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多邊主義的問題上,陳曉徑認為,據拜登此前執政經歷與現今團隊構成判斷,美國重返多邊體系,并重拾國際領導力將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重返多邊就意味著單邊主義行為受到限制,重拾領導力就意味著承擔大國責任并出讓部分自身利益。 ]
就任新一屆美國總統后,拜登開啟了密集的電話外交。截至26日,在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區,拜登已與英國首相約翰遜、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分別通過電話。在歐洲大陸,拜登則將該機會首先給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后于25日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了電話。
愛麗舍宮方面表示,馬克龍與拜登用英語友好及富有成效地對話了一個小時。
白宮方面則稱,拜登向馬克龍表示了希望加強與法國雙邊關系,及重新建立跨大西洋(600558,股吧)關系的主張。美方期待在多邊主義、貿易問題方面與法方共同合作。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研究員王朔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歷史和現實來看,法美之間淵源頗深。從歷史來看,美國的政治體制繼承了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從現實來看,在默克爾即將卸任的背景下,馬克龍扛起了歐洲一體化的大旗。如果馬克龍在2022年獲得連任,將進一步影響歐美關系走向。
雖然法美在元首通話后均釋放善意,但是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曉徑看來,“歐美關系不會回到從前”已是歐洲智庫的共識。她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美方來看,處理特朗普政治遺產尚需時日,消除國際社會對“美國優先”的疑慮需要一系列實際行動。從歐方來看,大國博弈、疫情肆虐等因素都強化了歐盟追求戰略自主的決心。
重返多邊能否利好盟友?
在會談中,法美雙方均對多邊主義表示支持。愛麗舍宮在電話后的聲明中表示,希望美國重返《巴黎協定》,開啟一個新的行動階段,以使國際社會切實履行承諾。
白宮方面則稱,美法雙方領導人一致認為,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疫情和全球經濟復蘇等問題時,需要通過多邊組織密切協調。
不過,在歐洲對美國重返多邊釋放樂觀情緒之外,近日法國媒體發表評論文章稱,拜登承諾把盟友當作伙伴,重回多邊對話,但歐洲不應過分樂觀。
對此,王朔表示,拜登會比特朗普更加擁抱多邊主義,這可以幫助各國更好地應對氣候、疫情等全球性問題。
“但是,戰后的一系列國際政治、經濟及金融體系,都是以美國為中心建立的,美國不會輕易放棄這種制度性權力。”王朔稱,“從這個意義上講,美國兩黨的利益沒有本質不同。美國作為目前的超級霸權,在出臺對外政策時,均將以美國利益為先,不會過多地考慮他國感受,即便是在某些時候支持多邊主義也更多是換湯不換藥。”
在多邊主義的問題上,陳曉徑認為,據拜登此前執政經歷與現今團隊構成判斷,美國重返多邊體系,并重拾國際領導力將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重返多邊就意味著單邊主義行為受到限制,重拾領導力就意味著承擔大國責任并出讓部分自身利益。
“但是,美國歸來的多邊舞臺上需要法國支持。”陳曉徑稱,“應對氣候變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促進疫后經濟恢復,是美國新政府目前能夠打出的幾張牌,而在國際事務善于構建聯盟、助推協議、協調多方利益的法國,正是美國歸來需要倚仗的伙伴。美方表明將在上述三方面與法國緊密合作。”
歐美貿易爭端能否破解?
除多邊主義外,貿易爭端也是法美兩國領導人共同關切的議題。近年來,法美雙方在數字稅、波音-空客補貼等問題上角力不斷。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勒梅爾上周敦促美國取消貿易制裁,并表示法國將就數字稅問題與美國達成協議。
1月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宣布,暫停對從法國進口的化妝品、手袋等商品征收的25%關稅。該事件為法美貿易爭端最新動向,有分析認為,這是為解決數字稅爭端鋪路。
對于拜登時代的法美貿易爭端,陳曉徑認為,上述爭端肯定會有所緩和,主要因為雙方都抱有合作的基本態度,具備較強的政治意愿。從法方來看,貿易爭端所涉領域都是法方的拳頭產品或關鍵部門,法方官員急需促成協議從而維護國家利益。從美方來看,貿易并非拜登政府的緊急要務,而且有觀點認為出于修復歐美關系考慮拜登免除關稅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陳曉徑看來,解決法美貿易爭端的挑戰主要來自美方。拜登團隊早在競選時起就受“購買美國貨”影響,并已于25日簽署行政命令以支持美國制造、工業增長與人民就業,尤其對政府采購出臺有利于美國廠商的新規定。拜登政府需要在修復歐美關系與維護美國制造之間找到平衡點,而這個平衡點往往是動態的,具體要看雙方博弈的情況。
在王朔看來,從目前拜登釋放的信號來看,他應該不會以貿易戰的方式化解對外貿易問題,對話和溝通或是解決之道。
展望未來法美貿易關系,在王朔看來,無論是哪個黨派的領導人上臺,貿易問題都是橫亙在歐美關系中的難題。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