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馬晨晨 樂琰 繆琦
“這是我工作以后第一次留北京過年。老家的正月都是走親訪友,但是我一個人在這里比較冷清,所以更想出門逛逛。”李松在北京市郊一處景區內呵著手,緊跟身前的導游,張望著四周喧鬧的街道。
沒有催婚,沒有紅包,沒有約不完的飯局。1億人就地過年成“原年人”, 今年的春節消費又有了新特點:節日消費無減,新消費現象頻出。
從業多年的導游郭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疫情給旅游業造成的沖擊巨大。好幾位同事都因為接不到活,告別了他所在的旅行社甚至旅游行業。春節這一波熱潮,雖然尚不及往年,但從小年開始他幾乎一天都沒閑下,這讓他恢復了信心。
據文旅部統計,春節假期全國各景區景點平穩、有序,游客以中短程旅游為主,城市周邊游、觀鄉村風光、品民俗風情成為短線旅游的熱點。
實體商業也迎來久違的高客流。網紅餐飲、首店潮牌、逛吃與體驗消費……春節離不開的“買買買”也有了新意思,各大城市商圈紛紛推出就地過年“花式玩法”,帶來了亮眼的消費數據。
北京郊區游火爆,一房難求
地處燕山山脈腳下的古北口鎮司馬臺村,氣溫常年比北京低5℃左右。
2月16日(大年初五)十一時許,從北京市區內驅車前往古北水鎮景區的游客陸續抵達。120公里起步的車程,即便不堵也要花上兩個小時。游客從旅游大巴上魚貫而下,穿過停車場上密集排列的私家車,開啟少則一天、多至一周的行程。
來自浙江嘉興的林女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和丈夫響應留京過年的號召,家中兩位老人主動來到北京團聚。以往,一家人節假日都會選擇跨省或者出境游玩,但是受到疫情影響,今年所有的目的地都放在了北京市內和市郊,古北水鎮是其中最遠的一站。
“遠隔故土千里之外,沒想到這兒也能找到我們水鄉的韻味,拍個照片發朋友圈都能假裝在江南了。”林女士笑著說,只有小橋下被冰封的河床讓人“出戲”,畢竟南方的河從不冰封。
家住司馬臺村鄰村的張莉,從2014年景區建成就一直從事場館服務工作。進入春節,她明顯感覺到每日的客流量大了起來。人多,意味著更大的管理和服務壓力,但是她卻樂此不疲——對比去年疫情期間,這個位于密云區的景區關閉了小半年,每月只能拿到一千多元的基本工資,現在收入至少能翻倍。
時近傍晚,景區內的橋頭糕、蘿卜絲餅、炒豆腐干等傳統小吃攤位排隊隊伍長達百余米,等待時長多在半小時以上,甚至列出了每人兩份的“限購”規則。
古北水鎮景區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春節假期日接待游客量超萬人,與2019年同期相比游客量已恢復至90%以上。即日起,景區還將向市場發放元宵節前使用的新春優惠劵,吸引游客錯峰出游。
面對激增的游客量,景區內的1500余套客房幾乎被搶訂一空。“我訂的客棧平時一晚也就五六百塊錢,這次買的價格是一千元出頭,還是提前一個禮拜才搶到的,第二天再看就滿房了。”一名游客表示。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假期前三天,北京市重點監測147家景區,累計接待游客達275.8萬次,較2020年前三天增長1.2倍。
對于許多留在北京的異鄉人來說,逛公園是一個實惠的選擇。今年春節長假期間,10家市屬公園首次免費開放。
2月17日是北京市屬公園春節期間免費的最后一天。據市公園管理中心統計,7天內共有164萬游客前來賞景。因春節習俗和天氣原因,游園過節的人數自除夕開始逐日遞增,并在初四達到30.28萬人次的高峰,初五和初六有所回落。春節期間,整體游客接待量同比去年春節增長167%。
上海重點商場銷售增6倍
近年來,與傳統單一購物模式的商場相比,集餐飲、購物、觀影、休閑等多業態的線下商業綜合體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杭州西湖銀泰城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正月初一至初三,僅商場內的海上明珠電影院就為門店帶來近萬人次的客流。
