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侵擾的2020年,讓整個世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巨變。無論是哪個行業,2020年都是經營維艱的一年。對于拍賣行業而言,在暫停了整整九個月的傳統拍賣活動后,2020年交出的最終成績單不出意外地略顯低迷,但結果與預期相比依然令人鼓舞。日前,蘇富比、佳士得、富藝斯等幾大拍賣行陸續公布年度銷售數據,各大行的總銷售額迎來了意料之中的下跌,但行業整體仍然十分有韌性,線上拍賣、私人洽購以及來自亞洲的強勁需求,抵消了部分下行壓力,助力拍賣行業在疫情的困境中穩步前行。
數字銷售大幅攀升
佳士得首席執行官Guillaume Cerutti將2020年描述為“震驚和催化”的一年。一方面,始料不及的疫情爆發給傳統拍賣行業帶來了巨大沖擊;但同時,為了適應市場變化,網上拍賣受到重視并強化,使得各大拍賣行在全球旅行封鎖的困境中找到了出路。
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三大拍賣行業績總體下跌。2020年,佳士得共錄得44億美元的總銷售額,較2019年下降25%;蘇富比總銷售額為50億美元,較2019年的58億美元下降了16%。這6億美元的優勝差距,是蘇富比在近十年來第二次超過佳士得的銷售成績。而全球第三大拍賣行富藝斯的總銷售額同比下降了11%至6.46億美元。
蘇富比2020年度錄得50億美元銷售額,在近十年來第二 次超越佳士得。IC photo
面對無法實現的傳統意義上的現場拍賣,蘇富比、佳士得等拍賣行亦紛紛緊鑼密鼓地轉型到線上,成功“補位”線下的遺憾。蘇富比對the art newspaper稱,2020年他們舉辦了超過400場線上拍賣會,比2019年增長了30%,銷售額總計超5.7億美元,約為2019年的7倍,創下了行業新高。而從買家的角度講,由于有了網絡和電子設備的幫助,有80%的競價是在線上進行的。此外,線上拍賣中新客戶的比例超過了40%。佳士得方面也表示,在線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了262%,達3.11億美元,刷新了佳士得線上拍賣的最高紀錄。
而蘇富比之所以在疫情的背景下仍能領先,主要歸功于其迅速的反應和對數字化銷售的平穩過渡。蘇富比歐洲、中東和非洲區董事總經理Sebastian Fahey表示:“我們在一二月開始就在密切關注亞洲的疫情狀況,所以在全球旅游封鎖而導致現場拍賣被叫停前,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而盡管此前業內對于藏家是否愿意購買未曾親自見過的藝術品有多方猜測,但事實證明,即便是在特殊時期,藏家為中意的和稀有的藝術品慷慨解囊的意愿仍比想象中強烈得多。2020年6月29日,蘇富比首次舉行了一場歷時五小時的在線直播大型晚拍,最終以3.632億美元的銷售額和高達93%的成交率圓滿結束。其中,最大的亮點是Francis Bacon創作的三聯畫拍出了8450萬美元的成交價,成為蘇富比有史以來通過遠程拍賣拍出的最高價格。Sebastian表示:“整個拍賣流程要轉變為前所未有的實時直播發布幾乎是在一夜間完成的,其中不僅有我們員工付出的努力,還包含了委托人無畏的信任。所幸,這些信任都得到了回報!睆乃囆g品市場的角度看,這些線上拍賣的成績也是個積極的信號:即使實體拍賣不再,但并不意味著高水平的交易也不復存在。
私人洽購熱潮乍現
對于高端市場而言,盡管2020年拍賣行不得不緊閉大門,但事實上,在大門背后有更多的交易在“秘密”地進行。
據蘇富比公布數據顯示,現場拍賣和線上拍賣部分總共創造了35億美元的銷售額;佳士得的現場拍賣成交額也只有28億美元;那么,其他的銷售額是從哪里來的呢?答案:來自私人洽購。由于日常的拍賣活動是一種類似于“點對面”的粗放型的交易模式,無法照顧到客戶的個性需求、成本考慮等,因此針對部分的特殊客戶,拍賣行會為他們持有的資金做一定的藝術投資規劃和建議。近年來,“點對點”的私人洽購已經逐漸成為藝術品市場交易天價拍品成交的主要方式。
