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的是,在韓國音樂娛樂行業,男性音樂人團體通常確實比女性音樂人更賺錢。
"
根據韓國JTBC電視臺官網前段時間的消息,旗下元老級樂隊選秀節目《超級樂隊》(Superband)官宣開始制作第二季,令廣大亞洲粉絲們都期待萬分。但在其日前發布的第二季制作申明中,有關性別規定的內容卻引起社會的一片嘩然,并重新點燃了第一季節目所面臨的有關性別歧視相關的話題,進而在韓國本地,乃至整個亞洲粉絲和音樂圈內都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該申明稱:「任何形式的男子樂手或藝術家,包含現代音樂、韓國流行音樂、古典音樂、韓國傳統音樂、搖滾、EDM、嘻哈、音樂、爵士、世界音樂等領域,都可以申請。而且無論年齡、國籍、學術背景。」這一申明被公示在JTBC的官方網站上。
JTBC在官網發出的海選報名限制通告。圖片來源:JTBC
也就是說,雖然節目依然放寬了很大的門檻,讓音樂家可以演奏任何流派的任何樂器,但是卻明確規定他們必須都是男性。雖然當初火爆的第一季,參賽選手清一色也都是男性,全場只有一位女性評委。但是參賽組也沒有明令限制女性的參加。那為何《超級樂隊》 第二季卻做出了這個帶有偏見色彩的限制規定呢?
據了解,《超級樂隊》是韓國王牌節目《隱藏的歌手》(Hidden Singer)、《幻影歌手》(Phantom Singer)的制作組發掘隱藏音樂人的第3彈節目,目標是組成和培養一些全球化的超級樂隊。由全秀景導演執導,5名評委分別是韓國元老級歌手尹鐘信、尹尚、樂童音樂家組合的李秀賢、韓國摩登搖滾樂隊Neil的隊長金鐘萬,以及世界知名樂隊林肯公園的DJ成員Joseph Hahn。
《超級樂隊 第一季》優勝樂隊一覽。圖片來源:JTBC
而《超級樂隊》也是國內前段時間大火的綜藝《明日之子樂團季》的原版。節目于2019年播出第一季,可以說是樂隊選秀的先驅之一,不僅擁有如此專業的優秀評委,同時也吸引了大批的專業參賽選手。比如第一季里19歲的吉他天才李江浩和金英素,這一兄弟組合已經相處合作很多年,拿過國際上各種吉他比賽的獎項無數。
視頻:《超級樂隊》第一季吉他樂隊驚艷的改編曲表演
當然也不乏一些小眾、多才多藝的音樂人。比如用自制碗瓢創作打擊樂的狂野鼓手李詩永。與搖滾樂隊完美合作的古典小提琴手辛禮贊,還有《Superstar K7》比賽冠軍、花美男主唱Kevin oh。甚至還有跨領域的音樂人,創作出了講述牛頓第二定律的原創曲《F=ma》。
第一季的一些專業級選手,《Superstar K7》冠軍Kevin oh(右一)。圖片來源:JTBC
《超級樂隊》一貫的賽制是評委對來自不同地區的選手的現場表現進行評價,選出領隊。再由領隊選擇自己想要的人,自組樂隊進行battle擇優選擇,最終通過總決賽公演現場選出一只超級樂隊。
可以說,這個節目也是引領了這一系列的賽制的核心——「選秀+樂隊養成」,先以個人戰1v1的形式選出優秀選手,再通過合作的方式創作出更驚艷的作品來一較高下。
相比起傳統樂隊,這樣的模式更考驗選手的性格、隨機應變和反應能力,也給觀眾帶來了更多的驚喜和期待。每一場表演都盡力做到公正且極具觀賞性,最后的全球公演和冠軍樂隊也算實至名歸。選手和觀眾,評委之間也時常會發生一些有意思的感人的小故事。
「歧視」將矛頭指向性別限制
第一季珠玉在前。然而自第二季發布嚴格性別規定后,社交媒體平臺和節目網站都收到了大量的撤回請求,強烈要求允許女音樂家報名參加該比賽。但是到目前為止,該節目制作組和廣播公司都沒有做出官方的回應。
對此行為,許多人指出,這種限制是對女性音樂家的歧視,特別是當樂隊活動本身如此多元化的基礎下。該節目提倡不限制年齡、國籍和學術背景的「公開海選試鏡」,但卻非常具有諷刺意味地將「女性除外」,列為了它最大的先決條件。
這已經不是韓國JTBC第一個只接受男性申請的綜藝項目了。另一個海選節目《幻影歌手》也出現了相同的規定,連續三個賽季只允許男性歌手參賽。
《幻影歌手》2016年宣傳海報。圖片來源:Blueprint
這兩個節目有一個明顯的相似之處,那就是他們都吸引了大批獨立的音樂家作為團體來競爭。以《超級樂隊》為例,通常都是演奏吉他、大提琴等不同樂器的音樂家組成一個樂隊,而《幻影歌手》則側重于演唱,在每一個連續的回合中組成二重唱、三重唱和四重唱。
著名女子組合Se So Neon成員Hwang So Yoon在網上憤怒表達不滿。圖片來源:Allkpop
