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降41%! 在2020年一季度末,勞務輸出大省河南外出務工人數同比大幅下降。
基于中國聯通(600050,股吧)大數據,我們勾畫出一張反映河南省外出務工人員流出的氣泡地圖。畫面上,氣泡越大,表示流向務工地的人數越多。和2019年比,2020年春節后,河南流向北京、江蘇、浙江、廣東等傳統“打工地“的人數明顯減少。
人員流動不暢、用工需求減少,疫情讓農民工成為受沖擊最大的群體。保就業!一系列助企紓困幫扶政策相繼落地,農民工就業的蓄水池穩了起來。
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疫情后,幾十萬次專車、幾百列專列、幾百次包機,將農民工“點對點”輸送到務工崗位上。到2020年三季度末,全國農民工外出務工總量達到1.79億人,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97.9%。
外出務工通道恢復暢通,留在家門口就業的通道也在變化。大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河南本地就業的人變多了,同比增幅高達30%。
國家通過“五個一批”措施,全力拓寬農民工家門口就業渠道。截至2020年12月初,全國有1800多萬返鄉留鄉農民工實現就地就近就業。隨著鄉村產業的豐富,就業崗位也有新變化。無人機飛手、電商銷售員、農業經理人,越來越多的新職業出現在鄉村。
疫情之下,就業有壓力,但仍有新機會。
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在線問診,這些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構成了今天的“三新經濟”。國家信息中心分析全網招聘信息發現,“三新經濟”領域的招聘量在過去兩年占總量的比例一路上升,2020年3月達到頂點,占比7.9%,和2019年比上升2.5個百分點。其中,直播帶貨拉動了不少招聘需求。春節后,全網招聘人數同比下降三成,直播類相關招聘卻增長133%。不僅如此,“帶貨主播”還在2020年有了新稱謂——互聯網營銷師,成為國家認定的新職業。
2020年前11個月,全國新增城鎮就業1099萬人,提前實現全年就業目標。時代在變,多元化的就業方式、層出不窮的新職業不斷打破傳統就業觀,折射出中國社會經濟的活力與潛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