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末播出的央視《對話》欄目中,中興通訊(000063,股吧)董事長李自學先生作為受邀嘉賓,與主持人陳偉鴻一起暢談新時期上市公司發展之道。
圖為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參加央視《對話》欄目
作為節目嘉賓,李自學和其掌舵的中興通訊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根據中興通訊披露的2020年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1.29億元,同比增長15.39%;扣非后的凈利潤為14.46億元,同比增長103.59%;而第三季度的扣非后凈利潤為5.44億,增長的幅度是 454.66%。事實上,在動蕩的2020年,不論是作為上市公司還是通信行業領頭羊,中興通訊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但相比結果,更重要的問題是面對困難重重的2020,企業實現逆勢增長到底該怎么做?因此中興通訊的2020年更具有借鑒和參考價值。
找準定位 中興通訊甘當數字經濟“筑路者”
對于企業而言,發展的首要前提是找準定位,定位準確,目標也就明確,經營才能有的放矢。在《對話》節目中,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表示,面對高質量發展催生的海量電子信息的需求,中興通訊定位成數字經濟的筑路者,準備修一條電子信息高速公路,讓更多的車不僅能“上路”,還能跑得快。作為國內領先的通信設備商,2020年中興通訊緊抓數字經濟筑路者定位,在5G網絡建設和5G商用兩大層面持續發力深耕,不僅實現了自身的跨越式發展,更為抗擊疫情和經濟轉型注入了不可忽視的能量。
在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之時,中興通訊憑借著5G網絡建設方面的優勢迅速反應,全力配合運營商堅守抗疫一線保障通信服務,在全國26個省82個城市為210多家醫院進行4/5G網絡建設,更是在一天內完成武漢近20家方艙醫院的5G遠程醫療聯合會診系統建設,并向全球多個國家、組織及當地醫院等捐贈口罩、呼吸機等物資,聯合海外多家運營商進行中外醫院聯合會診、保障中小企業遠程辦公,開啟了一場全球聯動,科技抗疫的行動。
在疫情高峰過后,中興通訊抓住了疫情倒逼經濟數字化進程加速的機遇,開疆拓土,以“極致網絡”、“精準云網”和“賦能平臺”,為眾多行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賦能。目前,中興通訊聯合廣州移動、中國電信、福州地鐵、南方電網、寶武馬鋼等頭部客戶與行業重量級伙伴開展5G合作,在交通、電力、礦山、商業綜合體等多個傳統領域實現5G創新應用。截至2020年9月底,中興通訊已在全球獲得55個5G商用合同,與全球90多家運營商展開5G合作,覆蓋500多個行業合作伙伴。
同時中興通訊向下扎根,不斷創新,在關鍵技術、基礎科學等方面持續探索并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研發投入方面,截至今年三季度,中興通訊的研發投入高達107.9億元,同比增長15.3%,占營收比例的14.6%。其中僅第三季度研發資金就投入40多億元。專利方面,目前中興通訊5G戰略全球專利布局超過6500件,位列5G全球戰略布局第一陣營,芯片專利申請 4100+件。說到底,中興通訊能夠在業務層面多點開花,又在技術層面結出豐碩果實,都離不開其堅守的定位,在修好數字經濟高速路這件事上,中興通訊無疑是一名“優秀員工”。
為客戶降成本增收益 中興通訊以過硬產品贏得市場
有了精準定位只是開始,企業若想贏得市場實現發展,核心是要有客戶認可并且他人難以模仿的過硬產品。中興通訊在5G領域的成就,不僅源自于其自身雄厚的技術積累,更因為中興的產品和服務可以給客戶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例如中興通訊與鞍鋼合作,共同研發出基于5G機器視覺技術的表面質量檢測系統,將檢測準確率從85%大幅提升至97%。同時由于工人只需遠程遙控,勞動負荷和危險性也降到了最低。更重要的是,每套系統每年可以為鞍鋼創造超過600萬元的效益。而鞍鋼是一個縮影,在交通領域,中興通訊聯合廣州移動發布“全球首個5G智慧大交通示范城市”;電力領域,攜手南方電網在廣州實現業界首個5G R16高精度授時端到端配電網業務;教育領域,攜手中國移動、新東方集團(600811,股吧)探索5G智慧教育并成功實施“5G鄉村教育第一課”,開啟教育公益新時代;針對銀行OLTP業務的分布式數據庫GoldenDB為業務帶來傳統單機數據庫無法提供的計算及擴展能力,提供高可用、高可靠、資源調度靈活的數據庫服務,支持金融行業已有業務升級及創新業務快速部署的需求,成為國內首個在大型銀行核心業務系統正式商用的國產金融級交易型分布式數據庫,并助力國內首家“分布式數據庫聯合實驗室”正式商用。目前中興通訊與超過500家合作伙伴共同探索了80多類5G創新應用場景,深入推動5G新基建提速發展。