節日期間,各地商業步行街也十分熱鬧。數據顯示,2月11日至14日,北京王府井(600859,股吧)商業街客流量約53.3萬人次,街區內東方新天地等12家重點監測商業企業銷售及營業收入達1.06億元;正月初一至初三,杭州湖濱步行街綜合體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486%,街區日均人流量達15.68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620%。
上海市商務委抽樣調查497家零售和餐飲企業數據顯示,春節期間(2021年2月11日至17日,同比2020年1月24日至30日)390家零售重點樣本企業實現銷售額76.1億元,同比增長1.2倍。
從業態來看,影院、汽車、家電、金銀珠寶、餐飲、購物中心等銷售保持較好增長,同比增長1倍以上。其中,月星環球港、佛羅倫薩小鎮、中信泰富萬達廣場、新世界城、港匯恒隆廣場等樣本企業,春節期間銷售額同比增長6倍以上。
與此同時,107家餐飲樣本企業實現銷售額2933萬元,同比增長79.0%,堂吃年夜飯平均每桌消費2471元。
據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監測,從支付端來看,節日期間(2021年2月10日至16日,同比2020年1月23日至29日,T+1數據監測)上海市共發生消費金額204.2億元,同比增長82.2%,消費人次1671萬人次,同比增長63.9%。
外來消費次數高達536.4萬人次,發生消費金額為76.6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同比增長95.4%和1.2倍。在外來消費中,長三角地區來上海的消費占比較高,其中江蘇、浙江、安徽消費人次位居前三位。
從客流量來看,節日期間,上海市南京東路、南京西路、陸家嘴(600663,股吧)、徐家匯(002561,股吧)、五角場、虹橋商務區等13個重點商圈48家百貨或購物中心客流量343.4萬人次,同比增長2.3倍。
這個疊加了情人節的春節假期,上海商旅文融合的亮點不少。比如,豫園商城新春民俗藝術燈會成為追尋“上海年味”的網紅打卡活動,九曲橋畔的“江南百景圖”民俗燈組、8米高的生肖金牛組合燈飾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往,也讓豫園商圈銷售額同比增長1.8倍。
文旅復蘇,微游火爆
同程航旅數據顯示,假期前6天周邊游整體環比漲幅達289%,部分城市周邊游同比增長300%以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全國大部分景區實行“無預約、不出游”措施,春節假期蘇州拙政園等熱門景區出現了“預約不上”的火爆場面,杭州西湖景區(含西溪濕地)2月15日單日接待量達31.48萬人次。
2月17日,驢媽媽旅游網發布《2021春節就地過年出游盤點報告》顯示,上海、蘇州、成都、廣州、杭州、南京、無錫、北京、重慶、深圳成為就地過年最熱出游城市。
馬蜂窩數據顯示,從春節期間的旅游消費水平來看,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三亞、珠海、廣州、北京、阿壩、上海、深圳、麗江、哈爾濱和清遠。其中,清遠是春季假期的“黑馬”,其近兩周的搜索熱度上漲了65.7%,由于距離廣州較近,且有很多適合年輕游客的網紅打卡地,在馬蜂窩平臺上,眾多游客在春節期間分享了關于清遠的攻略和玩法。
在就地過年的消費者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宅酒店過大年”。同程旅行平臺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3天,酒店預訂熱門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核心城市,分別為:深圳、重慶、上海、成都、廣州、北京、蘇州、杭州等。值得注意的是,三線及以下城市在春節假期前3天的酒店預訂量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近三成,高于一二線城市,主要集中在廣東、四川、江西等地。
春節假期前3天,本地消費促使電競房、影音房、溫泉房等休閑酒店預訂量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32.5%。驢媽媽數據顯示,酒店類型選擇方面,主題樂園酒店、城市近郊的星級品質酒店需求較為旺盛。春節期間,高星級酒店、主題樂園酒店預訂量同比漲80%。
(文中李松、郭嘉、張莉系化名)
最新評論