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信息協會主辦的“產教融合推進5G+時代高技能人才培養研討會”召開。中興通訊作為協辦單位全程參與,并就數字化人才培養提出系列舉措。
自2019年國家正式頒發5G牌照之后,2020年我國政府為以5G為首的國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按下了加速鍵,而新基建和數字化背后的人才供給問題也成為了未來競爭的關鍵要素。
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朱永濤參加研討會,并發表題為《領航產業新基建,澎湃教育新動能》的主題演講。朱永濤指出:“5G的數字經濟時代是一個以to B市場為主的時代,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應用,對于云網服務的能力要求都千差萬別,因此加強產業合作和生態共贏是數字經濟的時代特征,產業合作和科技的發展必然會帶來數字化人才的巨大需求。”
據《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測,2020 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預計 750 萬人,2025 年人才缺口預計將達到 950 萬人。
未來的數字化人才需要培養哪些能力?”我們認為未來數字化人才培養需要著重關注數字化發展潛力、數字化運營能力、數字化領導力的培養。”中興通訊政企商業市場總經理王少勇在圓桌論壇環節稱。
面對未來的5G+數字化應用人才培養,中興通訊提出“數字化工匠”工程,面向社會搭建5G+人才培養體系,建設5G+人才培養基地,構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賦能中心。通過5G+云XR教學、5G+4K智慧課堂、5G+4K全息課堂、5G/物聯網仿真教學等創新形勢,面向職業院校形成數字化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通過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打通就業通道,形成學習-認證-就業的發展跑道。
“我們希望進一步搭建面向未來5G+數字化人才培養的架構,通過數智化、協同化、泛在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培養未來數字化人才。”中興通訊副總裁、中興通訊學院院長胡雪梅總結稱。
參加本次研討會的還有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專家委員會、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清華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濟南職業學院、阿里云等眾多政府單位、院校、企業代表。參會代表對產教融合從政策到執行落地進行了充分論證,為推進人力人才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完成5G+時代高技能人才培養奠定了廣泛合作基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