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2020年出生人口數創歷史新低,首次出現死亡人數大于出生人數的現象。
人口危機已成為韓國經濟增長的一大擔憂。近日,有統計顯示,韓國2020年出生人口數創歷史新低,首次出現死亡人數大于出生人數的現象。這給這個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再次敲醒了警鐘。
韓國行政安全部在1月3日發布報告稱,韓國去年只有27.58萬嬰兒出生,比2019年下降了10.65%,而同年死亡人數達30.78萬,同比增加3.1%。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韓國居民登記人口為5182.9萬人,同比減少20838人。這是韓國單年戶籍登記人口首次出現減少。其中,50-59歲人口占比最大,為16.7%,達864.5萬人,老齡化現象突出。這些數字促使韓國內政部呼吁要對政策作出根本性改變。
總和生育率全球最低
2020年7月聯合國人口基金發布的《2020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顯示,韓國的總和生育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平均生育子女數)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一。
韓國統計廳數據顯示,韓國2020年第三季度的總和生育率為0.84,同比減少0.05,創歷史最低。此外,第三季度僅有4.7萬對新人結婚,同比減少11%,也創歷年同期新低。
有分析稱,從2020年第一季度起,韓國總和生育率一直處于低于1的水平,若繼續延續這一趨勢,預計年均總和生育率或會連續3年不到1。有測算顯示,要確保韓國人口穩定,總和生育率應達到2.1。
而韓國的鄰國日本面臨的低生育率問題同樣緊迫。有資料顯示,2019年日本新出生人口86.4萬,這是自1899年日本有人口記錄以來首次出生人口低于90萬人。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舸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韓國、日本等國的少子化問題實際上是東亞發達經濟體普遍面臨的問題。針對此,日本出臺了各種鼓勵生育的政策,生育津貼和兒童補貼也十分給力,但韓國的相關政策和公共投入就相對欠缺一些。”
疫情之下,韓國家庭和企業都面臨著較大的經濟困難。韓國銀行(央行)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韓國家庭和企業的債務規模已超過GDP的2.1倍,創1975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出生人口不斷減少、屢創新低則給這個“少子化”問題突出的國家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不僅青年人口的減少會導致勞動力短缺,直接影響該國經濟發展,人們對于醫療保健系統和養老金的需求也會增加,國家的公共支出隨之擴大。
疫情后“嬰兒潮”未必出現
專家表示,生育率和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近年來,韓國政局不穩,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對生育率也產生了負面影響。
據報道,超過三成韓國人認為結婚后沒必要生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意愿越低,一個重要原因是該國女性難以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楊舸分析稱,韓國女性正面臨著與日本女性類似的社會處境,在社會主流觀念之下,韓國女性相對男性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職業女性在生育或結婚后會選擇變成家庭婦女,因此女性在做出婚育選擇時會有更多顧慮,如果對于自身的職業期望比較高,女性就會推遲婚育。”
此外,韓國快速上漲的房價也讓年輕夫婦望而卻步。“為了生孩子,你需要有自己的房子。但在韓國,這已變成了不可能實現的夢想。養孩子太貴了,政府多提供幾十萬并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金賢宇表示。
在2020年,韓國通過了《住宅租賃保護法》修正案,該法案限制了續簽時租金的上調幅度,卻導致很多房東在出租時提高了起始租金,這也使得部分租房需求轉為了購房需求。
新冠疫情的持續也使得韓國的結婚率與生育率更顯低迷。韓國銀行(央行)研究人員預計疫情結束后韓國不會出現大規模災難結束后的“嬰兒潮”現象,疫情導致的恐慌情緒或會促使人們取消婚育計劃。
對此,楊舸表示:“不能說生育率沒有反彈的可能性,但是目前沒有看到任何征兆。”她認為,新冠疫情對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多不利影響,一旦失業率升高,或者人們的收入水平顯著下降,那么許多原本有生育計劃的人都會選擇推遲。
“但這里面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楊舸認為,這種不確定性主要看疫情的控制情況或疫苗的使用情況,比如,若疫情在五年內能徹底結束,那么也許在五年之后生育率會輕微反彈,但是反彈只是彌補原本就要出生的人口,并不意味著出生人口變多。“大家是在一個集中的時間點進行了生育選擇,當年的生育率可能會有所提升,但很快又會下去。”
單人家庭已成韓國主流
面對如此嚴峻的“少子化”社會問題,韓國政府為鼓勵生育推出多項刺激措施。2020年12月15日,韓國政府通過了《第四次低生育與老齡社會基本計劃(2021-2026年)》(下稱“計劃”),希望借此增加新生兒數量。
計劃稱,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準父母發放2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的生育補貼。此外,還針對0-1歲嬰兒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到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3000元)。
同時,計劃特別提到,為保護婚孕產期的職場女性,韓國政府要求企業公開男女員工在就業、晉升、薪水方面的待遇等信息,還將引進懲罰性賠償制度,以防職場性騷擾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統計,去年韓國單人家庭同比增加6.77%,達到906.3萬戶,首次超過900萬關口。單人家庭在全體家庭中所占比重也最大,為39.2%,超過“夫婦+子女”的家庭數量,這也被認為會給社會發展帶來一定的潛在風險。
楊舸認為,相比其他多人多代的家庭結構,單人戶的家庭結構是最不穩定的,抗風險能力也是最差的,“不婚比例持續上升,單人戶會使人的安定感下降,特別是對于老年單人戶,這些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生存質量難以得到保證,總體而言對社會發展來說是一個不利的現象。”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