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財政支出怎么花?2021年預算草案劃出了重點。
近日公布的《關于上海市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根據2021年預算草案,上海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105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主要包括服務國家戰略,推進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推動產業向高端邁進;支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釋放經濟增長潛力;全力保障常態化疫情防控,筑牢超大城市安全防線;聚焦民心工程和民生實事,支持提升民生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城市精細化治理,著力提高城市治理效能六個方面。
以部分細分門類為例,擴大有效投資拉動,安排市級建設資金480億元,繼續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城市運行保障、生態環境建設、科技基礎設施、公共能力及公共安全、郊區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文化、體育、養老等社會民生建設領域的重大項目投入力度。
今年預算主要工作的第二個大類,是關于支持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推動產業向高端邁進。
具體來看,在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方面,安排科技創新計劃專項資金、市級重大科技專項等82.6億元,加大對重大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投入力度,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推動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落戶上海,支持重大項目試點探索“揭榜掛帥”、“軍令狀”等攻關組織實施機制等。
在促進提升產業能級方面,統籌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信息化發展等領域財政專項資金和各類政府投資基金66.6億元,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產業和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先進制造業集聚發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支持重點產業和企業技術改造,提升產業競爭力,支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項目建設等。
“看了今年的財政預算草案,基礎研究這塊其實有非常大的增幅,而相當一部分支出其實就是用于大科學裝置的建設。”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司徒國海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大科學裝置的建設對科技策源能力有重要推動作用,也是獲得科技成果的一個必要平臺。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提交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審查的《關于上海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顯示,今年的九個方面重點工作也有多項關于產業和科技方面的具體措施。
例如,在重點產業提速增效方面,開展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行動,加強重點產業鏈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提升產業鏈配套能力。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生命健康和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推動C919取得適航證并交付首架,加快高溫超導電纜示范工程掛網運行,推動上汽榮威R標新車型上市、特斯拉Model Y投產、大眾MEB提升產能,出臺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 (2021~2025)和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修訂出臺新一輪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新建充電樁7萬個。
上海還將更大力度擴大工業投資,加快推進大飛機、和輝光電、中微半導體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推動特斯拉二期、格科半導體、國盛生物醫藥產業園等項目開工。
在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具體措施方面,上海將加快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全力推進國家實驗室組建,積極參與發起一批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加快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推進硬 X 射線、光源二期、海底觀測網、高效低碳燃氣輪機等設施建設。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啟動腦機接口等一批市級重大專項,積極承接實施國家重大科技任務。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張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陸曉煒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有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是關于上海高端引領產業,不管是三大主導產業,還是六大重點產業發展領域,“這些都是上海對國家戰略的一種回應”。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