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新變局 鏈未來——聚焦十四五 解碼雙循環”系列論壇首場在廣州舉行。本場論壇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雪松控股聯合主辦,雪松國際信托承辦,多位業界資深專家學者及行業領袖齊聚一堂,共話“十四五”規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的產業生態變革與創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長向松祚在論壇上表示,激發企業活力,鼓勵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的發展,是我國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破題之道。
雪松控股副總裁韓剛表示,維護供應鏈穩定對于保障中國制造業大國的優勢至關重要。面對內外部多空交織的市場環境,雪松控股將順勢而為,應對挑戰,以全球化布局和平臺化創新發展服務國家“雙循環”戰略。
國內大循環要激發企業活力
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負責人劉礪平在論壇上發表致辭時表示,企業作為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為了響應品牌強國戰略,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充分整合新華社內外豐富的媒體資源、強大的傳播渠道和高端的智庫力量,服務民族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品牌建設。目前已為近百家知名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其中,本次論壇主辦單位雪松控股集團作為廣州本土成長起來的世界500強企業,是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重點關注的企業之一。
圖為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負責人劉礪平
雪松國際信托董事長祁紹斌在致辭中介紹了企業創新發展金融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的經驗和成果。祁紹斌表示,2020年,中國資管市場從轉型陣痛中涅槃重生,雪松國際信托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在變局中擁抱未來,在轉型中追求價值,重塑風險管理體系,嚴格項目審查與風險管控,在大股東雪松控股的鼎力支持下,實現了業務平穩發展和各項工作的新突破。
圖為雪松國際信托董事長祁紹斌
作為主題演講嘉賓,向松祚對如何構建“雙循環”提出建議。他認為,全方位實施國內大循環的經濟政策著力點,應在進一步鼓勵國內投資和消費,盡量實現產業和消費的內循環,并確保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與安全。
圖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長向松祚在論壇上演講
在談到實施國內大循環所面臨的困難時,向松祚提出,要進一步鼓勵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的發展,這也是中國經濟40年來高速增長最重要的經驗。“真正實現內循環戰略,解決卡脖子問題,根本的解決之道,是尊重、保護、愛護、支持和鼓勵企業家,沒有別的路。”
“目前需要格外注意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這個問題怎么去化解?”向松祚表示,“激發民營企業活力是最佳辦法,企業能正常經營、能賺錢,就能夠還本付息”。
中國民生銀行(600016,股吧)研究院院長黃劍輝認為,在新發展格局下,對民營經濟的支持需要進一步加強。一方面,民營企業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需要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支持;另一方面,要通過數字化轉型等手段深化改革,為企業提供一個市場化的公共服務體系。
“信托機構對于暢通雙循環、保障供應鏈能夠發揮重要作用。”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院長徐楓表示,在生產經營、存貨、項目管理等整個供應鏈的運作環節,信托公司都可以發揮獨特作用;此外還可以通過產業基金、并購基金、私募股權等多種形式,為新興產業注入資本,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雙循環”。
利用雙循環機遇引資補鏈
面對國際市場的復雜變化,中國企業如何抓住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機遇,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同時,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企業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可以更好地抓住補鏈、擴鏈、優鏈機遇。”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前副行長張燕玲表示,要以高質量、高標準參與雙循環,注重引資補鏈,這也是中國維護全球供應鏈、對世界負責任的體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必須強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韓剛認為,受到內外部環境多空交織的影響,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維護供應鏈穩定對于保持中國制造業大國的優勢至關重要。作為大宗商品全球化網絡最為健全的中國民營企業,雪松控股正充分發揮為中國制造保原料供應、為中國企業保國際市場的重要價值,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做貢獻。
韓剛介紹,一方面,雪松發揮遍布全球的海外機構和成熟的國際營銷網絡優勢,以全球化布局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另一方面,依托“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雪松智鏈,以平臺化科技創新提升產業鏈效率,努力暢通國內大循環。
圖為雪松控股集團副總裁韓剛在論壇上演講
韓剛舉例說,今年受海外疫情限制,國內某大型國企高端特鋼產品的出口受阻,售后和技術服務亦遭遇嚴重障礙。通過與雪松在歐洲當地的分公司合作,利用雪松成熟的國際營銷體系,不僅有效解決了問題,還將優質特殊鋼供應服務提供給大眾、奔馳、寶馬、博世等海外客戶,大幅緩解該企業的市場壓力,保障業務可持續增長。
徐楓表示,前沿技術賦予了供應鏈新的生命,如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性、可追溯、非對稱加密等特點,與供應鏈金融有著天然的親和力。“雪松智鏈”通過對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應用,解決了傳統供應鏈體系中數據孤島的問題,鏈上的信用無法傳遞的問題,有效緩解了產業鏈上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提升了供應鏈產業鏈效率。
圖為圓桌討論現場
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國內金融領域的研究專家、知名經濟學家、上市公司高管、機構投資者在內的近700名嘉賓出席。接下來,“新變局·鏈未來”系列論壇還將在深圳、上海等地舉辦。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