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聯儲調整了貨幣政策目標,將完全就業做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但是在美國達成完全就業之前,零利率+超級QE有可能先期推高通貨膨脹,因此美聯儲將核心通脹率目標由2%提高到了2.3%左右。
隨著國際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快速反彈、大漲與暴漲,全球性的通脹將會明顯走高,近兩個月來全球性通脹有明顯抬頭的趨勢。而美聯儲官員在2021年開年就連續放出口風,準備再次放寬了通脹目標,這顯然會進一步刺激全球性的通脹。
周一,美聯儲梅斯特表示:如果通脹率升至2.5%,可能也不會感到不安。而美聯儲埃文斯近兩日以來則聲稱:讓通脹率保持在2.5%左右對美聯儲的目標很重要;如果看到通脹逼近3%,我們將討論調整立場。如果通脹達到3%,情況也不會太糟糕。
美聯儲梅斯特與埃文斯近兩日來的講話,無疑是在鼓勵國際市場的通脹趨勢,目前通貨膨脹對發達國家的經濟會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對多數發展中國家而言卻是一個嚴重的威脅,美聯儲官員們在通脹問題上的表述,無疑將引導發展中國家輸入型通脹的加速抬頭,這顯然是華爾街需要的。
國際貨幣的爛溢+美元的持續性貶值+美聯儲通脹目標的放寬,事實上就是將發達經濟體貨幣超發的禍水轉嫁給全球,這不僅會令全球的通貨膨脹加速,還會全面刺激全球各類資產價格的走高,華爾街欲借此機會高位套現,以收割全球財富。
而通貨膨脹加速的特征也在我國市場中逐漸表現出來,從中國市場來看,大宗商品期貨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漲速明顯加快,漲幅顯著擴大,玉米、大豆、淀粉、黃金、鐵礦石、熱卷、煤炭、玻璃、苯乙烯等先后創出歷史新高,而糧油、貴金屬、有色金屬等也都有了明顯的漲幅,當前能源與化工品價格也逐漸加入到上漲行列,很明顯這是通貨膨脹在加速的重要特征之一。
同期,人民幣匯率也在大幅升值,離岸人民幣匯率自2020年5月的最低點7.1964開始升值,至今年開年,最高時已升值到6.4068,升值幅度高達近11%。
大宗商品價格加速上漲,尤其是華爾街有國際定價權且中國需求較大的國際大宗商品漲幅驚人,這顯然對我國的實體經濟發展非常不利,我國一些企業的成本控制將會越來越困難。同時人民幣匯率持續性的大幅升值又威脅了我國的出口企業,不僅給企業帶來利潤上的壓力,還將考驗出口型企業的匯率風險把控能力,這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將是嚴重的干擾。
關鍵問題是,美歐日的超規模QE,向全球釋放了巨量貨幣,超低利率與超量貨幣供給必然阻塞其他經濟體貨幣的國際化,同時還稀釋了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而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國,外匯儲備又以美元、歐元與日元為主,人民幣又在積極國際化,很顯然美歐日對人民幣采用了聯合貨幣攻略。
縱觀主要國際貨幣的動作、大宗商品的快速上漲與人民幣的快速升值等種種跡象,都說明國際貨幣在劍指中國,試圖向中國轉嫁債務危機。
因美歐日等國際貨幣的圍堵,人民幣國際化腳步受阻,且憂慮堰塞湖效應,因此人民幣無法巨額增發與國際貨幣對沖,導致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令國際投機資本進一步押注人民幣升值,這與日本的“廣場協定”有頗多相似之處,因此我國后期應警惕內部通貨膨脹的快速走高以及資產泡沫化問題,否則資產高溢價與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將會給外資未來撤資創造絕佳條件,而在高人民幣與低美元的匯率結構中,我國的外匯將被外資巨額套取,這于國于民都將是重大損失。
事實上全球正處于國際貨幣有史以來最瘋狂的攻略之中,貨幣戰與金融戰已經是不爭的事實,2021年將是全球金融攻防戰最激烈的年份,發達經濟體的攻與發展經濟體的防將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突出矛盾,這會令今年的國際金融市場更為動蕩。(本文系馨月(博客,微博)說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作者及來源于微信公眾號人弗財經)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人弗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