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今年以來在疫情沖擊及國內外復雜的經濟情況下,糧食安全問題被多次提及。
12月16日至18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
對此,會議提出了七大要求,一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二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三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四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范耕地占補平衡;五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六要提高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七要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事實上,此次經濟工作中的說法與此前發布的十四五規劃中涉及的內容相呼應。十四五規劃提及要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
加大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力度,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健全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智慧農業。強化綠色導向、標準引領和質量安全監管,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000061,股吧)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推進優質糧食工程。
此外,十四五規劃還表示,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保障糧、棉、油、糖、肉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提升收儲調控能力。開展糧食節約行動。發展縣域經濟,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鄉村經濟業態,拓展農民增收空間。
那么,中國當前的飯碗保障如何?根據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發布的數據,我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390億斤,比2019年增加113億斤(565萬噸)。
“這是我國糧食產量連續第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了。”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表示,今年各地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疫情發展初期,糧食安全問題引發較大關注時,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介紹,2010年以來,中國人均糧食占有量持續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過470公斤,遠遠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張彥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