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質量發展已成為社會共識,全球電子產品防護與功能組件龍頭企業藍思科技(300433,股吧)的創立和發展,可以視作中國先進制造業不斷發展強大的一個縮影。而在藍思科技看來,智能制造是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路徑。
藍思科技是業內最早研發、制造、大規模應用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制造工業體系的企業之一,在設備自研改造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這些年成功實現了產線布局線體化、產品制造自動化和生產控制云端化。
高通用度自動化設備廣受客戶青睞
視窗與防護玻璃產品定制化程度高,對設備要求較為高端,能夠自主研發和量產行業領先的智能制造設備,意味著構建了更高的競爭門檻和更寬的“護城河”,是公司綜合實力領先的體現。
2010年,藍思科技全面推動整體生產自動化戰略;2014年,大規模自研、自產和導入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設備;2016年,公司自主研發生產高精度、高性價比、高通用性工業機器人和高端智能制造裝備。
根據自身生產線布局與核心工藝技術特點,藍思科技自主研發了包括熱彎機、CNC 等核心設備在內的各類關鍵智能制造設備,生產所用大部分工裝夾具、刀具、模具、輔材也多為自制,均融入了公司多年的生產經驗與技術積淀,各項關鍵性能、綜合效率、自動化程度、能耗和排放等指標均持續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從最初的按鍵組裝自動化到各公司每道工序的自動化,公司中后段生產包括AOI檢驗、絲印、鏡面膜生產和組裝等至今已基本實現自動化。各類智能機器人(例如,四軸、六軸、并聯機器人,以及AGV)和智能裝備設備目前全部應用于公司內部各產品自動化生產線,有效減少了公司外購成本。
百分之百內供的智能制造設備,與先進高效的自動化生產線相結合,使公司在快速打樣、大規模量產的效率和良率等方面具備較好的領先優勢,造就了具有“藍思特色”的、行業領先的核心競爭力。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生產及組裝的智能制造生產加工設備,因質量好,通用化程度高,自動化應用程度高,得到了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和使用。
新基建擴容提質助制造升級
根據工信部近日對外公布2020年我國機器人行業運行情況,2020年1—12月,全國工業機器人完成產量237068臺,同比增長19.1%。政策面上,工信部印發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我國工業企業及設備上云數量比2020年翻一番,工控產品、工業機器人等自動化產品作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硬件支撐有望深度受益于政策的鼓勵。
為滿足海量數據(603138,股吧)的存儲計算以及為未來生產制造做好準備,藍思科技圍繞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工業視覺、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通過自建4個數據中心、超過1500臺服務器,大力發展“藍思+”工業智聯戰略,借助“藍思云”數據中心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傳統制造行業中的專業問題,賦能技術重構傳統制造價值。
藍思科技自主研發的先進軟硬件設備,包括采購、安裝數據采集、自動控制、自動監測、數據傳輸與處理設備等,意在依托工業大數據、工業互聯、人工智能等技術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實現對整個生產過程的有效管控、及時跟蹤、產品溯源,實現生產數字化管理。
新基建推動新消費升級,以智能制造為基礎,以智能家居等為代表的智慧生活方式新消費方式有望成為新增長點。伴隨著行業機遇的到來,藍思科技進入快速發展通道。憑借全球優質客戶資源、領先的行業技術和強大的研發與投產能力、專用設備自主研發與公司規模優勢、充裕自由的現金流及科學高效的企業管理與先進文化的企業平臺等核心競爭力等優勢,藍思科技有望實現長期高效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