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志吟
近兩日,全國多個地區紛紛下調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價格,多數降至百元以內,試劑的價格是否會跟著下浮,還有待觀察。
在過去的2020年,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價格歷經多輪降價,試劑的銷售毛利率亦跟著走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從事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生產的廠家中,多數核心原料主要是依靠外部采購,僅有個別企業標榜可實現自給自足。如果后續試劑價格進一步降低的話,相關的生產廠家成本控制能力面臨考驗。
試劑價格走低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中,國內催生了大量生產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的廠家出現,目前A股中從事這類業務的上市公司就有邁克生物(300463,股吧)(300463.SZ)、達安基因(002030,股吧)(002030.SZ)、之江生物(688317.SH)、明德生物(002932,股吧)(002632.SZ)、凱普生物(300639,股吧)(300639.SZ)、圣湘生物(688289.SH)、華大基因(300676,股吧)(300676.SZ)等。
在過去的2020年,不少核酸檢測試劑廠家的試劑收入構成了公司主要的營收來源。
以之江生物為例,作為首批獲得新冠核酸試劑注冊證的企業,其在2021年1月12日發布的科創板上市招股書中表示,公司2020年1~6月、2020年1~9月新冠檢測試劑銷售收入分別達到 4.77億元、7.56億元,核酸提取試劑銷售收入也分別達到 6039.60 萬元、2.46億元,兩者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66.22%、71.31%。
近日,包括明德生物、華大基因、碩世生物等企業紛紛預告2020年業績翻倍,其中新冠檢測試劑銷售的增長是一大助推因素。
雖然試劑收入大增,但企業的銷售毛利率有呈現季度環比下滑趨勢,如碩世生物的銷售毛利率也從2020年中報的84.06%下降至2020年三季報的81.44%,環比下降了2.62個百分點;明德生物的銷售毛利率也從2020年中報的83.75%下降至2020年三季報的81.44%,環比下降了2.31個百分點。
整體上看,試劑銷售毛利率下降,除了行業競爭加大外,集中采購政策的推行或是直接的推手。
自2020年4月26日湖北省率先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集采以來,截至2021年1月11日,全國各省開展新冠核酸檢測試劑集采累計達到16場,涉及全國26個省份。
伴隨著各地區新冠核酸檢測試劑集采開展得如火如荼,相關產品的中標價接連出現“跳水”。如2020年4月26日,在湖北省啟動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集采中,核酸檢測試劑的中標價維持在16元至25元之間。在2020年6月17日,安徽省啟動的新冠相關試劑集采中,核酸檢測試劑限價變為在15元至17元之間。近期,在浙江省的集采中,有新冠核酸檢測試劑中標價已不足10元。
考驗成本控制能力
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價格走低,相關生產廠家的成本控制能力直面考驗。
國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常見檢測方法為用鼻咽拭子獲取樣本進行基于PCR 的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試劑原料的優劣對試劑品質和最終檢測效果的準確性具有重要的影響。
從整個體外診斷行業看,體外診斷試劑原料研發技術要求高、研發周期久、生產工藝流程復雜,核心原料主要被跨國企業壟斷,本土試劑企業對進口原料依賴程度頗高,對關鍵原材料議價能力也偏弱。回顧在2020年一季度,在新冠疫情開始出現時,由于國際物流以及產能限制,國內生產核酸檢測試劑的廠家一度遭遇海外原料斷供風險。之后,國內有部分上游企業涉足相關新冠檢測試劑原料生產,一定程度緩解了國內下游試劑廠家需求緊張局面。
有從事核酸檢測試劑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的原材料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酶,目前國內的供應鏈基本可以滿足,但對于有特殊要求的酶,還是要依靠國外進口。”
之江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新冠檢測試劑物料構成較一般檢測試劑盒更為復雜,新冠病毒作為 RNA 病毒需要經過逆轉錄過程且要針對三個不同基因展開檢測,該品種主營業務成本構成中直接材料占比達到 84.22%,相應使得公司2020年一季度核酸檢測試劑主營業務成本的直接材料占比上升至80.57%。
從生產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的上市公司中看,目前標榜可實現原料自給自足的,寥寥無幾,達安基因或是其中的一家。達安基因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透露,公司生產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原料主要是用于自用,并未對外銷售。
總體上看,目前多數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廠家原料供應要依靠外部采購,通過國內或者國外上游廠商采購。
“新冠核酸試劑生產廠家生產成本可以降低的話,試劑價格還有下降的空間。不過,近期由于春節返鄉帶來的核酸檢測需求高峰,不少試劑廠家紛紛在擴產,這種擴產反而帶動了對上游原料的需求,因此原料的價格短期內或難以下降。”另有從事核酸檢測試劑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