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全球(2020.12.23)
【英國超市限制購買廁紙、雞蛋、大米、肥皂和洗手液】
英國超市樂購(Tesco)對廁紙、雞蛋、大米、肥皂和洗手液等商品實行了購買限制。現在,于該超市購物的消費者,每人僅限購買一袋廁紙,并且最多只能購買三種產品,包括雞蛋、大米、肥皂和洗手液。
據了解,這些額外的限制措施是為了幫助緩解未來幾周內的購買需求,而不是為了應對商品短缺或改變購買行為。在面粉、意面和抗菌濕巾等必需品的三項限量標準上,這項規定已經實施了幾個月。
樂購曾在11月份就對廁紙設置了購買上限,因擔心3月份發生的恐慌性購買將會重演,該超市還鼓勵顧客“照常購物”,并表示在12月25日之前,超市食品充足。
21日,超市和批發商警告說,圣誕節前后生菜、西蘭花和柑橘類水果將出現短缺。法國關閉了與英國的邊境后,22日下午,超過2800量卡車被困在英國肯特郡。
法國當局現已宣布,被滯留在英國的卡車將從23日恢復運輸,但是卡車司機必須提供陰性Covid-19測試結果。
英國運輸部長Grant Shapps表示,被困卡車司機將于23日開始接受Covid測試,但同時警告稱,“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才能讓這場混亂結束”。
【美國即將與輝瑞公司達成數百萬劑疫苗的協議】
美國政府即將達成一項協議,以購買另外幾千萬劑輝瑞疫苗,幫助該制藥巨頭獲得更好的制造供應渠道。
一位了解談判情況的人士22日告訴美聯社,該交易正在討論中,可能很快就會敲定。
輝瑞公司研發的疫苗是第一個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的疫苗,首批疫苗已于上周送達美國各州。現在,來自Moderna的疫苗也加入了這一行列,它是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研發的。
美國一項法律規定,政府可以在國家緊急情況下領導私營公司生產關鍵產品。該法案被稱為《國防生產法》,預計將被用來幫助輝瑞公司獲得疫苗所需的一些原材料。輝瑞公司已經簽訂了一項合同,將向政府提供1億劑疫苗。
Moderna疫苗來自于美國政府實施的“曲速行動”計劃,是美國自己研發的成果。這種公私合作的目的是,一旦Moderna疫苗獲得FDA批準,就可以準備好數百萬劑疫苗,并提供運送。但是與輝瑞的另一項協議將更加接近達成向所有美國人提供疫苗接種的目標。
到本月底,“曲速行動”計劃有望提供約4000萬劑疫苗,其中約有2000萬劑將用于首次疫苗接種,并將持續到明年一月的第一周。輝瑞和Moderna疫苗都需要注射兩次才能完全有效。
【日本國產蔬菜價格跌至11年來最低】
日本的蔬菜價格出現暴跌。日本農林水產省22日發布的食品價格動向調查(日本全國平均,12月14-16日)顯示,白菜等納入調查的全部8個品類的零售價格比往年低3-46%。
東京市場12月中旬的批發價比往年(過去5年平均價)低2成,創出11年來最低點。受暖冬影響,以蔬菜為中心生長加快,另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反彈,餐飲和住宿設施等的需求蒸發。溫暖的天氣持續,家庭的火鍋需求減弱。受價格下跌影響,12月日本還時隔13年啟動了“緊急供求調整措施”。
日本農畜產業振興機構發布的東京都內4個批發市場(豐洲、大田、淀橋、豐島)的日本國產蔬菜整體平均價格12月中旬為每公斤197日元(約合人民幣12.4元),比往年低20%。同比上年也下降18%。按12月中旬來看創出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蔬菜的降價較為突出。從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的每周行情來看,12月第2周(11-17日)白菜批發價為15公斤346日元(約合人民幣23.0元),比上年同期降低3成,蘿卜為10公斤432日元(約合人民幣27.3元),下降4成。生菜也下降5成。
【索尼將對所有AI產品進行倫理審查】
索尼最早在2021年春季對所有使用人工智能(AI)的產品進行倫理方面的安全性審查, 被判定為不合規的產品將進行整改或停止開發。
AI可以提高便利性,但由于作業時的判斷標準不透明,可能會在無意中引起歧視等問題。2019年美國蘋果新推出的評估信用卡額度的算法被指出存在更加優待男性的問題,受此事影響,美國金融部門對發卡方高盛集團進行了調查。谷歌在2018年被曝出其AI技術可能被用于軍用無人機,發生了數千名員工向高管提交抗議連署的事件。
埃森哲的AI中心主任保科學世認為,如果AI進行了錯誤判斷,“有可能威脅到業務的可持續性”。
索尼將把AI倫理指南加入以電子產品為對象的公司內部品質管理步驟中。
事業部從產品策劃到售后的各個階段,按照“隱私保護”等項目進行審查,如存在問題就進行整改。同時,還由首席執行官(CEO)指定AI倫理委員會的委員長,對指南的遵守情況進行仔細審查。即便是正在開發當中的產品,只要委員會做出判斷,就可以建議中止。已經售出的產品,如發現有重大問題,也可能成為召回對象。
日本九州大學準教授成原慧指出,“學習的數據存在偏差時,AI很容易做出錯誤判斷”。另一方面,在現實中很難完整收集到公平的數據,進行倫理安全驗證的重要性越來越高。
(本文編譯自衛報、美聯社、日本經濟新聞)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周雨晴 整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