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城市才能活起來。
三四線城市的發展現狀,大量年輕人外出打工,留下的更多是老人和孩子,曾經繁華的一座城市,在城市化進程之下,逐漸變為一座鬼城。
鶴崗這座城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只要三五萬就能買一套房子,2019年這個城市著實火了一把。
3萬塊就可以有一個家,這個帖子讓很多人心動。
2019年一名叫李海的海員把鶴崗帶出圈了,他在鶴崗花了5萬八買了一套77平方的房子,隨后在互聯網上刮起了一場關于鶴崗的“旋風”,很多人紛紛表示要去鶴崗買房。
他說:“當我看到了鶴崗便宜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房子離我不遠了。”這個人是遠在拉薩的許康。
同年11月份的時候,在拉薩的許康乘火車到西安轉飛機再從哈爾濱轉火車奔襲5000多公里在鶴崗花了3萬塊買了一套47平方的房子。
受接下來的疫情影響,買完房兩個月后的2020年1月,許康決定賣掉這套鶴崗的房子。他在網上掛出了鶴崗的房子。終于到了2月底,有人愿意買這套房子,從3萬元降到了2.5萬元,再到最后2.2萬元成交,賠了8000元之后,他終于能將手中的房子變現了。
許康在8月份完成了房子過后,離開鶴崗,他表示“以后不會再來鶴崗買房了”。
在鶴崗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工資低,這是很多年輕人外流的根本原因,這是三四線城市的通病,不止鶴崗。
《天下無賊》中有一段經典臺詞,21世紀什么最貴,答案是人才。
“搶人大戰”從2017年被武漢點燃導火索,2018年開始興起,2019年不斷升級,今年已經進入“白熱化”爭奪階段。
人才增加、人口增加,城市才有希望,一點不過。
2019年全國有超過170個城市發布了不同力度的人才政策,比2018年上漲40%。
2020年,據網上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2月17日,共65省市出臺104條落戶及人才相關政策。
就在2019年年末,蘇州和廣州又開放了搶人大招。
12月22日,蘇州市公布了《關于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提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也就是說:租房即可落戶!
廣州市人社局發布通知,2020年12月24日起,放寬“雙一流”高校大學本科學歷人才的入戶社保年限要求,從現行的6個月社保要求放寬至1個月。近年來,廣州市不斷加大引進優秀高校畢業生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進了大批優秀人才。
一方面,以鶴崗為代表的三四五線等城市資源匱缺、城市轉型失敗、缺乏經濟活力。
另一方面,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國內一線城市和其它二線城市,城市就業機會多、收入水平高,經濟活力強,人才引進及補助政策都具備強大的吸引力。
“搶人”的背后,搶的是人口紅利,搶的是與人相關的經濟,拼的是城市的競爭力。
兩個鮮明的對比,強者恒強的局面愈演愈烈。
2017-2019三年主要城市人口增量數據:
除去一線城市,我們看到杭州、西安、重慶、長沙、成都、鄭州等城市人口增量都比較靠前。
而東北只有沈陽和長春上榜,時間又過去了1年,恐怕沈陽的數據也很難堪了。
2018年及以前的數據,經查東三省五年內的統計公報發現,戶籍人口趨勢都是下行態勢。
遼寧省各市人口和經濟概況;
2019年遼寧省14城房價排行榜;
之前有網友留言,關于家鄉的房價和現狀;
那么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為什么沒有未來呢,我們一一細說;
1、三四線城市的棚改貨幣化安置將在2021年開始就結束了,過去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主要是為給地方政府加快去除商品房庫存。于是就推進了,棚改貨幣化安置,拆遷居民拿著拆遷款,到處購置房產,房價自然就會出現大漲。而明年起將是棚改變成舊改,而舊改并不需要動拆遷,所以三四線城市的購房需求就會出現驟降,明年三四線城市房價將必跌無疑。
2、即使央行的貨幣政策再寬松,也與三四線城市房價沒有半毛關系,因為銀行資金主要流向了熱點一二線城市,因為那邊熱點一、二線房價雖然更貴,但是資金更愿意流向經濟發達地區,熱點城市房價不僅容易上漲,房子也容易脫手。
3、三四線城市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人才流入稀 少,人口流失程度更加嚴重,房產需求愈發微弱。一些房價大跌的三四線城市,主要是當地產業結構單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而年輕人為了發展,就只能離開這里,跑到更大的城市去。更要命的是,三四線城市本身對房子有飽和,家家戶戶都有二三套以上房子,根本不需要買房。
三四線城市房價雖然不算太貴,但還是買進容易,賣出難。
像遼寧的14個城市,除了大連和沈陽具有吸血效應,其它城市的房價都比較危險了,不過丹東可能具有外部機會。
如果你有買房問題,
可以掃碼加微信咨詢!
長按掃碼>>>
買房路上無專家
二哥用心幫大家
分享價值投資理念,解讀樓市、市場資訊,幫你在沈陽建倉,大家讀完順手點下右下角的“在看”。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免責聲明
正文由《二哥看樓市》團隊成員提供發表,僅供本公司合作伙伴、客戶使用,所引用信息皆來自公開渠道,內容和觀點傳遞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平臺所發表部分文章資訊、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傳導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系刪除。歡迎其它機構、自媒體、個人引用,轉載請注明出處《二哥看樓市》,原創作品可文章底部留言獲取“白名單”。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團隊對免責聲明條款和正文具有修改和最終解釋權。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二哥看樓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