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北京、沈陽等地出現數例本土病例,更讓人擔憂的是,上海剛剛通報發現1例病例與近期英國報道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好消息是,近日國產疫苗迎的研發接種來了重大進展。
上海發現1例病例與近期英國報道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
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道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
該病例為中國籍,在英國留學,12月13日自英國出發,12月14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后即被集中隔離。12月16日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目前,該病例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隔離治療,病情平穩。
該病例同航班所有旅客均按要求落實14天隔離觀察措施,隔離期間未報告異常。
中疾控:英國報道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不必恐慌
針對上述病例,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在接受央視采訪時回答了公眾關注的幾個問題:
1.上海發現的變異株在人群中的傳播力增強了嗎?
上海發現的變異株基因檢測結果表明變異株對細胞感染力增強,但在人間傳播力與人類社會活動、冬季的氣候和人群的自我防護措施緊密相關。
2.該變異株致病毒力和嚴重性增強了么?
目前新冠病毒變異株與既往變異株的致病性、嚴重性或者病死率未見差異,致病性尚無明顯變化,不必恐慌。
3.我國新冠疫苗是否對變異株有保護作用嗎??
目前尚未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株對我國上市的滅活新冠疫苗的免疫效力產生影響。
4.我國新冠疫苗核酸檢測試劑能否檢出變異株??
目前我國主流核酸診斷試劑是針對的新冠病毒雙靶標基因,N基因和ORF1ab基因,蛋白基因變異不影響核酸試劑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上海變異株就是我國本土核酸試劑檢測出來的。
5.我國現有防控新冠病毒傳播的措施是否有效?
我國4月份阻斷了本土新冠病毒的傳播,之后通過境外輸入的病例或污染的冷鏈物品導致的10多起新冠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都采取了有效的阻斷傳播措施。定期篩查高風險人群、早診斷、早治療、早期隔離感染者和密接者,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是我國行之有效的阻斷新冠病毒傳播的有效措施。
6.針對新冠病毒變異株的出現,應該進一步采取什么措施。
百姓不必恐慌,一定要嚴格落實我國現有防控措施,需要加強個人防護意識,特別是加強針對有輸入病例的醫院或定點隔離酒店的醫護和從業人員的防護。
鐘南山:沒有證據證明變異會引起病毒對疫苗的抵抗
近日,據央視報道,鐘南山談新冠病毒變異:“新的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是肯定的,但目前沒有證據證明變異會引起病毒對疫苗的抵抗”。
北京新增5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今天(1月1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疫情防控第198場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2020年12月31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5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相關情況通報如下:
病例1:某女,18歲,現住順義區,為北京文化(000802,股吧)藝術職業學校學生。2020年12月28日作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2月29日采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12月30日報告檢測結果為陽性,當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12月31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2:某男,36歲,現住順義區李橋鎮沿河村,為順義區金馬工業園某公司員工。2020年12月27日作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并采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12月30日采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12月31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3:某女,28歲,現住順義區南彩鎮彩苑小區,為朝陽區馬泉營某商場員工。2020年12月28日參加順義區社區咽拭子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12月30日再次采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12月31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4:某男,35歲,現住懷柔區北房鎮幸福東園,為順義區金馬工業園某公司員工。2020年12月26日作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并采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12月30日采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12月31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地壇醫院;颊咦允鲇醒什坎贿m。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5:某女,51歲,現住順義區南彩鎮彩苑小區,與病例3為婆媳關系。2020年12月30日參加順義區社區咽拭子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12月31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目前,已對上述確診病例的41名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按要求落實管控措施。
