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期間返鄉人員需持7日核酸檢測報告回家,這一規定為新冠病毒檢測市場既帶來了商機也帶來了壓力。不少公眾也擔憂核酸檢測可能扎堆,試劑和設備供應是否可能不足的問題。
“完全干得了,不存在壓力。”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居金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應對春運的核酸檢測需求,無論是檢測機構還是檢測試劑的供應都沒有問題。
1月13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說,截至目前,全國8437個醫療衛生機構可以開展核酸檢測,相當于2020年3月底(2081個)的4倍;單管檢測能力達到每天1255萬人份,相當于2020年3月底(126萬人份)的10倍。
“按照10混1,每天可檢超過1億人次,目前市場需求大概是4000多萬人次/天。(需求量)對新冠核酸診斷領域來說不是問題。”居金良表示。
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機構通常使用10混1的檢測方式,也就是10個人的樣本混成一個樣本,如果出現陽性就把10個人再逐個檢測一遍。“無論是速度還是檢測成本,都有很大的優勢。”一位新冠病毒檢測機構的負責人表示。
1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稱,預計2021年全國春運期間發送旅客17億人次左右。
華安證券推算,在17億人次包含往返數據,按照其中70%以返鄉為目的測算,初步估算返鄉(包含城區和農村)數據為6億人次。按照農村返鄉人數為50%測算,農村返鄉數據為3 億人次。按照方案要求,返鄉后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并考慮到回程大概率同樣需要核酸檢測證明,平均每人次共需測2次核酸檢測,總體核酸檢測需求量為6億次(按農村返鄉人數)。
如果按照10混1的模式,將有6000萬次的檢測需求,對于超1億的日檢測能力,的確不是大事。
為了應對春運期間的核酸檢測需求,工信部已提前部署了核酸診斷試劑的生產以及核酸診斷設備的儲備。
“目前全國至少16家新冠核酸診斷試劑生產企業,日產能在10萬人份~50萬人份,大的生產企業日產能達200萬人份。所以診斷試劑不會出現短缺。”居金良表示。
而在檢測能力上,居金良介紹,上海仁度在上海設置了“全自動智能方艙實驗室”,總面積71平方米,內部劃分試劑準備間、樣本制備間、核酸擴增間三個獨立區間,符合加強型生物安全實驗室二級規范,靈活實現平時發熱門診等日常快檢以及戰時大規模人群篩查需求。
同樣在備戰的還有華大基因(300676,股吧),為解決各地區新冠病毒檢測通量不足的問題,華大基因推出了“火眼”實驗室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服務,為落地地區輸出檢測技術和設備,并為當地實驗室人員提供培訓和技術支持等。“火眼”實驗室裝備了自動化樣本制備系統,可快速提升檢測效率,更具備快速復制、廣泛推廣、高效落地的優勢。
“‘火眼’實驗室已在國內多個主要城市落地,以本次石家莊疫情為例,我們在石家莊搭建了高通量氣膜‘火眼’實驗室,實驗室從開始搭建到完成測試等環節投入使用,只用了21個小時。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100萬人份。”一位華大基因工作人員表示。
春運期間的檢測需求,給新冠病毒核酸診斷試劑以及核酸診斷機構,都帶來了極大商機。
從核酸檢測試劑的規模來看,華安證券稱,核酸檢測試劑主要包括提取類試劑和檢測類試劑,提取類試劑價格采用2020年12月23日廣東等11省聯合集采了新冠核酸檢測耗材A類中標平均價格(占總使用量80%)進行測算,平均價格約為10元(樣本采集耗材3.8元,提取試劑價格6元)。檢測類試劑按照2020年6月京津冀魯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集采平均價格進行測算,平均價格為15元。那么,提取和檢測一份樣本的集采價格為25元。按農村返鄉人數測算的話,核酸檢測產品的總規模為150億元。
從核酸檢測服務的規模來看,通過對返鄉人數和檢測次數的估算,結合集采提取試劑和檢測試劑的中標價格,同時參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五個典型地區的公立醫療機構和第三方檢驗實驗室的檢測服務價格,按照農村返鄉人數測算,核酸檢測服務的規模約為600億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