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員向現場的記者介紹發現的皇家稻田遺址。 本版攝影/除署名外 新京報記者 浦峰
考古人員在清理田字房遺址。
《圓明園四十景圖》中的澹泊寧靜。 圓明園管理處供圖
澹泊寧靜是乾隆皇帝最喜愛景點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已建成。乾隆皇帝在圓明園西北部游覽或在文源閣讀書累了,經常在此休息并進膳。他曾在《圓明園四十景圖詠》中題詠澹泊寧靜:“青山本來寧靜體,綠水如斯澹泊容。境有會心皆可樂,武侯妙語時相逢。千秋之下對綸羽,溪煙嵐霧方重重! 澹泊寧靜出自司馬相如《長楊賦》:“人君以澹泊為德”,以及諸葛亮《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筑“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圓明園在此次考古工作中首次采用了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本次考古工作不但全程開放考古發掘工地,還及時與社會共享考古成果。
新京報訊 昨日,記者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脊湃藛T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筑“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
澹泊寧靜遺址位于圓明園西北部,是一處重要的游憩寢宮。據史料記載,澹泊寧靜的主建筑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稱“田字房”。從今年11月初開始,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對澹泊寧靜開展考古發掘。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館員、圓明園課題組組長張中華介紹,遺址考古發掘過程中發現了“田字房”的內部情況,考古人員在考古范圍的東北側就發現了拼接樣的方磚。通過考古發掘出來的其中一間房屋的地面,可以初步推斷,“田字房”內部有裝飾和隔斷。此外,考古人員還發現“田字房”外圍不僅有長廊,還有暗渠等排水系統。
圓明園管理處文物考古科科長陳輝介紹,“田”字象征農耕,古代中國奉行以農為本,清朝皇帝不但以“田”為房,還在圓明園的稻田里舉行藉田之禮,即“親耕”,以示對農業的重視。因此,“田字房”的外圍不僅有河水環繞,還有大面積皇家稻田。
目前,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掘已經暫告一段落,下一階段考古人員將對遺址考古發掘的細節進行進一步分析,包括地釘的分布、排水系統的走向、稻田分布范圍等。
近年來,圓明園管理處持續推進大宮門、紫碧山房、如園、舍衛城等遺址的考古工作,還在多個考古現場開展公眾考古活動,全程向公眾開放考古工地,展示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本次考古工作不但全程開放考古發掘工地,還及時與社會共享考古成果。
■ 現場
已發現9間房屋遺址位置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澹泊寧靜遺址現場,考古人員正在景區的山水輪廓附近做考古工作。考古人員用綠色圍網將遺址區域圍起,現場人員可以近距離觀看考古的全過程。
遺址范圍內還有幾塊石頭和柱礎殘存。此次考古面積約500平方米,四分之一的區域已經啟動了考古發掘?脊盘綔蟽,工作人員用小刷子清理遺址上的塵土,遺址建筑的地面漸漸顯露出來。據介紹,截至目前,已發現了臺階、地釘、條石、排水設施等。
張中華介紹,該處遺址原來房子的外圍墻體已經沒有了,經一個多月的考古,已經發現了9間房屋遺址的位置。
根據史料記載,“田字房”是一個田字外形的建筑,共33間房屋,用石塊壘砌,是虎皮墻面,每間的邊長約4.48米,檐柱高3.68米!敖涍^現場勘探,我們發現建筑的基礎數據與史料記載基本一致!睆堉腥A說。
張中華告訴記者,考古人員目前正在對皇家稻田開展兩個探溝的考古工作,已經發現了稻田的田埂。“未來,我們要通過植物考古的方式,將皇家稻田的土壤送進實驗室通過采樣、篩土、水洗等實驗室考古手段,了解土壤構成,來判斷稻田內是否有相關植物遺存,進一步對京西稻的種植開展考古學研究,這也是圓明園首次開展植物考古。”
【鏈接】
圓明園澹泊寧靜景區平面圖
澹泊寧靜景區南北長約140米,東西寬約160米。主體建筑“田字房”,四面各顯七間,四外圍廊,中井為十字形,共33間,各間皆見方4.48米,廊深1.28米,檐柱高3.68米。
新京報記者 吳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