北京順義區南彩鎮南彩村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龐星火通報,自2021年1月1日起,將順義區南彩鎮南彩村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中風險地區6個,為朝陽區漢庭酒店大山子店(包括底商)、順義區南法信鎮西杜蘭村、順義區高麗營鎮張喜莊村、順義區南法信鎮東海洪村、順義區高麗營鎮東馬各莊村、順義區南彩鎮南彩村,其它地區均為低風險地區。
北京:在順義居民非必要不出順義,在順義過年
發布會上,北京市順義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支現偉呼吁廣大在順義居民非必要不出順義,在順義過年,順義區將全力以赴做好保障工作。
此外,順義區停辦線下聚集性商業活動,禁止集體性聚餐、年會等活動,暫停開放影劇院、游泳館等人員聚集場所,防止人員扎堆聚集。
北京市順義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支現偉介紹,截至今日15時,順義已完成10.90萬人的核酸采樣,已出結果10.17萬人,全部為陰性。
沈陽新增2例,第六人民醫院昨起封院
據沈陽市衛健委官網,沈陽昨日新增2例新冠確診病例,并將5個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另外,據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該院于昨日起全面停診。
圖源: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
昨日,沈陽發布17號令:從昨日起,在市內9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鐵西區、皇姑區、于洪區要在3日內檢測完畢,和平區、沈河區、大東區、渾南區、沈北新區、蘇家屯區要在5日內檢測完畢。
自12月23日沈陽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以來,沈陽已確診18例新冠肺炎病例。
全球對抗新冠進入新階段
國產疫苗正式上市免費開打
國內疫情防控不能失效,而國內疫苗近日則有好消息。
2020年12月31日10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冠病毒疫苗附條件上市及相關工作情況,國家藥監局于2020年12月30日依法附條件批準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注冊申請,也就是附條件上市。
這是中國第一個獲批上市的新冠疫苗。
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我國疫苗研發同步推進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5條技術路線,“目前為止,我國5條技術路線14個疫苗已經進入臨床試驗,其中3條技術路線5個疫苗進入III期臨床試驗!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總裁吳永林在發布會上介紹,其疫苗在阿聯酋和巴林等多個國家進行了大規模的Ⅲ期臨床試驗,接種人數已經超過了6萬人,接種人群樣本量涵蓋了125個國籍,完成了階段性保護率數據的評價,目前得到的結果好于臨床研究預定的目標,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標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上市標準和我國批準的附條件上市工作方案的要求,可以在大范圍人群中形成有效保護。
阿聯酋和巴林的衛生監管部門分別在2020年12月9日和13日批準該新冠疫苗正式注冊上市,臨床試驗數據審核結果顯示,疫苗有效性達到86%,中和抗體血清轉化率99%,預防中度和重度疾病的有效性100%。
“由于各國在病例診斷標準、流程等方面存在差異。阿聯酋審批的86%保護效力和提交給中國藥監審批機構的79.34%保護效力數據都是真實有效的!眳怯懒盅a充道。
對于新冠疫苗的定價,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工作組組長鄭忠偉表示,“我們在定價的時候,一直堅持企業主體!钡髽I有兩個原則必須遵循:一是公共產品的屬性,二是只能以成本作為定價的依據。“隨著工作的推開,成本會得到大幅度下降。”
曾益新補充,“疫苗的基本屬性還是屬于公共產品,價格可能會根據使用規模的大小有所變化。但是一個大前提是,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這是一個大前提。”
建立防護需要60%-70%接種率
新冠大流行之下,全球共同抗擊疫情,也共同依賴著疫苗。從尋找藥物到疫苗“競速”,各國政府和機構組織、企業在持續不斷加碼。
據《Nuture》統計,2020年4月全球有115種新冠在研疫苗,而到了9月初,這個數字增至321種候選疫苗,其中33種候選疫苗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并計劃從34個不同國家的至少470個地點招募逾28萬人。
在疫苗的開發上,中外從臨床、監管、上市都在不斷加速。輝瑞/BioNTech、Moderna、阿斯利康/牛津手中的新冠候選疫苗先后在歐美多國獲批緊急使用授權,2003年SARS疫情后遺憾中斷的許多抗病毒藥物和相關疫苗的研發,在這一次疫情中補上了“下半場”。
當前的COVID-19疫苗研發管線涉及大量不同的技術平臺,傳統方法和新方法都有,采用了種類繁多的技術路線——從使用化學滅活新冠病毒的老式接種,到以前從未有過許可疫苗的新技術mRNA。???
輝瑞和Moderna的mRNA疫苗報告其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性都高達90%以上,但疫苗對重癥的預防效果如何,尤其是對老年人的預防效果如何,保護效果能持續多久,疫苗是否能阻止病毒的人際傳播都還有待觀察。
事實上,此前國內已經對一些重點高危人群啟動了接種。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表示,我國從2020年6月開始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12月15日起開展重點人群大規模接種,為接種工作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根據疫苗的供應保障能力提升情況,逐步擴大高危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第三步再擴大到全人群接種,“應接盡接”,逐步在全人群構筑起免疫屏障。
曾益新表示,“一般認為,大概要做到60%甚至70%的接種率,才能建立對全民的保護。”
從安全性來看,從此前450萬劑次的接種來看,發生了一定比例的不良反應,“輕度發熱的病例大概不到0.1%,過敏反應等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二!
要知道疫苗的最終效率如何,就必須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Nuture》指出,雖然包括美國、英國、歐盟成員國和日本在內的發達國家已經預先購買了數十億劑的各種疫苗,為中低收入國家采購疫苗的項目也得到了許多發達國家的支持,最終能否成功還是未知數。在疫苗的生產和交付方面也存在一定著的障礙;例如,輝瑞公司的疫苗需要在-70℃的溫度下保存,這將給部分缺乏冷藏冷鏈設施的地區帶來問題。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