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多地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個別地區突發聚集性疫情,步入新的一年,疫情防控仍然不容放松。
河北省衛健委官網1月6日通報,5日0~24時,河北省新增20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石家莊市報告19例(5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邢臺市報告1例。新增43例本地無癥狀感染者,其中石家莊市報告41例,邢臺市報告2例。
在5日宣布進入戰時狀態后,6日起,河北多條高速交通管制,石家莊客運總站及機場班車停運。石家莊市藁城區全域調整為高風險地區,全市范圍內啟動核酸全員檢測。6日晚間,石家莊市衛健委副主任張東生在疫情防控發布會上表示,河北省衛健委緊急從外地抽調1000名醫務人員,當日下午已經到位,7日還將支援2000名醫務人員。
包括河北在內,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9例,本土病例23例。
值得注意的是,農村疫情防控存在短板,診所、鄉鎮衛生院缺乏核酸檢測能力。而個別出現的超長潛伏期病例,也給疫情防控增加了難度,為此,我國正研究提高檢出率措施。同時,近日多地均通過境外輸入性病例發現了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但好在現在已經開始使用的疫苗依然有效,目前中國新冠滅活疫苗正啟動重點人群的使用。
河北防控形勢升級
僅僅四天,河北省的防疫形勢已陡然升級。
河北省在5日新增20例本地確診病例和43例本地無癥狀感染者后,截至當日24時,現有本地確診病例39例,本地無癥狀感染者78例。從1月2日首次通報石家莊市藁城區一確診病例算起,四天之內,河北已新增117例感染者。
石家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蘆飛在5日舉行的發布會上介紹,此次疫情有著發病多、呈現家庭聚集性等特點,短時間內大量病例出現,給疾控部門的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5日,中國疾控中心的專家組和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已經到了石家莊和邢臺。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表示,當前,河北疫情仍處于發展階段,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要堅決采取果斷措施控制疫情擴散蔓延。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局部聚集性應對處置工作要求,河北5日已進入戰時狀態。當晚,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全部暫停線下教育教學工作。
6日,石家莊市藁城區全域被調整為高風險地區,邢臺市南宮市天地名城小區、南宮市天一和院小區、南宮市鳳崗街道辦事處為中風險地區。同日起,石家莊在全市啟動全員核酸檢測,確保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迅速切斷疫情傳播途徑。
石家莊市下轄各級單位也拉響了防疫“警報”。記者獲悉,距藁城區近百里的一些縣級村莊,已禁止高風險地區人員流入,村內為數不多的便利店已經關停,全體村民正在等待做核酸檢測。目前,石家莊市對所有社區、農村實行閉環管控,與此同時,確保糧油肉菜禽蛋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農村疫情防控存挑戰
秋冬季流感疫情、新冠疫情交織,如何進行有效防控是一個挑戰,這個挑戰在農村更顯艱巨。
原因在于,農村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薄弱,可能會導致感染更多在隱蔽情況下發展。
4日,石家莊市藁城區公布新增2例來自劉家佐村、小果莊村的確診病例行程軌跡。從軌跡可以看到,患者早在2020年12月26日已經發病,新冠病毒早已展開了傳播,但是確診卻在7天后。
“現在感冒很多,農村大多選擇去診所買點藥,不到嚴重的時候不去醫院。距離村子最近的鄉鎮衛生院沒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也沒有核酸檢測設備,只有縣級醫院配備。我們這里只能給入院的患者做核酸檢測采樣,然后送到疾控中心去檢測。”藁城區某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對第一財經表示。
核酸檢測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任何地方出現疫情,首先要做的就是新冠病毒核酸篩查。
2020年8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工作方案》(下稱《方案》)并指出,及時開展核酸檢測是落實“四早”要求的關鍵措施,也是做好常態化精準防控的基礎和前提。
《方案》同時提出,到2020年9月底前,各地要實現轄區內三級綜合醫院、傳染病專科醫院、各級疾控機構以及縣域內至少1家縣級醫院具備核酸采樣和檢測能力。到2020年底前,所有二級綜合醫院具備核酸采樣和檢測能力等。
藁城區內擁有三家核酸檢測機構,分別是石家莊市藁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藁城中西醫結合醫院、藁城人民醫院。但地圖顯示,從劉家佐村到藁城中西醫結合醫院的距離為42公里,到藁城人民醫院46公里,到藁城疾控中心47公里。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設備都是大型的,目前尚未有可以配備到診所的袖珍型。而鄉鎮衛生院可能考慮到能力問題,目前也未布局核酸檢測設備。對于農村來講,如果不進行核酸檢測,很難早期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一位核酸診斷試劑領域的專家表示。
與此同時,個別出現的超長潛伏期病例,也會給無癥狀感染者帶來更多傳播機會,增加疫情防控的難度。
1月4日,大連舉辦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大連市民政局局長湯易表示,由于本次疫情具有潛伏期長、傳播速度快、情況復雜等特點,有的病例做了11次核酸檢測才顯出陽性,有的地區檢測6輪還有陽性病例出現。
一位臨床醫生告知第一財經,“部分輕癥患者核酸陽性的時間會很長,在臨床上遇到最長的是180天。”
5日,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在央視《新聞1+1》節目中表示,最近,確實有幾例入境人員在經過14天隔離、解除隔離之后又檢測出陽性,并且導致了進一步傳播的少數個案。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也是多樣的,目前還在做進一步分析。有可能是超長潛伏期,超過14天;也有可能是所采用的檢測方法、檢測試劑敏感性不夠;也可能是在隔離期間,在隔離環境里受到感染,這樣解除隔離之后才檢出陽性,并造成了進一步傳播。
“我們現在也就每一個環節每一種原因做進一步分析和評估,為此下一步要采取什么措施來提高發現率、檢出率,防止經過隔離之后的人員把病毒進一步傳播,這些措施都正在研究。”馮子健說。
疫苗對新冠變異毒株仍有效
此外,近日上海、廣東、山東均通過境外輸入性病例發現了新冠變異毒株感染確診患者,患者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道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
根據2020年12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的通報,這一被命名為B.1.1.7突變株的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估計傳染性增加40%~70%,傳播指數將達到1.5~1.7之間,這比原來的新冠病毒1.1的傳播指數高了0.4~0.6。傳播指數的提高,意味著該病毒傳播的人數將提高,防控難度加大。
2020年12月30日,英國伯明翰大學在medRxiv上傳了一篇文章,指出B.1.1.7突變株感染患者具有顯著增高的病毒載量,因此致病性可能也更強。
傳播速度快和病毒載量高,可能會造成更多感染病例。
雖然這給2021年的疫情防控又蒙上了一層陰影,但好在,現在已經開始使用的疫苗依然有效。
1月1日,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醫學部Menachery研究小組研究數據顯示,康復者血漿對于B.1.1.7突變株和新冠病毒標準株的中和反應無差異。“這個實驗表明疫苗有效。疫苗接種或既往病毒感染對于預防新冠病毒B.1.1.7突變株的效果,需要通過疫苗接種者血漿或者康復者血漿中和試驗進行評估。這個數據提示既往感染對一般毒株和B.1.1.7突變株具有相同的保護作用。因此,現有的疫苗也應該可以預防感染B.1.1.7突變株。”美國免疫學博士王宇歌認為。
要想盡可能減少變種病毒的傳播,需要及時有效的疫苗分發接種,需要更高的疫苗接種率覆蓋,才能實現阻止這個傳播速度快的病毒。
目前中國已批準了新冠滅活疫苗附條件上市,啟動了重點人群的使用,并隨之展開老年人群的接種。
來源:第一財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