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就業機會大幅縮減,公考競爭壓力再創新高,面對國考61:1的競爭壓力,很多小伙伴都擔心自己淪為“陪跑”又選擇參加了省考、市考,作為一線城市,剛剛結束的北京、上海、深圳的市考也備受關注,面對大規模的高校畢業生,一線城市的招錄比例也一直在全國領先。
高校畢業生京考受歡迎
2021年北京公務員考試,共有1783個職位,招錄3553人,過審人數已達到近5萬人,同比上年,過審人數增長8.51%。招錄比預計達到14比1,最熱門職位是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行政執法崗,招錄比例達到369:1。
2019年處于下滑階段的全國就業形勢,在2020年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全國的消費還未恢復到之前的水平,很多互聯網公司關門大吉,眾多實體企業因沒有市場而頻繁倒閉,整體的就業率下滑明顯。
而根據教育部公開的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來看,2020屆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再創近10年畢業生人數新高值,在復雜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國家要求各地區采取措施促進畢業生就業,北京地區以事業單位主要招聘高校畢業生為主。
在京考的招錄中明確要求僅限2020年應屆畢業生可以報考的職位有899個,占總職位數的44.13%,招錄人數為1498人,占總人數的41.38%;不限制基層工作經歷的職位有741個,招錄1576人,這些職位應屆生均可報考,占總職位數的80.51%,招錄人數總總人數的84.92%,成為京考考生里最受歡迎的人群。
如果能考上一線城市的公務員,意味著能夠擁有戶口了,能享受一線城市豐富的社會資源、買房、婚姻、教育、就業、醫療、養老和其他待遇等,社會保障體系還是要比其他地區更完善,這也是應屆畢業生選擇成為公考人的重要原因。
上考人不放棄當地優勢
2021年上海公務員考試,相比北京的激勵競爭有過之而無不及,吸引了近6萬人赴考,僅為了1468個招考職位計劃錄用的2896人,平均招錄競爭比為21:1,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上海市公務員局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錄各級機關及單位考試錄用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和其他相當職級層次公務員,共計招錄1458個職位、2896人。就今年總體全人數而言減少907人,比上年度減少32.8%。招錄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驗的崗位變化較大。2019年招錄人數3123人,2020年招錄人數3803人。
和北京不一樣的是參與上海和深圳公考的人群,雖然有不少非當地戶口的人群,但大多是還是當地人,因當地經濟發展快,發展機會多,考公務員是不放棄當地優勢,又能嘗試更多機會的選擇,在待遇并不豐厚的前提下,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也是公考人選擇的重要原因。
港澳人士首次參與深考
深圳公務員考試在歷屆的公考中,慘烈競爭指數都是數一數二的,從最終發布的報名人數來看,各級機關計劃招錄公務員1069名,133724人報名,平均競爭比132.5:1,招錄比遠遠超過廣東省考、北京市考、上海市考,今年港澳人士還首次參與深圳公務員考試,分析認為,這意味著深圳作為先行示范區已由政策開放走向制度開放,將有利于香港人力資源要素融入大灣區,深港兩地共同繁榮發展。
定向港澳人士開放的5個職位選拔,崗位內容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相契合,這5個工作崗位共吸引了446名港澳籍人士報名。其中,單是離香港較近的福田區福保街道辦的一崗位,就吸引了244人報考,非常熱門。
深圳公務員福利待遇水平比其他地區要高很多,工資由7000元至1.5萬元(約8250港元至17680港元)不等,還有2400元至4600元住房補貼(約2828港元至5422港元)另有數千元的車費補貼,無論是港澳人士、還是深圳市民,對應屆畢業生來說,這個薪資還是很有市場競爭力的。相比國考,深圳市考在應屆畢業生上的限制相對寬松,且本科學歷以上不限戶籍,開放的招錄政策也是深考備受矚目的原因。
和其他的工作相比,公考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定,行政編制是優勢也是限制,不僅僅是一份工作,還關系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的人生規劃,大多數職位都有最低服務年限,且到達年限后能否調離,能否調離到希望的地區都是問題,所以大家在選擇崗位、城市的時候,還要結合自身情況,綜合考慮,緊密關注考情,做到有的放矢。
華圖在線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依托優質師資、良好的直播、錄播和雙師平臺體驗,通過高品質的在線課程和精品圖書,通過大數據和智能算法,為廣大考生精心打造高品質的在線學習平臺,堅持以好老師、好課程、好服務為標準不斷優化,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學員滿意度,獲得眾多學員的廣泛好評,一線城市學院選擇公考備考信賴平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