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正經小哥 編輯丨百進
來源丨正經社(ID:zhengjingshe)
每年的經濟會議都將對第二年的貨幣、財政等一系列重要領域做出部署,股市投資也將圍繞著這個會議中重點指明的方向展開。
12月16日至12月18日,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在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的基礎上,為2021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并作出了部署。《正經社》今天就詳細地解讀一下這次會議有哪些關注點。
歷次會議跟股市走勢的關系
在詳細解讀這次會議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過去幾年的經濟會議。
2015年12月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明確了供給側改革的五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隨后,中國股市走出了一波轟轟烈烈的周期股牛市。充分受益于供給側改革的煤炭、鋼鐵、化工、有色等板塊大幅跑贏大盤,板塊龍頭公司更是牛股倍出。
2016年中央經濟會議仍強調"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的重大任務,2017年股市繼續周期板塊的牛市。
2018年,會議制定的重點工作,排在首位的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從而引申出了中國制造2025。同時,新型基礎設置建設被提上日程。
之后的股市,就圍繞著新基建展開炒作。先是以京東方為代表的液晶顯示屏等高科技制造走出一波凌厲的上升,接著是特高壓、充電樁、5G建設等紛紛表現。
2019年,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了自主可控的發展新理念。之后雖然受到疫情的沖擊,但是以半導體為代表的科技方向,上半年走出大牛市。之后以新能源汽車、光伏為代表的低碳等發展新理念方向開始發力,走出了貫穿全年的牛市行情。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市場操作的脈絡,基本上都是圍繞會議中重點強調的方向展開。那么,從剛剛結束的會議來看,明年到底哪些方向有機會?
2020年會議的一些關注點
《正經社》根據公開資料,對這幾年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內容進行了對比。
首先,宏觀層面,會議強調“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效”,增加了“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政策收緊是大勢所趨,但是不會那么快,那么著急,會逐步收緊。
積極的財政政策,既要更可持續,又要保持適度支出強度,意味著財政對經濟的支持力度將是溫和地減小。
正叔發現,此次會議并沒有提到往常的“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社融融資成本”等。所以,宏觀上,政策收緊是大基調,只是節奏上可能會比較緩慢。因此,明年A股的走勢,基本上也是以震蕩結構性行情為主,不會出現全面牛市或全面熊市的情況。
會議明確了明年8大重點工作:
1.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2.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3. 支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4. 全面推進改革開發;
5. 解決種子和耕地問題;
6. 強化反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
7.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8.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關于第一項重要工作,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怎么理解呢?
首先要知道戰略科技力量體現在哪些方面?
想想政治局委員經常集體學習、領導經常考察的東西之后,答案或許就能浮出水面。比如,軍工、區塊鏈技術、量子通信技術、數字貨幣技術等。
第二,關于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會議中提到,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要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基礎。
那么重點就是從這幾個詞入手:卡脖子、獨門絕技、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
哪些地方是卡脖子?比如半導體芯片;哪些是獨門絕技?比如高鐵、軍工等;“三基”重點又在什么地方?比如擁有“三基”業務的相關公司。
第三,擴大內需,需求側改革。
第六,強化反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
這兩項工作可以放在一起聊,因為他們是有內在聯系的。會議強調,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四環節,堵哪了?
堵點就是壟斷。以后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等可能要讓位于以制造業,資本從瘋狂逐利轉型到有一定擔當的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只有打通了堵點之后,內需才可能起來。需求側改革,現在說白了就是讓有錢人多買高溢價的奢侈品或者服務,回籠資金,降低普通消費品價格以滿足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的消費需求。而不是讓普通老百姓繼續借錢消費,有錢人繼續投資房產等。
第四和第七,推進改革開放和住房問題,沒有什么新意,依然延續過去的政策,這里不多說。
第五,解決種子和耕地問題。
正叔發現,這項工作比較新鮮,也是周末發酵的最厲害的一個方向。會議指出,要加強種子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一方面,種業技術有望迎來變革機遇,以轉基因為代表的生物育種技術有望得到更為廣泛深入的運用,品種審定辦法等配套文件有望加速出臺,轉基因種子商業化應用有望加速落地;
另一方面,行業競爭將更為有序,保護品種創新、規范品種同質化問題、打擊非法種子預計將成為種子資源保護的重要措施。
第八,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會議強調抓緊制定2030前碳排放達峰的行動方案,這是之前領導在氣候峰會中承諾的具體實施。之前市場也已經有所預期,沒有多少預期差。不過根據之前的計劃,光伏、風電、電動車等板塊將會持續被推動。
最后總結一下,通觀整個會議內容,明年最有可能被資金關注的幾個方向是:軍工、科技、新能源、種業、需求側改革。【《正經社》出品】
責編|唐衛平·編輯|百進·校對|然然
聲明:文章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正經社。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