此外,針對云網融合的大趨勢,今年9月份中興通訊發布了面向行業的5G精準云網方案,通過分布式精準云實現“云隨需生”;通過確定性精準網實現“網隨云動”,輔以極簡維護、全局協同、端到端安全,形成整套的精準云網解決方案,為眾多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領先的解決方案,助力行業用戶以低成本探索創新應用,同時也進一步提升自身在ToB業務端,也就是政企業務端的競爭力。
以數字賦能傳統行業向智能化轉型,為企業和行業帶來價值提升,中興通訊以客戶為本,憑借創新技術用差異化產品和服務贏得了市場認可,正如董事長李自學所言,賦能傳統行業就是要讓其掙錢,省錢和省心。
勇于以自身實踐 中興通訊以5G制造5G探索轉型之路
經濟在不斷發展,市場也在時刻變化,因此優秀的企業往往都敢于不斷嘗試和探索,在各種變化和不確定中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向。中興通訊在為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賦能的同時,也將技術和產品應用于自身,以實踐帶動發展。在年初疫情爆發時,中興通訊在助力全國各地抗疫的同時也做出了針對自身經營的調整,并于2月3號實現云復工,約3萬研發人員在云端進行研發協同,研發效率保持日常水平的95%。今年10月份,公司三千名研發人員整建制進行了為期兩周的遠程協同,一萬多名研發人員進行為期三天的遠程研發協同演練,研發效率達到98%,基本不受影響,中興通訊已最大程度降低了疫情對自身經營造成的沖擊。
而秉承著以5G制造5G的理念,中興通訊將也5G技術運用到自身的生產中。位于南京濱江的中興通訊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依托領先的5G產品和ICT能力建成了“5G+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聚焦5G生產,以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先進制造工藝為基礎,通過數字孿生、智能倉庫、云化AGV和機器視覺實現生產工廠逐步的無人化。
“拿自身試驗”的結果就是:裝配質量漏檢率降低80%,關鍵工序不良率降低37%,操作人員減少27%,周轉效率提升20%。該項目作為2020發改委新基建5G創新提升示范工程,榮獲ICT中國2020優秀案例,目前已經形成超過10個解決方案和100多個價值場景。這也說明勇于探索和實踐能夠給企業帶來新的生機和獲利,中興通訊給那些謹小慎微,裹足不前的企業上了生動的一課。
珍視人才共享發展成果 中興通訊以股權激勵激發人才活力
企業終歸由人組成,人才的質量決定企業內生動力,因此如何培養人才,留住人才,是企業經營的一大必修課。對于知人善任的中興通訊而言,對人才的儲備和培養一向高度重視。今年10月,中興通訊公布實施2020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公司擬授予總量不超過16,347.2萬份的A股股票期權,約占公司總股本的3.5%。其中首次授予的激勵對象總人數共6,123人,約占公司員工總數的8.8%。建立與公司業績和長期戰略緊密掛鉤的長期激勵機制,增強管理團隊和業務骨干對實現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使命感,為中興通訊的業績長期持續發展奠定人力資源競爭優勢。
如今再回過頭看,中興通訊之所以能夠在2020年披荊斬棘逆勢生長,是因為具備了一切必要條件,也正因為如此,二級市場上中興通訊也頻頻獲得機構認可。在近兩個月關于中興通訊的研報中,評級結果都是買入或增持。例如中泰證券發布的研報稱,公司強化戰略聚焦和高效管理,深入推進上游自主覆蓋率,競爭力與盈利水平有望不斷提升;面對ICT融合的長期趨勢,公司積極靈活開拓政企業務、主動協同行業客戶探索,有望在5G后應用階段充分打開垂直行業市場的廣闊空間,給予公司“買入”投資評級。
太平洋(601099,股吧)也發布研報稱,全球開啟5G建設周期,中興有望充分受益。預計未來五年全球運營商資本開支超1萬億美元,其中主要用于5G建設。相比于4G時期,當國產4G設備進入全球市場時,全球4G建設已經進入成熟期,而我國引領全球5G,可達的市場更大。愛立信、諾基亞、思科等海外設備商份額下滑,中興技術優勢明顯,國內份額穩中有升,給予“買入”評級。
中國經濟轉型才剛剛開始,將自己看作數字經濟“筑路者”的中興通訊,如今正在5G建設的浪潮中不斷向上攀登,未來有理由更有實力邁向發展的更高峰,而中興通訊交出的成績單,更值得廣大企業在回望2020年時感悟和借鑒。
作者:孫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