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券商中國:
有機構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表示,2021年房企到期債券規模預計將達12448億元,同比增長36%,歷史性突破萬億大關,直達1.2萬億元規模。
據不完全統計,95家房企2021年到期債券7223.81億元,其中境內到期債券4188.89億元,境外到期債券3034.92億元。
房企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自籌資金、按揭貸款、定金、預付款、銀行貸款以及發行債券(含海外發債)等。
房企如果要還清債務,最好的辦法是賣出更多的房子,提高資金的周轉率。但是中國樓市分為兩大類,20%的城市房價有上漲潛力,80%的城市房價有下跌壓力。20%的城市集中在一二線城市,80%的城市集中在三四五六線城市。一二線城市房子雖然熱銷,但新房限價,開發商利潤空間有限。三四五線城市雖然不限價,但是市場冷清,房子交易量低。除非是大搞促銷,否則快速進行資金周轉是不可能的。
開發商償還到期債務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借新還舊”,但這只能讓債務越做越大,資不抵債,最后破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共計有408家房企發布了相關破產文書。
房企發債還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利率偏高。據樂居財經不完全統計,2021年1月,房企發債總規模約1301.65億元,直追2020年1月的歷史高點,最高利率達15%。也就是說你向別人借了100塊錢,一年需要還15塊的利息。但據《2020·第一財經中國上市房企價值榜》,2020年上半年A股樣本企業凈資產收益(ROE)均值僅為2.99%。
房企的借錢利率呈現兩個特點:頭部房企的借錢利率低,借錢的期限更長。中小房企的借錢利率高,借錢期限短。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TOP10房企利率為3.78%,而TOP100+房企利率則高達11.42%。此外頭部房企借錢期限一般能達5年以上,而中小房企則多在2年以下,房地產企業的馬太效應明顯。
巨額的債務到期,在房地產調控的大背景下,能借得到錢還好些,關鍵是還能借多少?
今年1月7日,央行、外管局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直接翻譯過來就是企業海外借錢的額度在降低。
2020年下半年,監管層給房企設置了“三道紅線”,即控制房企的債務規模。
2020年末,央行、銀保監會又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明確了房地產貸款占比和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上限。比如中型銀行房地產貸款占比上限是27.5%,個人房貸占比上限是20%。
房地產貸款包含開發貸和個人房貸,這意味著開發商銀行貸款也受到了限制。
國家之所以控制房企債務,有三個原因,一是防范金融風險,開發貸在銀行貸款占比不低,如果房企倒閉,還不了錢,對銀行來說是巨大的壞賬,影響金融穩定。二是降低房企債務率,防止資不抵債,最后受買房人買單,比如爛尾樓等。三是控制房價上漲的速度。
所以,一方面房企本身累積的龐大債務,另一方面,國家在收緊房企融資、控制開發商債務率。2021年,開發商的苦日子要來了!
各位讀者:
針對大家買房、炒股、理財上遇到的困惑,我整理了一個文檔《小白買房炒股壓箱底干貨50篇》,包含樓市篇、股市篇、匯市篇、哲理篇、層次理念等,干貨多、實操性強、內容通俗,供廣大讀者學習閱讀。
特別說明,《小白買房炒股壓箱底干貨50篇》內容不收取費用,主要是感謝一直以來各位讀者對小白老師原創的支持。
如果大家想學習,可以添加微信:xiaobaiducaijing3(小白小助手3)向我的助手獲取。添加時注明:小白讀者。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