在受到疫情影響的2020年,私人洽購尤其受到一眾高端買家的追捧。富藝斯亞洲區主席陳遵文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曾解釋:“私人洽購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股市起落大,許多人都認為藝術品是較為安全穩定的投資模式。再加上拍賣時間因應疫情不斷地調整,全球各大藝博會的停擺,導致了私洽的需求頓時劇增。”他表示,富藝斯全球的私人洽購部門2020年為止的交易活動較2019年同期上升了50%左右。
無獨有偶,2020年蘇富比私洽的銷售額高達15億美元,也比2019年的10億美元增長了50%;佳士得的私人洽購銷售額為13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57%——這兩家公司都刷新了各自私洽領域成交額的紀錄。而且由于私洽業務的表現突出,蘇富比還特別聘請了高古軒畫廊駐倫敦和日內瓦的前總監Michael Gumener,請他從2021年1月開始擔任蘇富比駐倫敦的國際私洽銷售高級總監,以便更好地為未來的私洽“大單”保駕護航。
亞洲買家力量雄起
除了銷售數據的跌宕起伏之外,2020年的拍賣市場還出現了不少值得關注的新趨勢。
從地理分區上看,相比起西方的買家,2020年亞洲的收藏家購買活動更顯活躍。佳士得首席執行官Guillaume Cerutti表示,2020年亞洲地區的買家出價首次超過了來自美國的買家,這對幾十年來一直是美國藏家占據主導地位的藝術品市場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巨大變化。而蘇富比亞洲區首席執行官Kevin Ching表示,由于亞洲收藏家的強勁需求,蘇富比的亞洲地區銷售額在2020年達到9.32億美元,比佳士得高出18%。而且亞洲區的在線買家數量增長最快,同比2019年已經翻了一番。2020年蘇富比全球拍賣前20的高價拍品中,亞洲藏家成功交易了其中的9件,幾乎占去了“半壁江山”。富藝斯首席執行官Ed Dolman也表示,亞洲收藏家購買了其前十名高價作品的一半。而且相比于老一代的亞洲買家偏好到拍賣會現場尋求古典作品或當代中國藝術品,新生代更青睞來自世界各地“后起之秀”藝術家的作品。
從買家年齡段看,世界各地的千禧一代已日漸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熱衷于與其他經驗豐富的收藏家一起競標各類型的奢侈品,大大促進了粉紅色和藍色鉆石、古著與軍用手表、高檔酒和限量奢侈手袋的銷量。蘇富比藝術部主席Amy Cappellazzo對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指出,千禧一代的競拍習慣也十分“時髦”,他們大多數喜歡通過手機app而非電話競價,甚至也很少要求查看拍品狀況報告。
從拍品的門類看,在年輕收藏家的追捧下,各大拍賣行的籃球運動鞋交易額有顯著增長。2020年5月,蘇富比以破紀錄的56萬美元售出了一雙喬丹的耐克運動鞋,幾乎為估價的四倍;而在五個月后,另外兩雙估價分別至少為30萬美元和60萬美元的紅色和黑色喬丹運動鞋卻最終流拍。蘇富比方面認為,這是因為收藏家們仍在為這種新興藏品的價格基準尋找定位。2020年12月,佳士得還嘗試推出了棒球門類的拍品——一件Lou Gehrig1931年穿過的洋基隊球衣,并最終以14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2020年體育類拍品交易逐漸進入大眾視野,未來這股體育熱潮或仍將延續。
此外,由于英國脫歐后貿易協議談判的拖延,還有出于對運輸成本增加以及對繁文縟節手續等的憂慮,已經逐漸威脅到倫敦繼續作為歐洲藝術貿易之都的地位。因此,佳士得和蘇富比這兩大拍賣行都開始用行動表明,或將下注法國作為未來的主要交易陣地并開始大舉擴張。佳士得準備擴大其巴黎總部在馬提尼翁大道的空間,并于2021年1月舉辦一場1-54當代非洲藝術博覽會;而蘇富比巴黎準備于2023年將其總部遷至新近關閉的老牌畫廊伯恩翰姆畫廊的舊址。蘇富比的Sebastian Fahey對the art newspaper表示:“作為一個商業陣地,法國市場已經越來越重要,而且近年以來一直如此。對這座建筑的收購,代表了我們新時代的開始!
(作者:梁信 編輯:董明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