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放棄社!笔录壓螌映霾桓F?
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仍想著救人,但這位公交司機卻險些沒能認定為工傷。
1月25日,福建省福清市一位公交司機陳祖軍在行駛過程中突發心梗,他及時將車減速并停靠路邊,確保了車上兩位乘客的安全,但最終因搶救無效離世。
事發后,陳祖軍所在的福清市華平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稱“華平公司”)以雙方曾簽署“自愿放棄社保聲明書”為由,拒絕認定其為工傷,稱可出于人道主義賠償10萬元,陳祖軍家屬并不認可這一解決方案。
1月28日,福州市人社局會同福清市相關部門介入調查此事。同日,人社部門收到華平公司遞交的陳祖軍工傷認定申請,予以“視同為工傷”的判定。最終陳祖軍家屬與華平公司達成和解,將獲賠付123萬余元。
福清市交通局已于1月29日上午確保工傷賠償金及時賠付到位,并在全市交通系統內對陳祖軍事跡進行通報表揚。
事件暫告段落,然而追問尚不能平息。是否購買社保與是否認定為工傷之間是否有直接聯系?“自愿放棄社保聲明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自愿放棄社保”事件緣何層出不窮?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律師丁金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司法實踐中,他發現“自愿放棄社!爆F象多發生在兼職人員、短期異地流動人員或社保掛靠在外地的人員身上:“社保轉移接續沒有跟上實際需求,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推進社會保險省級統籌,乃至全國統籌,是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規避“自愿放棄社!爆F象的關鍵所在。
2月3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通過商業保險的介入,開發低門檻、價格相對便宜的工傷保障,不失為對低收入或靈活就業群體權益的另一種保護。
工傷認定與參保并無聯系
根據福州市人社局1月28日出具的認定工傷決定書,陳祖軍同志受到的事故傷害,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屬于工傷認定范圍,現予以視同為工傷。
(認定工傷決定書 圖源 -《中國新聞周刊》陳祖軍家屬供圖)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律師丁金坤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是否購買社保與是否認定為工傷之間不存在直接關系:“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便可視同工傷!
另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可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18日發布的數據,2021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調整為:43834元×20=876680元。
丁金坤稱,由于華平公司未給職工購買社保,當職工發生工傷時,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二項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代替工傷保險基金對職工進行賠付:“相關部門的裁定是正確的!
2017年9月18日,陳祖軍曾與華平公司簽訂“自愿放棄社保聲明書”,聲明書中稱,華平公司將不強制為陳祖軍在社保機構統一辦理社會保險,作為補償,其將每月給陳祖軍補貼500元工資。
(自愿放棄社保聲明書 圖源-陳祖軍家屬)
根據公開報道,華平公司一位工作人員曾表示:“并非公司強制要求員工放棄社保,而是有些駕駛員因為工作時間較短、在家中已參保等原因,自愿要求放棄社保。公司共有三四十名駕駛員,基本上都選擇了放棄社保,陳師傅便是其中一員!
丁金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樣的聲明書并不具備法律效力。國家人社部官方微信公眾號曾于2020年7月1日發布消息,稱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這既是用人單位和職工的合法權利,也是用人單位和職工的應盡義務,不能根據職工或者用人單位意愿而免除,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在司法實踐中,關于“自愿放棄社保協定”的判定例證并不鮮見,職工與企業均應承擔責任!安门形臅W”于2019年12月31日曾發布一則民事裁定書,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認為,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不能經由與勞動者的約定而不履行該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由于勞動者自愿放棄社保,亦有不當之處,與用人單位存在混合過錯,導致勞動合同解除,據此可以按照勞動者過錯的程度相應減少經濟補償金的數額。
丁金坤表示,若華平公司每月為陳祖軍提供了500元補貼,那么在進行工傷賠付時應當考慮返還這部分金額的可能性。
2月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華平公司與福州市人社局,試圖就“工傷賠付金123萬余元中是否扣除原先公司每月實發的500元補貼”一事提出咨詢,截至發稿時尚未得到回應。
根據啟信寶數據,華平公司是一家自然人獨資企業(即私營企業),自2017年以來的年參保人數均為17人。1月29日,華平公司負責人在回應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已為公司所有駕駛員繳納社保。
如何規避“自愿放棄社保”?
盡管“自愿放棄社保”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一旦發生工傷事故,企業還需賠付高額賠償金,但這一現象現實中仍難以杜絕。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自愿放棄社!F象折射出兩大問題。其一是勞動力市場不規范;其二是社保制度存在缺失!
鄭秉文表示:“公交行業是城市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涉及到公共安全,雇員和雇主必須建立正規的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保。華平公司的行為是鉆了法律的空子!彼瑫r指出:“社保制度也存在激勵性不好、透明性不高等問題,導致很多群體迫于生計,不愿意參保!
“由于中國城鄉二元結構明顯,每年有大量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如果實行‘一刀切’的管制措施,強迫包括門衛、服務業工作者、接近退休人員以及季節性工人等低收入或靈活就業群體在工作地購買社保,不僅給企業增加負擔,同時也違背了個人意愿,提高了就業門檻,反倒使這些群體難以就業、難以生存!编嵄娜缡钦f。
丁金坤同樣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司法實踐中,他發現“自愿放棄社!爆F象多發生在兼職人員、短期異地流動人員或社保掛靠在外地的人員身上:“社保轉移銜接沒有跟上實際需求,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人員在兩地之間或者在兩單位之間流動時,社保轉移并不便捷,甚至還會出現斷檔現象!
丁金坤另表示:“由于各省間或省內各地間社保費基、費率不一,許多用人單位還將社保移至外地去交,導致工傷保險賠付時,參保人員拿到手的賠償金過低。”
因而,推進社會保險省級統籌,乃至全國統籌,是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規避“自愿放棄社保”現象的關鍵所在!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到,要推進社保轉移接續,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
根據人社部指導意見,推進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的基礎是統一參保繳費、待遇支付等政策標準,核心是工傷保險基金在全省范圍內統籌調劑使用,支持有條件的省份實行基金統收統支管理,目前暫不具備條件的省份可以先在省級建立調劑金,由市(地)按照一定規則和比例將基金上解到省級社保財政專戶集中管理。
此前多位社保專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均表示,為提升營商環境質量、提升公民參保率,在夯實費基的基礎上,降低企業費率是大勢所趨。
在1月27日召開的人社部2020年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考慮到疫情風險仍然存在,部分企業壓力可能較大,規定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今年4月底到期后,將再延長1年至2022年4月30日。”
鄭秉文稱,“自愿放棄社!爆F象表明,福利制度和勞動力市場供給的沖突仍然存在,如何尋求二者的平衡點,將勞動力市場的扭曲程度和價格抬高的程度降到最低,是今后改革工作的重點。
丁金坤表示:“要在法律上明晰社保轉移攜帶關系的政府機關職責,充分保障短期職工的權益,對于已在其他地方繳納社保的,或可探索在用人單位采用多退少補的方式參保!
鄭秉文則認為,通過商業保險的介入,開發低門檻、價格相對便宜的工傷保障,不失為對低收入或靈活就業群體權益的另一種保護。
上述人社部新聞發布會另發布消息,我國將擴大工傷保險覆蓋范圍,推進新業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工作。
(作者:尤方明 編輯:周上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