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推動了熱門生物技術mRNA疫苗的商業化發展。這種技術平臺已經成為“快速”、“靈活”的疫苗研發的代名詞,但并不是所有企業掌握了這門技術后都能在短時間內研發出疫苗,也許還需要一些運氣。
法國疫苗巨頭賽諾菲在新冠疫苗的競爭中可能運氣不佳。作為全球最早參與新冠疫苗研發的企業之一,賽諾菲至今尚未將任何一款疫苗推向市場,而且還需要更長時間的等待。
賽諾菲CEO保羅·哈德森(Paul Hudson)日前在接受法國媒體采訪時表示,該公司與美國生物技術公司Translate Bio合作開發的mRNA新冠疫苗“今年不會面世”。該疫苗的臨床試驗預計將在本季度開始。
mRNA疫苗是賽諾菲研發的第二個新冠疫苗,但是這種以“快速”著稱的技術路線,在法國人身上似乎并未體現出優勢。賽諾菲的疫苗研發也將大幅慢于競爭對手。去年12月,賽諾菲與合作伙伴英國葛蘭素史克(GSK)宣布,將其新冠重組蛋白疫苗推出的時間推遲到2021年年底,該疫苗原計劃于2021年第二季度上市。
賽諾菲疫苗項目的接連推遲引發了業界對其研發能力的質疑。對此,賽諾菲法國總裁奧利維耶·博吉洛(Olivier Bogillot)本周予以強烈反擊。博吉洛表示,疫苗研發成功取決于很多因素,與以往數年研發一款疫苗相比,新冠疫苗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我堅信我們的戰略選擇是正確的,如果回到去年3月再做一次選擇,我們仍然會選擇重組疫苗的技術路線,因為這是我們認為對抗新冠病毒最有前景的技術。” 他在一次法國電視采訪中公開表示。
第一財經記者在今日聯系博吉洛希望獲得進一步回應,截至發稿時,對方尚未在非工作時間做出回復。
盡管賽諾菲的mRNA疫苗問世仍然有待時日,但是該公司已經決定,從今年下半年起,幫助其競爭對手輝瑞/拜恩泰科(BioNTech)和Moderna進行mRNA疫苗的裝瓶和包裝工作。目前,這兩種mRNA疫苗被全球大多數國家使用,正面臨產能短缺的問題。
目前,全球已有逾1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死亡人數超過240萬。根據WHO的數據,正在研發中的疫苗數量超過200個,其中進入臨床評估階段的有數十個,但最終這些疫苗中能獲得成功的將屈指可數。
美國制藥巨頭默沙東就是因疫苗研發效果不佳而中途放棄。上個月,默沙東宣布停止兩款新冠試驗性疫苗的研發工作,其中包括一款與法國病毒研究所巴斯德所合作的基于麻疹疫苗開發平臺的新冠候選疫苗。
“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法國在疫苗應對過程中確實慢于競爭對手很多!币晃环▏退沟卵芯克《狙芯繂T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遭遇挫折后,企業可能更加謹慎了。但問題是,臨床試驗開始得越晚,那么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入組也就越困難。
考慮到越來越多的人將被接種疫苗,賽諾菲將正在研發的疫苗寄希望于病毒的變異。哈德森表示,盡管這種疫苗今年將無法實現量產,但如果病毒持續變異,那么它有望在未來幫助全球抵抗新一輪的疫情。
不過,上述病毒專家認為,目前已經在用的疫苗看似仍然對變異病毒株有效,盡管一些研究表明效力下降!百愔Z菲現在的策略是展望未來,而不是從最早的病毒株開始做,我們當然也希望開發出一種針對大部分冠狀病毒都有效的疫苗,但這需要時間。”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賽諾菲和巴斯德看來,只要新冠疫情尚未終結,任何尚未上市的疫苗就都還有希望。盡管在新冠疫苗競賽的前半程法國人運氣不佳,但有科學家直截了當地指出,厄運不應該成為掩蓋法國生物制藥業“從高處墜落”的現實。
世界衛生組織的法國病毒學家和疫苗專家讓-弗朗索瓦·薩盧佐(Jean-Fran?ois Saluzzo)表示:“法國人對全球疫苗研發的貢獻似乎仍然停留在首支狂犬病疫苗,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自1990年代以來,法國專利的數量已經在很長時間內持續下降!
法國可能并不缺乏創新能力,但是缺乏培養創新的土壤。疫苗“新貴”Moderna的CEO是法國人斯蒂芬·班塞爾(Stephan Bancel),但Moderna卻在美國生物重鎮馬塞諸塞州獲得了成功。
現代制藥業正在經歷從化學向生物科技和基因技術發展的重大轉變,對技術產業化的要求更高。當法國仍停留在由基礎研究向工業轉化的初期階段時,大西洋(600558,股吧)彼岸的美國人早已大量播撒創新的種子,并收獲了“奇跡分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