其實在2019年《超級樂隊》播出第一季時也出現了同樣的爭議。該節目的制作人金亨俊頂著網絡上劈頭蓋臉的批評和女藝人們的憤怒,嚴正聲明說:「我們的目的是培養一個像魔力紅(Maroon 5)那樣的全球流行樂隊。并將樂隊最真實的制作過程展示給公眾。所以我才會把重點放在了男性音樂家身上,以澄清節目的制作方向。」
然而這樣的解釋非但沒有緩解矛盾,反而進一步引起了公眾的憤怒。因為這一申明直接揭露了制作團隊性別歧視的這個觀點,這就相當于將「全球流行樂隊」這個詞定義了一個特定的性別。
在JTVC的申訴專員計劃的公告板上,已經發表了將近100多篇題為「譴責性別歧視條件」的文章。而兩年后的現在,制作團隊也完全忽略了這一爭議點,并在第二季中施加了同樣的限制。
1月5日,《超級樂隊》第二季制作團隊在接受SpoTV News采訪時就相關問題做出了類似的回應,即「《超級樂隊2》原計劃就是為男孩樂隊制作的節目」,選擇依然堅定這一立場。有很多粉絲就抗議說:「不明白為什么選秀節目只限制男性選手,這樣的限制會使他們失去找到好樂隊的很多機會。」
《超級樂隊》評委組。圖片來源:韓國先驅報
《超級樂隊》是為數不多的能讓非主流領域的音樂家有機會在舞臺上表演并嶄露頭角的海選節目之一。「流行樂隊的音樂給世界帶來的影響,不同于獨唱歌手和偶像團體。」制作人說,「這不僅僅是明星團隊的問題,流行文化會影響到每一種樂器和整個音樂領域。」
但是負責人隨后又表示:「如果節目進展順利,我們也將準備制作一個以女性為主或僅限女性的新一季。」《超級歌手》第一季播出后,緊接著馬上就開始了第二季的制作,可以觀察到,第二季在「限制男性」的要求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預估收視率依然最高上升到了3.7%。
另有《超級樂隊》第二季的一名高級制作人也表示:「我們的目的是保持音樂風格的開放,在未來也會將申請擴大到女性。面對網絡上充斥的「性別限制已經過時了」,這位制作人解釋說,「這是一種不公平的行為,明顯剝奪了女性音樂家的機會,加深了性別歧視的誤解。」
收視率和社會責任間的權衡
但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粉絲支持該劇,認為JTBC沒有絕對義務提供平等的機會,因為它本身也不是慈善事業,而是一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私營公司。
節目網站上的一位粉絲說,「我們的社會總是想要讓這些廣播公司冒險,寧可放棄第一季的穩定收視率,而破天荒地強調一些本來沒有多大爭論的事情。如果制作人真的放寬申請,不像第一季那樣進行,萬一節目面臨麻煩,最終社會又會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呢?」
韓國BTS已經成為了世界級的流行音樂組合。圖片來源:JTBC
眾所紛紜的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在韓國音樂娛樂行業,男性音樂人團體通常也確實比女性音樂人更賺錢。因為他們更受女性粉絲的歡迎,粉絲們愿意花更多的錢,這也導致「超級樂隊」等節目專注于男性音樂人。
如果事實是這樣的話,就讓我們把性別問題暫放一邊,來觀望一下以「Your colourful pleasure」(譯為:你豐富多彩的快樂)為口號的《超級樂隊》第二季能否真正在未來滿足大眾萬千的感官和審美「色彩」。
《超級樂隊》從精良的賽制,全面多元化的評委和專業級別的參賽選手而受到萬眾矚目。帶領樂隊選秀這一垂直領域不斷的進行著全新的突破和嘗試。從全局來講,「性別限制」可能還只是其中很多限制或先決條件之一。
對于參賽選手來說,不同的平臺有適合不同人的賽制和環境,韓國有如此大量的資源和舞臺,總是能找到一個最合適自己的。
對于粉絲來說,制作方和平臺能提供給他們最獨家的明星信息和互動渠道,難免也會以不同的角度來審視一些類似規定,但是他們的發言權,在整個娛樂圈也確實是舉足輕重的存在。
而對于制作方來說,恪守一些商業和專業的標準,同時也能考慮到社會責任等價值,這確實也是未來需要深刻考量的問題。就像《超級樂隊》的制作人說的,流行音樂組合給世界帶來的影響,不同于獨立個體。這不僅是對名人和團隊的影響,更是對整個社會,文化,乃至市場的影響。
譯者 | 宋奕云
編輯| 盧楓
原文來源 | Inquirer, 韓國先驅報,Zapzee,Allkpop,
原文作者 | Lim Jang-woon,Willow,Im Eun-byel, Amie Amore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傳媒1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