和金融機構體系,打造國際領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和金融科技體系,完善與國際對接的金融法治監管體系和現代化金融風險系統性防范體系,形成高度國際化營商環境和一流人才隊伍。
第三部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建設具體的政策建議。共八個方面,大概三十條建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提出了長期目標必須有四大基礎支撐,十四五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是實現2035目標推進過程當中的關鍵階段,以總結評估為基礎,以目標需求為導向,針對基礎支撐還存在的不足,政策建議里面我們提了八個方面共三十條建議。研究報告本身不是規劃,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聚焦有哪些短板,有哪些需要加快推進的,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提高效率的,突出了靶向性和具體化,有一些具體的建議措施。
(二)關于2009—2020的評估報告。
一是我們這個評估報告是明確了評估的三個基本坐標,第一個坐標就是國務院的19號文件即國家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的2009年到2020年的戰略部署的落實情況,這個戰略部署完成的怎么樣,這是我們的基本依據。但是這還不是唯一的一個坐標,我們還有第二個坐標,因為在這十余年過程中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斷面臨著國際和國內的各種因素變化,必須以全球國際金融中心最新發展來作為一個重要參照。舉個例子,像金融科技,這幾年是發展很快的,這是一個新變量,所以這是第二個坐標。第三個坐標,我們必須要對標全球頂級金融中心的功能和它的水平,比如說紐約金融中心、倫敦金融中心,這就是形成了我們評估的三個基本坐標,三個基本坐標的確定使評估報告更具備客觀性和科學水平。
二是提出了以功能作為評估的核心內容。所以大家知道過去我們評價、評估,數量、體量,這個都重要,但是核心是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如何。
三是圍繞功能這個核心,建立了較為完整的評估體系。
這就是我對整個研究課題報告,從它的起步一直到現在目前的報告,做一個總體的介紹。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