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嫣然
隨著元旦春節消費旺季來臨及低溫天氣影響,國內豬肉、鮮菜鮮果價格上漲,在2020年11月出現罕見的負值之后,12月CPI同比重返正增長區間。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的2020年12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0.2%,環比上漲0.7%;PPI同比下降0.4%,環比上漲1.1%。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分析稱,12月份居民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同時受特殊天氣以及成本上升影響,CPI由降轉漲。
從環比看,CPI由11月下降0.6%轉為上漲0.7%。其中,食品價格由11月下降2.4%轉為上漲2.8%,影響CPI上漲約0.62個百分點。食品中,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鮮菜、鮮果的生產和儲運成本增加,價格分別上漲8.5%和3.5%;隨著元旦春節到來,消費需求季節性增加,同時飼料成本有所上升,豬肉價格由11月下降6.5%轉為上漲6.5%。
非食品中,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環比上漲5.2%、5.8%和3.0%,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0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CPI由11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由11月下降2.0%轉為上漲1.2%,影響CPI上漲約0.26個百分點。
華創證券分析,食品和油價強勢上漲拉升新漲價因素是CPI反彈的主要動能。食品方面,一方面臨近雙節需求快速增長,另一方面12月受多次寒潮侵襲,食品供給受挫,多項食品價格上漲。12月豬肉價格反彈至45.4元/公斤,月均價環比上漲9.8%,打斷11月以來豬肉價格快速下跌的趨勢。
2020年11月底以來,豬肉價格再度開始攀升。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000061,股吧)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2020年最后一周,豬肉已略高于上年同期,牛羊肉價格明顯高于上年同期,雞蛋、白條雞價格則大幅低于上年同期。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豬肉價格止跌回升,一方面是由于豬肉消費旺季來臨,需求端有較強支撐;另一方面,盡管能繁母豬存欄連續增長,但目前的母豬存欄結構中后備三元母豬占比46%,由能繁母豬補欄到生豬補欄效率較低,供給端回暖速度略慢。
展望后市,機構認為,中長期來看供給確定性回升推動豬價進入下行通道邏輯不改,2021年整體通脹壓力不大,核心通脹將隨著經濟復蘇重返上行通道。
數據顯示,12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4%,漲幅比11月回落0.1個百分點。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第一財經分析,12月核心CPI當月同比錄得0.4%,在連續5個月徘徊在0.5%之后,較前值下行0.1個百分點,續創2013年1月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新低,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彈的影響。隨著2021年新冠肺炎疫苗的成功研發并大量投放,疊加2020年核心CPI當月同比前高后低,預計2021年核心CPI當月同比大概率前低后高。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預計,2021年我國物價將溫和上漲,CPI全年約上漲1.1%。報告指出,2021年CPI將呈現先低后高態勢,5月份后平均穩定在1.5%左右,CPI同比高點預期出現在11月份,為2.2%。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此前表示,元旦、春節是重要民生商品的傳統消費旺季,受“節日效應”影響,物價可能出現階段性上漲,但由于生豬生產供應持續恢復、蔬菜整體供應充足,預計節假日期間的價格漲幅不大。為確保元旦、春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發改委將強化價格監測預警,加強儲備調節,開展市場巡查,兜住民生底線。
PPI方面,12月份國內需求穩定恢復,加之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帶動工業品價格繼續上行。從環比看,PPI上漲1.1%,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從同比看,PPI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1.1個百分點。
關于今年PPI走勢,鄭后成表示,在2020年PPI當月同比持續錄得負增長的背景下,2021年PPI當月同比的中樞將高于2020年。在國際油價以及包括銅在內的有色金屬價格上行的背景下,疊加低基數,今年上半年PPI同比將穩步上行。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