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塑料污染治理意見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史上最嚴“限塑令”之下,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了新的商機,市場潛力巨大。與此同時,超市賣場和餐飲企業紛紛開啟轉型升級的道路——可降解購物袋替換塑料袋、塑料吸管停用、打包袋更換等,不同材質的環保刀叉勺也開始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
可降解塑料行業的商機
在浙江余姚的中國塑料城,思卓塑業相關負責人夏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其公司原本生產的塑料吸管市場價在每噸1.5萬~1.6萬元左右,如今“限塑令”轉產后的替代吸管材料的成本要提高2~3倍。其中,紙吸管市場價在每噸3萬元左右,生物基聚乳酸(PLA)可降解塑料吸管的市場價則在每噸5萬元。
鑒于紙吸管與PLA塑料吸管的售價相差較大,夏先生表示,目前接到更多的還是紙吸管的訂單,公司一個月紙吸管的產能在100多噸,目前已排單到2021年4、5月份。而PLA塑料吸管月產能也基本相當,相對紙吸管的生產來說,產能略有空余,但也已排單到4月以后。
據悉,可降解塑料的主要機理有三種:添加光敏劑在太陽照射下的光降解、可以被自然界微生物分解的生物降解、添加吸水性物質可溶解于水的水降解。還有部分產品融合了前兩種的特點,采用光與生物雙重降解。
由于生物降解是主要的可降解塑料品種,因此通常所說的可降解塑料即生物降解塑料,但其中PE/淀粉混合塑料等只能達到部分降解的程度,而具有代表性的PLA和石油基聚(PBAT)能夠實現完全降解,因此也被視為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限塑令的逐步實施,可降解領域公司的產能會逐步擴大。作為可降解領域行業龍頭之一的金發科技(600143,股吧)就曾于2020年12月在互動平臺表示,該公司目前已擁有生物降解聚酯合成產能6萬噸,同時將有新增年產6萬噸PBAT合成生產線和年產3萬噸PLA合成線在建產能。其余瑞豐高材(300243,股吧)(300243.SZ)、彤程新材(603650,股吧)(603650.SH)、新疆望京龍等企業在建PBAT產能均年產6萬噸以上。
倒逼用塑企業升級換代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實地走訪上海的聯華超市、盒馬、家樂福、世紀聯華、全家、羅森、沃爾瑪等超市賣場后看到,這類商超門店內基本沒有以往的普通塑料袋了,取而代之的是可降解購物袋。世紀聯華的一位店員表示,此前普通塑料袋是作為商品銷售的,如今按照相關規定,則不再出售這類塑料袋,改售可降解環保購物袋,當然也歡迎顧客自帶環保袋購物。
沃爾瑪中國日前宣布加入“減塑”行動派倡議,加大推行生物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的使用,2020年底前在位于直轄市、省會城市,以及大連、寧波、廈門、青島和深圳五個計劃單列市的所有沃爾瑪門店停止向顧客提供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推出生物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沃爾瑪一直致力于可持續發展。這次我們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等九部委的聯合號召,支持政府相關部門推行‘限塑令’,也正是沃爾瑪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表現之一。我們還一直在積極攜手供應商,履行創新塑料減廢的承諾,同時也在加大對可持續商品的采購。”沃爾瑪相關負責人表示。
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上海當地多家奶茶店和餐廳后發現紙質及以PLA(聚乳酸)為主的材料成為代替塑料材質的首選。以“1點點”為例,其門店店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2021年1月1日起,店內所有的吸管都已改為可降解的材質。記者注意到,吸管包裝上印有“PLA+PBS”標識,表明主要成分為聚乳酸以及聚丁二酸二醇酯,兩者均為可降解材質。
第一財經記者從盒馬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目前店內的一次性吸管和門店使用的餐具,已全部更換為可降解材質或者可循環使用材質。和府撈面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的全國門店、外賣所使用的打包盒等主要高頻物料,已根據各地相關部門要求切換,均為可降解材料,如打包盒使用的玉米淀粉可降解餐具以及外賣中的無紡布袋子等。此外,漢堡王的餐盒目前已經開始用玉米漿制成,塑料吸管是用PLA可降解材質制作,還研發出了用甘蔗漿制作的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勺子。
事實上,這場更新、替代征程開始已久,許多餐飲企業采取分步、分批次的方式逐漸更換原來的物料材質。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麥當勞就已經開始將外帶塑料袋換為紙袋,到2010年,麥旋風開始改為紙杯包裝,2020年6月,麥當勞宣布逐步停用塑料吸管,同時在北上廣深四地,推出了新型“無吸管”杯蓋。目前,這款杯蓋已覆蓋中國內地所有麥當勞餐廳。
奈雪的茶則是從杯托開始進行改良,由于杯托的制作時間較短,因此貨源到店時間較早。從2020年7月開始,奈雪的茶打包的杯托開始換成了“再生漿”,2020年9月開始,奈雪全國門店已陸續更換為紙吸管和可降解吸管,并逐漸減少塑料吸管的供應。目前奈雪全國門店的吸管已經全部更換為環保紙吸管,同時,打包袋、面包內袋、奈雪餐具袋、奶蓋勺已全面切換為環保材質。
不過在這場“以舊換新”的進程中,用戶體驗不容忽視。有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指出,紙吸管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軟塌、吸力不足,不僅在過程中喪失了咬吸管的“樂趣”,甚至個別店鋪使用的紙吸管紙味較大,影響了飲品的口感。“紙吸管的正確用法”等關鍵詞均沖上了微博熱搜。
漢堡王中國首席執行官朱富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最開始漢堡王也考慮采用紙吸管,但經試驗后發現,用紙質吸管來喝碳酸飲料,很容易軟化,因此最終選擇了以PLA為主的可降解塑料吸管。
同時,成本則相應水漲船高。和府撈面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材質更換之后,短期內成本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奈雪的茶公關傳播負責人陳詩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目前吸管的成本和之前相比大約高出30%~40%。朱富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亦提到,可降解塑料吸管的成本比紙吸管要相對高一些。
第一財經記者走訪時發現,并不是每一家店面都能夠百分百落實這項政策,這與企業的備貨情況有很大關系。在位于上海古美路上的一家奶茶店內,記者觀察到,店內吸管并沒有被完全更換成可降解材質,之前的塑料吸管和可降解吸管被并排擺放在操作臺上,賣奶茶時店員還是優先使用之前的塑料吸管。“新的吸管貨源還沒有完全到位,目前我們還是先用老吸管,預計春節后應該會全部更換。”店員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
來源:第一財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