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原因,很多學生在2020年度過了一個“最長寒假”。在2020年的上半年,很多學校停課不停學,采用居家線上學習的方式,線上教育培訓需求激增,在線教育迎來“風口”。近日,疫情卷土重來,全國很多地區的中小學生都陸續放寒假,學生們又即將迎來一個較長的寒假,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月20日,已經有至少30余個地方發布暫停線下學習活動與各類線下培訓的通知。唯恐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亦或是在假期學習被落下,家長們把目光投向了線上教育。
線下學習培訓的暫停讓線上教育再次走入風口,而各大在線教育平臺為了吸引用戶推出了不少促銷活動,如“不要899,不要499!今日僅要30,語文+數學雙科24課時! 猿輔導,她教了一輩子數學”、“寒假是拉開成績的轉折點 推薦家長試試作業幫直播課49元33節”、“英語學不好不是孩子的錯,你越吼 孩子成績越差(初中媽媽必看)高途,她教了40年英語”、“清北網校,她是專家 計算可以秒出答案 ”等,琳瑯滿目看似很實惠的活動通過線下以及線上網絡平臺廣告投放推送到大家面前,據央視報道,寒假網課試聽用戶暴漲300%。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信息,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其中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較2018年底增長2.22億,增加110%。
近日,這邊在猿輔導“教了一輩子數學的老師”和在高途課堂“教了40年英語的老師”竟然撞臉了,不僅如此,作業幫上的老師和清北網校上的老師竟然也和上述數學老師和英語老師撞臉了,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全能老師?究竟是同一位老師在多個教育平臺任職還是四個平臺請同一位“名師”做廣告“撞臉”了?這邊是教了一輩子數學,那邊是教了40年英語,如此“穿幫”未免也忒不走心了一些。
1月1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文章直指風口浪尖上的在線教育亂象與監管問題。文中指出,“由于資本的助推,在這種完全互聯網化的營銷模式席卷下,在線教育存在偏離教育規律本身的可能,不是靠課程品質、教學效果等獲得市場的選擇和青睞,而是被資本逐步主導和影響。”文中指出,2020年前9個月,猿輔導、作業幫、學而思網校三家在廣告和銷售方面的投放總額約達55億元,是2019年同期的兩倍以上。
教育工作者方樹生表示,教育行業本身是一個發展相對較慢的行業,資本的力量能推動整個教育行業包括在線教育的快速迭代,資本的助推可以迅速做大線上教育培訓規模,但同時也將在線教育行業推向了企業競爭加劇、獲客成本高企、行業內耗嚴重的困境。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校外線上培訓機構普遍通過融資進行資本運營,但過于逐利,一些線上培訓機構為了獲取客源,在各大媒體上鋪天蓋地做廣告,而不把錢用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刀刃上,這這些廣告營造出所有孩子都需要參加培訓的氛圍,加重家長的焦慮。
還有一些線上培訓機構惡意降低收費以賠錢的模式運營,擠垮中小機構,已達到占領行業的主導權,從而造成了行業發展不平衡,其自身也面臨著經營風險,一旦資金鏈斷裂,將會導致企業倒閉,使消費者預付費用無法退回,例如‘學霸君’‘優勝教育’等。
資本逐利流量不是王道 拼的還得是硬實力
教育行業和其他行業不同,靠資金的投入、廣告的宣傳和流量的獲取是很難走到最后的,在線教育是一個創新的教育途徑和方法,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教育拼的還是核心競爭力。無論廣告打的再多,營銷活動做的多花里胡哨,噱頭有多大,最終會被學生和家長認可的只有教學硬實力。而猿輔導、作業幫、高途課堂、清北網校四家線上教育平臺的“穿幫”廣告,之所以在朋友圈和社群被刷屏和廣泛關注,就是家長以及大眾對待教育的態度,雖然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也不是教育平臺的廣告宣傳多了就可以被認可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