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十余年的市場培育及搏殺,全球面板產業“兩超多強”局面已成定局。兩大面板巨頭加快并購步伐,產業整合進一步加速。
千億規模商顯市場 面板龍頭企業重點布局之地
伴隨面板市場格局的企穩,商用顯示作為重要的應用場景,已成面板企業布局搶奪的重要領域。
商顯市場逐步呈現出場景化、平臺化、數據化及專業化特征,目前整體市場仍較分散,但細分市場如交互白板、拼接屏及廣告機等增速較快。
據DISCIEN、HIS、貝恩咨詢預測,未來5年,交互白板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8%,市場份額由過去臺灣、韓國“壟斷”向中國廠商過渡。
咨詢機構IDC報告顯示,在拼接屏市場,2020年全球出貨量約為127.4萬臺,同比增長14.1%。第三方咨詢機構預計未來5年拼接屏全球出貨量復合增速為8%,目前韓國企業占據市場主導,未來TCL科技、京東方兩大國內面板巨頭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奧維云網預測,到2024年,中國商顯市場規模將達到1,106億元,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11.80%,會議IWB、小間距LED、平板拼接、激光投影、電子黑板等領域值得關注。長期看好教育大屏市場,預計2021年教育大屏的需求量為86萬臺,同比增長2%。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曾表示,TCL華星的總體發展思路是穩定電視、手機等面板產品利基,做強核心;在交互白板、拼接屏、電子標牌、車載顯示等細分市場實現領先,平衡結構;同時重點發展顯示器、筆電、平板等IT業務,提升獲利能力。
持續聚焦交互白板與拼接屏商用市場
TCL華星2016年開始在商用顯示領域布局,依靠自主研發技術,大屏觸控、顯示器、拼接產品、廣告機、新零售顯示等領域進行深耕。
充分發揮高世代線在超大尺寸、高規格產品的生產效率優勢,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利用自身在大屏顯示上的優勢,TCL華星在商用顯示市場聚焦大屏觸控,其交互式白板的市場占有率提速明顯。
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TCL華星86吋交互白板面板出貨量已進入全球前二。2020年10月交互白板出貨量已成為全球第一,且已成功導入鴻合科技(002955,股吧)、視源股份(002841,股吧)等一線品牌客戶。
在商顯大屏觸控方面,TCL華星的零貼合技術處于業界領先地位,助力產品呈現出更優畫質及更好觸控感。TCL華星的交互白板應用主要集中在教育領域,據DISCIEN數據顯示,2020年1季度中國智慧黑板市場占有率達到95%,其中全貼合產品占比達到67%。
DISCIEN資深分析師莊倩倩指出,MiniLED顯示屬于商用大屏的終極進階,預計未來三年MiniLED顯示的商用市場銷額預計可達200億,市場空間巨大。
在拼接屏市場,TCL華星已與海康威視(002415,股吧)、大華股份(002236,股吧)等達成戰略合作。
2020年10月,TCL華星推出142吋AM Mini-LED COG超大拼接屏產品,為全球首款基于IGZO玻璃基板的主動式MiniLED顯示產品。該產品以11吋單體為最小拼接單元,可實現大屏的模塊化無限拼接,便于組裝、拆卸,適用于如辦公室會議機、指揮中心、影院等多樣化的商業顯示場景。
積極培育娛樂電競市場 32吋曲面電競出貨量全球第三
伴隨電子競技參與度的不斷提高,電子游戲用戶群體進一步擴大。新場景、新技術也得以逐漸滲透,MNT娛樂電競屏市場進入穩定增長期,滲透率有望突破20%,且呈現大屏化趨勢,27吋+滲透率將持續提升到50%以上。
群智咨詢預測,2020年中國電競顯示器整機出貨規模為369萬臺,同比增長45%,增幅較2019年放緩,預計2021年出貨規模可達到480萬臺,同比增長31%。
通過現有產能的充分利用,TCL華星已實現在32吋曲面電競出貨量達全球第三。11月推出的全球首款 34吋R1000 165Hz 超寬電競屏,采用 R1000 超曲率設計,極大提高了用戶的沉浸感與現場感體驗。據了解目前該產品已出貨給三星。
布局新零售與公共顯示
除了在商顯市場重點聚焦交互白板與拼接屏外,TCL華星積極布局新零售與公共顯示領域,陸續推出數字標牌及條形屏、電子紙,細分領域則與下游應用廠商強化協作、培育市場。
TCL華星的電子紙采用反射式顯示模式,無藍光,不閃爍,舒適護眼,可進行無線傳輸,實時傳遞信息。
目前該產品已成功應用于上海、福州、紐約、波士頓、哥本哈根、韓國羅州市等城市的公交站牌,亦成功應用于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博物館、臺北國立音樂廳、韓國首爾歷史博物館。
據奧維云網預測,如2021-2025年新增地鐵3.8萬輛,每輛6節編組,每節4塊屏,即每輛平均約2.4萬塊屏配置,2021-2025年新建車載數字標牌數量將達到90萬。
在新基建、商業數字化升級等多因素驅動下,商顯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下游應用場景進一步深化,行業生態化趨勢明顯,在面板產業鏈及技術升級均有布局的TCL華星,有望迎來新一輪業績增長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